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式凝_我是何式凝,今年五十五岁
“文学刺青,墨成肉身”展览近日在香港牛棚艺术村展出,由香港文学馆策划,邀请了35为香港作家诗人及跨界艺术文化人,自选一部他们最喜欢的一部香港文学
“文学刺青,墨成肉身”展览近日在香港牛棚艺术村展出,由香港文学馆策划,邀请了35为香港作家诗人及跨界艺术文化人,自选一部他们最喜欢的一部香港文学作品,再由书法家徐沛之用人体彩绘物料书写其身体的某个部位,摄影师沈家豪摄影。
以文学、书法、摄影跨界合作的力量,呈现所谓的“书在人在”、“道成肉身”。
《於是你沿街看节日的灯饰-饮江》 传媒人 梁文道其中,以“肉身”传递艺术力量的香港人物包括:蔡炎培、陈冠中、饮江、马家辉、董启章、梁文道、潘国灵、廖伟棠、曹疏影,蔡仞姿、冯美华、梅卓燕、周耀辉、邱礼涛、游静、林阿P、麦曦茵等
。
《宁静的兽-韩丽珠》 独立艺术工作者 冯美华他们从30岁到80岁,让字迹与肌肤相亲,以示他们支持香港文学的坚决意志。跨界展上的一句书名可能勾搭你去翻阅一整本书,挑起你对香港文学及意识形态的好奇。
《过于喧嚣的孤独-赫拉巴尔》 导演 麦曦茵
《我城-西西》 作家 陈慧
《流年-林夕》 独立乐队主唱 林阿P
《什么都没有发生-林观众》 作家 陈冠中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何式凝》 性学专家 何式凝
《死在香港-陈晓蕾/周榕榕》 记者 陈晓蕾
《玫瑰念珠-钟玲玲》 作家 邓小桦
《我开始轻视语言-张家瑜》 传媒人 马家辉
《太平山下-林夕》 歌手 黄耀明
《野鸽子的黄昏-王尚义》 艺术家 杨秀卓
《媚行者-黄碧云》 舞蹈家 梅卓燕他们出自不同的时代背景,在镜头下以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曾影响自己的那些意识片段他们想要表达坚定的意识,却选用可以洗掉的书法刺青,也曾让一些参与者,如龚志成、黄碧云,以及观展人质疑。
书法着重纸笔的关系,皮肤的质地非常影响书法的表现徐沛之会配合被摄者的想法和书名的情调决定书法的形态正因为可以涂抹,才允许了拍摄前不同的尝试,找到了最后最坚守的那一刻
《离鸠谱-蔡炎培》 作家 蔡炎培
《七种静默-黄碧云》 诗人 饮江
《写在天地苍茫-彭志铭》 作家 彭志铭
《几上茶冷-张景熊》 诗人 雄仔叔叔
《V城繁胜录-董启章》 香港艺发局行政总裁 茹国烈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杨牧》 时评人 张铁志 策展人之一阿三说:“刺青,乃不能磨灭的身体记忆,代表个人信念、身份及观看世界的方法;文学刺青,以毛笔代替刺针,把原来的痛楚转换为文学抚摸献身作家及文化人,以肉身体察文字与笔画的生成,重新建立书与人的关系。
‘墨成肉身’(INKcarnation)不但是跨媒介艺术形式,亦是‘道成肉身’(Incarnation)的思想升华”
《对倒-刘以鬯》 作家 董启章
《一个晕倒在水池旁边的印第安人-吴煦斌》 独立创作人 俞若玫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西西》 作家 谢傲霜
《雷声与蝉鸣-梁秉钧》 诗人 廖伟棠
《烈佬传-黄碧云》 导演 甄拔涛
《静人活物-潘国灵》 文化评论人 潘国灵
《行者之错步-岑朗天》 视觉艺术家 蔡仞姿
《放风-黄仁逵》 自由撰稿人 曹疏影
《狂城乱马-心猿 / 也斯》 艺术家 游静
《酒徒-刘以鬯》 导演 邱礼涛展览中所谓“道成肉身”的概念就是通过书法文字呈现在肉体之上,文学与书法多了一种“姿态”——身体的表态双手承受《我城》、半掩脸手背《于是你沿街看节日的灯饰》、轻吻《玫瑰念珠》、蝙蝠刺青守护《酒徒》、颧骨下《宁静的兽》、颈背《烈佬传》、蒙眼比翼双飞《流年》……。
刺青,本是展现个性、扬明立场或维系族群关系之事是次展览转化刺青为结合文学、书法与摄影的艺术形式,交织多重意义书写人血肉身躯之在场,活现其字里行间的意志与思绪;书法家徐沛之行笔刚劲而雅致,上追中国书道与文化渊源之历史底蕴;当代摄影纪录当下又延宕故事,摄影师沈嘉豪选用之古董菲林相机拓展更多未知的可能。
因此,「书在人在」的「书」,于此既是书籍亦是书法,「人」即相中人物或墨成肉身的文字人——策展人 阿三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血族传说小说_血族传说小说在哪可以看
小玲指着远处戏谑地评价未来舞会皇后,她假装深交,但警告别碰摇摆舞。老周好奇询问,老方犹豫。小玲介绍苏伦家族的成员,言辞中流露出异…
-
小说步步惊心续集_步步惊心续集四爷若曦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王维的诗,是四爷送给若曦的一句话,也是绘里酱泪刷《步步惊心》最大的收获。若曦思念四爷的时候,临摹了一…
- 绝对武器_绝对武器原子武力与世界秩序读后感
- 最小说陈晨_最小说 陈晨
- 一舟书库_一舟书库vip登陆
- 长安幻夜眠狼_长安幻夜少儿舞蹈
- 非凡优等生_非凡优等生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