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解读

全上古三代文_上古三代文学特征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七百四十一卷,清严可均辑,清光绪二十年黄冈王氏刻本凡《全三代文》16卷、《全秦文》1卷、《全汉文》63卷、《全后汉文

全上古三代文_上古三代文学特征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七百四十一卷,清严可均辑,清光绪二十年黄冈王氏刻本凡《全三代文》16卷、《全秦文》1卷、《全汉文》63卷、《全后汉文》106卷、《全三国文》75卷、《全晉文》167卷、《全宋文》64卷、《全齐文》26卷、《全梁文》74卷、《全陈文》18卷、《全后魏文》60卷、《全北齐文》10卷、《全后周文》24卷、《全隋文》36卷、《先唐文》1卷。

《叙》余官江苏粮道时,案牍简寡,性无他好,略购书籍,以销暇日偶得《铁桥漫稿》,阅《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总叙》及《总目》《总例》等篇,慨然曰:“博大详赅,唐以前之文备矣刊布海内,足补《四库全书》所未及,洵不朽之伟观也。

”俄而,有以刻成《总目》百三卷赠余者盖铁桥先生之邑人蒋季卿壡,参校考正,拟付剞劂,未果;其子锡礽,勉纠众资,刊之发函披卷,知先生竭二十余年之精气,爬罗丛残,使千数百年前古人之心血寄存于此,直与全唐文相接续,力强而功深。

呜呼,盛矣!惜乎全文散佚,搜索不获,按目补辑,谈何容易!丙戌秋,赴粤鹾任,晤方太守功惠,开说盐务,源流利病,瞭如指掌,旋以誉诸人人曰:“方太守独谙悉盐法哉?家有书楼,收储极富,多人间所未见者目录之学,儒者无以过也。

”余甚叹异焉自是,每见必剧谈,促膝忘暮访此书稿本,则藏之久矣事与愿副,为之狂喜者累日其明年,出钜资,慎选梓人方太守约同官王君秉恩暨存善,理而董之;凡总校、分校之役,廖编修廷相、陶中书福祥,率孝廉、生监之淹雅者分任之;收掌,则黎博士兆椿司之;而旧友英都转续村,官粤最久,又从而督责之。

众力易擎,俾成完美癸巳冬,合七百四十六卷竣功盖校雠历八次,阅时七年,中间有故停工者二年,馀事事五年耳昔先生致陈硕士侍郎书:“可均积稿等身,就中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非有大力者,断难付梓姑缮录清本,留覆酱䍌”云云。

今而后,高文大册,惠及士林,不负先生好古绩学之苦心假而不畀以粤东之任,何由越数千里外,觅得此奇书之遗稿也?精诚之所感召,机缘之凑合,岂偶然哉!光绪二十年三月二十日,黄冈王毓藻谨叙《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总叙》

嘉庆十三年开《全唐文》馆,不才越在草茅,无能为役,慨然曰:“唐之文盛矣哉!唐已前,要当有总集斯事体大,是不才之责也”其秋,始草创之广搜三分书,与夫收藏家秘笈、金石文字,远而九译,旁及释道、鬼神,起上古迄隋,鸿裁巨制,片语单辞,罔弗综录。

省井复叠,联类畸零,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分代编次,为十五集,合七百四十六卷肆力九年,草创粗定又肆力十八年,拾遗补阙,抽换之,整齐之,画一之,已于事而竣揪五戹之散亡,扬万古之天声,唐已前文咸萃于此,可缮写。

乌程严可均跋  右严铁桥先生辑《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七百四十七卷先生著述数十种,卓然精诣,惟是编旧未刊行始惠阅俞氏《癸巳存稿》,心识其耑;嗣蒋氏《目录》出,终以未窥全帙为憾;用是留心购求,最后得稿本于沪上。

适南皮张制军督粤,暇进是编,亟赏之方伯王公前掌鹾宪,力任刻资,畀惠经理惠时充广雅书局提调,鸠工伊始,顾屡移外任去,兼乏经费,坐是废置者数年迨今年春,由方伯致书英续村都转垫款,命惠踵成未几,复莅潮州赖王雪澂、子展两太守及廖太史、陶孝廉诸君子力,始克蒇事。

自是先生之学,日孤行天壤间;而方伯黾勉好古之盛心,亦足并传不朽不独惠私心窃喜,夙昔访求之愿,至是不虚也或且谓:是书出,寻当陆续补遗乌知先生之贯穿群籍,又获亲窥中秘,以致其参互考订之功,矜炼岁时,一编甫就,岂侈撰述,为名高者所得颉颃万一哉?虽各家纪载,岐互错出,誊写后黏签累累,间或未尽画一,综其大凡,不可得而议矣。

行见承学之士,日手是编,不事旁搜博采,而数千年鸿篇钜制,遗文只字,星罗棋布,一举靡遗,如入山渊,恣人渔猎,其获益当复何如也!刻既竣,因僭述缘起于简末时光绪癸巳季冬,巴陵方功惠谨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