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安平_储安平的报刊职业生涯中包括
1928年储安平入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学习,爱好文学创作,1929年曾向鲁迅主编的《奔流》杂志投过稿,在《流沙》《国闻周报》等报刊发表过作品。
储安平(1909年—1966?),江苏宜兴丰义人。新闻工作者,中国近代学者、知识分子,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
储安平储安平幼年丧母,14岁丧父,依靠祖母、伯父储南强抚养成人1928年储安平入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一说新闻系)学习,爱好文学创作,1929年曾向鲁迅主编的《奔流》杂志投过稿,在《流沙》《国闻周报》等报刊发表过作品。
1932年大学毕业,为《中央日报》副刊编辑,后又主编过一本月刊《文学时代》1933年任南京《中央日报》副刊编辑,同时在戏剧学校兼课1931年-1934年大约写了十二三篇小说,自认为文学才能不高,所以开始转向政治学。
1935年考入伦敦大学政治系,师从著名自由主义思想家拉斯基教授在英国期间,担任《中央日报》驻欧洲记者,无固定薪水,以获取稿酬为生1938年因抗战学业未竟,归国,到《中央日报》任主笔兼国际版编辑,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政治大学研究员等。
由于不堪忍受写作“遵命文章”及拒绝加入国民党等原因,离开重庆其后,储安平到湘西“国立蓝田师范学院”(学校时在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教英国史和世界政治概论抗战时期,他先后在湖南、重庆多所学校任教将教书只当成一个谋生手段的储安平,在1943年秋冬,应邀南下桂林做《力报》主笔。
“《力报》时期的储安平,摆脱了国民党系统报刊杂志的羁绊,又处在桂系的地盘,终于可以放言无忌他最大的转变,便是不再单纯地歌颂抗战伟大,或引导正面的抗战舆论,而是对政府在抗战中的一些过失进行批评他也开始将从英国学来的自由主义理论,正式应用到批评中国政治的实践上(摘自韩戍作品)”。
1943年的《力报》对国民党的腐败,行政机构的低能已经有很深认识的储安平,批评中国行政机关冗员充斥,机构设置叠床架屋;批评政府“媚上欺下畏强凌弱的官僚作风”,以及政府中那些“无一贯政治主张,专门以玩弄政治为终身职业”的政客。
期望在政治制度改革和民主程度提高这两个方面能从根本上解决诸多问题1945年春,在湖南任《中国晨报》主笔,年底到重庆筹编《客观》杂志《客观》周刊由原桂林《力报》老板张稚琴出资,储安平于1945年11月11日在重庆创办,是一份时事政论性期刊。
在国内政局形势多变的历史阶段,《客观》以"民主、自由、进步、理性"的办刊立场为原则,致力于时事评论,在思想启蒙与以言论政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对国是发表言论,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
《客观》周刊储安平主编了十二期《客观》周刊后,感到《客观》虽由他主编,但不是主办,很多事情有诸多牵制,便考虑另办一个刊物于是在1946年春离开重庆,摆脱了与张稚琴合作的《客观》,回上海办《观察》,在1946年9月1日《观察》创刊。
他的政论文字思路清晰,语言犀利,很有一番指点江山、针砭时弊的味道,成为当时自由主义思想运动的一面旗帜办刊期间同时兼任复旦大学教授,讲授《比较宪法》《各国政府与政治》等课程
《观察》杂志储安平对当时的读者群有个成功的定位,《观察》始终坚持其“民主、自由、进步、理性”的立场,始终坚持“不参政但言政”,“不党不私”对当时的政局、战局和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广泛的评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知识分子读者中有较大影响。
并出有华北、台湾航空版,最高发行量达10万份由此《观察》杂志成为民国时期最为成功的大型知识分子杂志之一,在当时名噪四方《观察》是当时中国进步民主运动的一面重要旗帜,影响极大《观察》对国民政府所持的批评态度相当犀利,储安平曾批判中国国民党“七十天是一场小烂污,二十年是一场大烂污,烂污烂污,二十年来拆足了烂污”。
由于对国民党政府的强烈批评引起国民党的不满,1948年12月蒋介石亲自下令国民党政府查封《观察》,并逮捕了《观察》部份工作人员,这就是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观察》事件”1949年储安平到北平参加中共领导的“新政协”,并参加民盟和九三学社。
1949年11月《观察》复刊,仍任主编1950年5月第14期后,《观察》改名为《新观察》,主编易人储安平调任新闻出版总署新华书店总店的副总经理1952年,改任中央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为了把这张报纸(即《光明日报》)还给民主党派,增加党外人士发言之地“,《光明日报》社长章伯钧当得知“上边传出消息:《光明日报》既为一个民主党派的机关报,除社长章伯钧挂名外,负责具体报务工作的总编辑也应由民主人士担任”,张伯钧(一说是胡乔木)便请到储安平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并于1957年4月1日正式上任,储安平也”似乎“恢复了40年代后期创办《观察》时的精神状态。
任《光明日报》总编两个月后,即1957年6月1日,储安平以《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些意见》为题在统战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发言他从章乃器关于“党党相护”的说法讲起,提出“党天下”的问题,引起 轩然大波虽然储安平后来“承认错误”,”向人民投降“,在1957年8月,储安平还是被打成大右派,被撤职并送郊县劳动改造。
文革开始后,作为著名“大右派”,储安平也成为被“扫荡”、批判对象1966年8月31日,遭受多次批斗后的储安平投河自杀未遂,1966年9月上旬失踪,生死不明有人说:储安平这个人,他受过英国的教育,相信英国的制度,他以为威斯敏斯特那一套章法,是一种民主。
因此一谈心,他终以为这是可以效法的,他才气纵横而骄傲绝顶,万事不肯下人,其实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书生,当别人在引蛇出洞时,他却自投落网,竟以身殉,这不仅是知识分子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此文为《宜兴三报人》节选之三,原文见"美篇”。
)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宽恕十二招_宽恕十二招百度云
想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想要学习身心灵知识,学习自我成长?圈子以多年经验告诉你一句话:“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多思考,多练习,少说…
-
少年百科全书_少年百科全书手抄报
有关三年级语文阅读手抄报才艺与文采同行通过制作语文手抄报,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文知识水平,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
- 唐人故事_唐人故事下载
- 冷记忆_冷记忆豆瓣
- 统计数字会撒谎_统计数字会撒谎 百度网盘
- 折腾岁月_折腾岁月郭蝈和谁结婚了
- 王国维全集_王国维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