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游戏资讯

寓言两则教案_寓言两则教案二年级下不要告诉别人

课 题12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寓、则”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的意思。3.理解寓言揭示

寓言两则教案_寓言两则教案二年级下不要告诉别人

 

课 题12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寓、则”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的意思。

3.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学习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学情分析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教学中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单元导读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3篇课文有古代寓言故事,有现代学生生活故事,有童话故事;有人物,也有动物,每个故事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我们要从故事的不同侧面谈看法,或联系实际,谈生活中类似于寓言中的事例,明辨是非,加深理解,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或从故事中的不同侧面发散思考,获得不同的感受学习任务一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计意图:由二年级上册 “坐井观天”入手,解释题目:通过小故事说明深刻道理的文章就是“寓言”,并借助查字典理解“寓言”二字的含义,复习查字典的方法同时联系个人经验,猜猜“则”字的含义,从而理解课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同学们,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故事?你还记得《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谁能讲讲这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和“坐井观天”一样,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给这类文章起了一个名字,叫作“寓言”。

(3)学生齐读课题(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篇寓言——亡羊补牢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设计意图:课文虽然简短,但是生字比较多,个别字形比较复杂,识记难度大,所以学习过程由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到以归类的形式把生字分组学习,最后回到课文,设置合理的梯度、有趣的归类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读通课文,认识并理解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要求:①听读课文,找出不会读的字词多读几遍②试着把课文读通顺,说一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提出分享要求: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圈画了哪些生字新词?指名读,其他同学在课文中尽快找到分享的字词,并跟读三遍。

(3)齐读课文(4)认读生字,理解词语出示词语: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羊圈 钻进 叼走 街坊 后悔 劝告 从此 丢失①师强调:“则”“钻”“此”是平舌音②识字游戏③交流识字方法换一换:寓加一加:则字理识字:亡

对比识字:防——坊 梅——悔多音字:圈、钻他在屋后圈(quān)了一大块地用来盖猪圈(juàn)钻(zuàn)井队里有几位刻苦钻(zuān)研技术的工程师学习任务二品读故事,感悟道理(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设疑,读文解疑;研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朗读中应注意对话时,要考虑人物的思想,辅以动作,在反复朗读实践中感受语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启发思考,自主解疑通过刚才反复地朗读课文,你们知道了“亡”和“牢”的意思了吗?预设:(1)在第五自然段“他的羊再也没丢过”我知道“亡”一定是丢失的意思(2)在第五自然段“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我知道“牢”就是指羊圈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思考:养羊的人丢了几次羊?丢羊的原因是什么?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3.研读课文,指导朗读(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羊为什么会丢失呢?生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原来”一词引出了丢羊的原因:羊圈破了个窟窿为下文的“补牢”埋下了伏笔)(2)别人是怎样劝告他的?他是怎样说的?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读出关心、劝告的语气)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不以为然)

这是个反问句,意思是:羊已经丢了,修羊圈于事无补说明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不以为然,同时为下文再次丢羊埋下了伏笔(3)养羊人不听劝告,产生了什么后果?生1: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生2: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师: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他是怎么做的?生:可以看出养羊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会想:“我不该不听街坊的劝告,我得赶紧把羊圈修好”于是,他“赶紧”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4)你觉得养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养羊人能在再次丢羊后及时修补羊圈,可见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5)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4.故事小结:《亡羊补牢》通过讲述养羊人两次丢羊后才修补羊圈,从此再没丢过羊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拓展延伸自由发言:你在学习上和生活中也遇见过类似“亡羊补牢”这样的事吗?说说你的见闻和感想学习任务三注意观察,指导书写(设计意图:对比书写生字,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的结构,学生自己发现、自己书写,对于有难度的字,应该具体指导,带学生一起书空练写。

)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6个生字1.观看书写示范2.重点指导:劝,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注意左右两部分的穿插左边“又”的第二笔变成长点钻,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金字旁第五笔是竖提右边“占”的第一笔竖略长,横笔较短。

3.学生自己书写,每个字描一遍写两遍,注意写字姿势自主作业:1.完成分层练习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3.课外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与朋友们分享板书设计: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第一次丢羊——毫不在意第二次丢羊——后悔 听劝告,及时改正

修羊圈——再也没丢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