邹忌比美寓言故事的道理_邹忌比美寓言故事的道理是什么一看就会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而此篇是战国策中的齐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而此篇是战国策中的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比美”开篇,以小悟大,体察出一番政治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而且越是身居高位,所受蒙蔽越深。
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的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纳谏缘起:自恃相貌堂堂,遍问妻、妾、客人,与徐公谁美。
众人都说,邹忌美后见徐公,自惭形秽,陷入深思于是得出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有求于我也”入朝纳谏:通过自身经历之事为依据,推己及人,通过宫妇、大臣、其他国的表现,从而得出“王之蔽,甚矣。
”齐王接受纳谏:齐王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应该说明的是,这篇课文所记述的,未必全是事实所谓纳谏能导致“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在诸侯割据称雄、攻伐不断的战国时代,很难实现但作者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以小见大,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且甲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人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甲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文】:邹忌有八尺多高,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他的妻子说:“您太漂亮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和他坐着聊天,问他的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回答:“徐公不如您漂亮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端详了许久,自认为不如他漂亮;再次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自己差得很远。
晚上躺在床上反复思考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有求于我”所以,邹忌就去朝见齐威王,说:“我的确明白自已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
而今齐国方圆千里,城池一百二十座宫里的嫔妃和身边的近臣,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朝廷的大臣,没有谁不怕大王;国境之内,没有谁不对大王有所求由此看来,大王受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好!”就下了一个命令:“文武百官和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受上等赏;上书劝诚我的,受中等赏;能在公共场合指责谈论我并让我听到的,受下等赏。
”命令刚下达时,众臣纷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像闹市一样人来人往;几个月之后,要隔一段时间才或许有人进谏;一年之后,即便有人想说也没有什么可劝谏的了燕、赵、韩、魏各国听说这个情况,都来齐国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其余诸侯国的道理。
感谢一路同行,与君共勉。未完待续,更新中。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坐井观天是寓言故事吗_二年级坐井观天是寓言故事吗越早知道越好
如流水漫过的日子,接受语无伦次的点评,接受稚嫩的引导,接受过于明显的走场,接受少得可怜的课堂生成,接受没有教学机智的自己,接受一切需…
-
116文学_116文学阅读app居然可以这样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倡导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今天…
- 2014诺贝尔文学奖_2014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学会了吗
- 80年代文学_80年代文学小说学会了吗
- qq文学_QQ文学交流群一看就会
- 阿里文学_阿里文学网居然可以这样
- 爱奇艺文学_爱奇艺文学官网太疯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