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解读

成都邮政编码_成都邮政编码查询

每天推科研项目申报指南

成都邮政编码_成都邮政编码查询

 

#1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5月20日截止]  原文链接为积极践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要求,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国内外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利用本实验室资源开展相关基础性、原创性、前沿性探索与先进适用技术研究,现面向社会公开发布2024年度开放课题指南,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验室研究方向1.钒钛磁铁矿高效采选2.钒钛磁铁矿冶金分离3.钒钛产品开发与应用4.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三废治理与节能减排5.钒钛产品技术标准二、具体技术需求1.低品位钒钛矿新型选冶联合技术基础研究针对传统选冶流程下,低品位钒钛矿(TFe≦20%)矿物组成和结构复杂、目标矿物嵌布粒度范围广、解离难,导致铁精矿选矿分选效率低、磨矿粒度小、造块效果差等技术问题,开展基于低品位钒钛矿工艺矿物学特征的新型选冶联合技术基础研究,拟定一条新型选冶工艺路线-选矿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微波预处理或高压辊磨或矿石预还原-分选等)与造块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微波烧结或适宜超细粒级精矿的钒钛矿球团生产等),获得最佳工艺参数,形成高效低成本低品位钒钛矿新型选冶联合技术。

低品位钒钛铁精矿TFe品位≥58%,TiO2含量≤9%,V2O5含量≥0.8%;钒钛烧结矿转鼓指数≥60%,成品率(>5mm)≥70%;制得钒钛球团矿抗压强度≥2500N需求提出人:陈老师,联系电话:13599462190

2.钒钛金属化球团矿深还原熔分电炉耐材侵蚀机理针对钒钛矿金属化球团电炉深还原过程中,由于炉衬与酸性钛渣不匹配,电炉耐火材料冶炼过程中存在侵蚀严重,寿命短的问题,开展电炉耐火材料侵蚀机理及耐火材料优化研究。

探索研究适宜钒钛金属化球团矿电炉深还原冶炼条件的耐火材料,对其开展气孔率、抗热震性能、耐火度及抗酸性电炉熔分渣侵蚀性能实验研究及耐火材料性能优化研究,并开展电炉渣成分(FeO、TiO2等)对耐火材料浸润性能、侵蚀速率等影响规律研究,阐明电炉渣对耐火材料侵蚀机理及耐火材料本征性能对自身受电炉渣侵蚀影响规律,并依此提出钒钛矿金属化球团电炉深还原过程中适宜的耐火材料和耐材长寿化方案。

需求提出人:唐老师,联系电话:151827055993.钛精矿酸解钛液沉降机理研究针对攀西白马钛精矿酸解钛液沉降、过滤困难的技术难题,研究攀西白马钛精矿、攀西钛精矿(PTK-20)酸解钛液中固体杂质颗粒、胶体的化学组成及其理化性质差异,阐明导致攀西白马钛精矿沉降过滤困难的关键影响因素。

结合硫酸法钛白常用矿用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剖析絮凝剂与固体杂质颗粒、胶体作用机理及其团聚体在重力沉降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形成钛液沉降固-液分离动力学模型,提出改善攀西白马钛精矿酸解钛液沉降效果的沉降技术方案。

需求提出人:孙老师,联系电话:151787849134.多极镁电解槽内液镁-电解质-氯气流动及分离机理研究针对多极镁电解槽槽内电磁场、流场、温度场等分布规律不清楚导致的液镁损失量大、电流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开展基于流体力学分离理论与电磁效应相结合的液镁高效分离机理研究,考察电流密度、液镁、电解温度、熔盐组分及电极布置对液镁和氯气分离规律的影响,找到液镁和氯气高效分离新途径。

多极镁电解槽电流效率≥75%需求提出人:朱老师,联系电话:158812939575.钛白产品无机包覆膜层致密性和均匀性定量判定建模与应用研究当前钛白颗粒表面无机包覆膜层致密性、均匀性以及膜层厚度等仍以人工定性判定为主,存在数据量大、容易产生人为误差等问题。

根据透射电镜(TEM)检测所得钛白颗粒无机包覆膜层结果,建立一整套标准化和定量化判定模型,完成钛白颗粒膜层厚度自动统计,并根据膜层包覆情况自动定量判定膜层的致密性和均匀性建立的模型需自动定量判定钛白颗粒无机包覆膜层的致密性和均匀性,自动判定TEM照片不少于500张,自动统计所得包覆膜层厚度结果与人工检测结果均值误差≤10%。

需求提出人:谭老师,联系电话:188114085146.铝热还原钒合金制备过程钒赋存热力学及转变机理研究针对钒铁、钒铝、金属钒等铝热还原钒合金制备过程钒收得率低、钒元素渣金迁移微观机理不明晰等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基于铝热还原制备钒合金过程相平衡热力学和钒迁移动力学研究,考察不同冶炼条件下钒在渣金两相赋存价态和物相转变规律;确定钒在渣金两相之间的分配模型;确定钒合金冶炼过程主要平衡相类型及成分,建立关键含钒体系相图;确定钒在渣金两相的微观迁移路径,建立熔融渣金浇铸流场模型和优化参数,提出提高钒收率的调控途径。

需求提出人:余老师,联系电话:186081243017.CO2深度脱除Ca2+制备高纯碱式碳酸镁机理研究针对高浓度盐水,Mg2+、Ca2+离子分离困难以及CO2碳化法经济制备优等品碱式碳酸镁难题,开展二氧化碳法Mg2+、Ca2+离子分离机理研究以及二氧化碳法在高浓度盐水体系下对碱式碳酸镁制备晶体结构影响的机理研究,形成二氧化碳脱钙以及优等品碱式碳酸镁制备技术,碱式碳酸镁达到HG/T2959-2010优等品标准,除钙过程中Mg2+损失率≤15%。

需求提出人:张老师,联系电话:131837181528.高钛高温合金电渣重熔过程钛含量精确控制的基础研究针对高钛高温合金(GH4141,钛含量3.0%~3.5%)电渣重熔过程钛易烧损导致难以精准控制的技术问题,开展钛在熔渣与金属熔体间的热力学平衡关系以及迁移机制研究,阐明渣中氧化物对电渣锭钛含量的影响规律,开发GH4141高温合金抑制钛烧损专用渣系,并构建渣金多元反应动力学模型,揭示熔速等关键工艺参数对钛等关键合金元素的影响机制,从而掌握精准控制高钛合金中钛含量的方法。

需求提出人:税老师,联系电话:189818247659.高Ti超高强汽车钢异常Ti(C,N)粒子细化机理研究针对低成本高钛(>0.15wt.%)超高强钢热轧过程Ti(C,N)粒子异常长大并恶化最终产品使役性能(强度、延伸、扩孔)的关键共性基础技术问题,以CP780高强钢为研究载体,开展基于塑性流变强化理论和高密度缠结位错诱发界面韧性机理的研究,绘制Ti(C,N)粒子热轧全流程析出图,考察塑性变形量、再结晶程度、应力状态、弛豫时间等对粗化Ti(C,N)粒子形态及分布的作用机制,研发控制Ti(C,N)粒子热轧过程异常析出的技术。

Ti(C,N)粒子在500nm以下需求提出人:苏老师,联系电话:19983093193三、相关说明1.开放课题申请须符合本实验室研究方向,鼓励自主选题、拟题,也可从本通知所列2024年度具体技术需求中选取。

2.鼓励协同申报,鼓励支持多技术路线探索,鼓励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海外留学人员申请四、申报流程及要求1.实行“无纸化”申报,申请人填写《开放课题申请书》,提交电子版申请书(其中“十、申请者工作单位意见”需提供签字盖章扫描件)。

2.联系方式:苗庆东:0812-3380380、15892561565;mqd2005041@126.com3.申请截止日期:2024年5月20日附件:1.钒钛国重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2.钒钛国重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下载附件,网盘链接如下:https://pan.baidu.com/s/1rM_N3SWFePAeQ9Ls74yzZQ?pwd=cbzl   提取码:cbzl注:本文由『科研人』整理,获取更多科研项目信息请访问

keyanpro.com,或使用微信小程序“i科研人”查询#2江苏省中医疫病研究中心开放课题[资助强度:20万]  [5月6日截止]原文链接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省中医疫病研究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我省中医疫病研究和防治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特色优势,经研究,我院组织开展省中医疫病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根据《江苏省中医疫病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申报指南》(附件1)有关要求,申报人选择相应的项目类别,填写《江苏省中医疫病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申报书》(附件2,以下简称《申报书》)二、各申报单位对申报课题认真审查、严格把关,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不受理个人申报。

三、各申报单位要严格按照要求,分别将《申报书》和《江苏省中医疫病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申报汇总表》(附件3,以下简称《汇总表》)报送省中医院,格式要求一律采用A4纸双面打印,平装版,白色封面,《申报书》要求上报一式三份,《汇总表》要求上报一式一份。

电子版发送至jsszyykjc@163.com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6日(以寄送日邮戳为准)申报材料均不退回四、经组织专家评审和择优推荐,将遴选部分高质量课题纳入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进行管理五、联系方式。

江苏省中医疫病研究中心联系人:沈照峰、吴炜联系电话:025-86617141-80603或80616邮寄地址:南京市汉中路155号省中医院科技处邮政编码:210029附件:1.江苏省中医疫病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2.江苏省中医疫病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申报书3.江苏省中医疫病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申报汇总表江苏省中医院2024年4月19日附件1江苏省中医疫病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申报指南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江苏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深入发掘中医药防治疫病经验、方法和技术,积极构建中医疫病科研攻关协同机制,全面提升中医药防治疫病的能力,加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特设立本开放课题,支持疫病相关研究。

一、重点支持领域1001中医疫病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以临床运用为导向,整合省内外优质资源,开展中医疫病理论文献和名医经验的整理挖掘,系统研究总结古今中医疫病流行规律和防治经验,特别要加强对江苏温病、疫病理论和外感热病寒温湿辨证一体化理论研究,形成基于临床实践及循证医学证据的中医疫病新理论、新方案。

构建中医疫病开源数据库、公益性知识库,编撰中医疫病防治教材,开展中医疫病理论的宣传和推广工作1002中医疫病临床循证研究围绕流感等常见或突发传染病,开展多中心临床、基础、流行病学研究和中医药防治示范性研究,制定并完善相关传染病中医诊疗规范,形成稳定的、多学科参与的协作研究机制,构建覆盖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协作研究网络,为中医疫病防控提供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1003抗疫方药和制剂研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中医经典名方、名医验方、医院中药制剂的临床前研究,构建疫病防治方药库,筛选有效药物,并探索建立应对疫病的方法学体系,为疫病防控提供战略储备聚焦中医疫病防治经典名方和有效方,在对转化前景等方面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开展药理、药效、制剂等基础研究,为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夯实基础。

1004中医疫病预测预警研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现代生物技术等手段,整合临床、基础、流行病学和运气学、气象学等研究信息,探索环境特征—气化特征一病毒变异特征的相关性,开展中医疫病预测预警研究,探索构建疫病预测模型,跟踪研究疫病流行规律,完善综合研判机制,为形成突发疫病早期中医辨治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1005建立疫病中西医协同的诊断模式围绕流感等常见或突发传染病,结合现代医学的PCR多病原检测、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等手段,建立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协同的诊断模式,用现代科学解读好中医疫病理论1006中医疫病防控体系研究。

围绕中医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运行机制优化及保障等方面开展深入系统研究,探索社区、居民的传染病应对能力与中医疫病防治能力的提升路径,制定中医疫病防治知识普及手册,探索中医疫病防治知识投放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公众疫病防控能力。

二、申报条件(一)申报单位原则上应为省内具有中医药科研条件和能力的科研院所、三级医院(二)申报人必须是实际从事临床和研究工作的在职人员,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申报人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周岁(截至2024年3月31日)三、立项计划及资助额度共计划立项20项,每个项目资助额度20万元四、研究周期项目研究起止日期:2024年6月—2026年12月五、申报要求。

(一)申报项目应注重科学性、应用性和可行性,避免高新指标的堆积研究目标不明确、在研究周期内不能完成研究内容的项目将不予立项(二)项目设计要符合医学伦理和有关法律法规涉及新药、医疗器械使用的项目需提供有效注册批件证明,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医疗新技术需提供准入有效批件证明涉及临床研究的项目,应符合临床研究伦理规范涉及实验动物的项目,必须有符合要求的医学实验动物及其设施,并符合实验动物伦理审查要求(三)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项目限1项(四)已获国家或省其他立项资助的、研究内容相近或重复的项目不得申报。

(五)近10年有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延期或验收不合格者不得申报(六)鼓励临床医师与基础研究人员联合申报(七)项目以合作形式联合申报的,需明确课题牵头单位和课题负责人,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八)申报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项目申请人、申报单位均须在项目申报时签署诚信承诺书,进一步明确各自承诺事项和违背相关承诺的责任。

注:本文由『科研人』整理,获取更多项目信息请访问keyanpro.com,或使用微信小程序“i科研人”查询#32024年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强度:10万]  [5月10日截止]

原文链接各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更好地贯彻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促进科研人员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实验设施和科研条件,使重点实验室成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地,培养相关专业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

根据《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经研究,决定发布2024年度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指南(见附件1),请各地、各单位组织做好申报推荐工作联系人:阿老师

联系电话:13070438589电子邮箱:mydl0911@163.com联系地址: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迎宾大道120号邮政编码:844000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24年4月19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附件:1.2024年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指南2.2024年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3.2024年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汇总表4.2024年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诚信承诺书

5.2024年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专家推荐信附件12024年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指南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简称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喀什·广东科学技术研究院),以影响新疆地区民众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等)和常见高发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为研究重点,利用医学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医学影像及临床多模态数据开展深入研究与分析,对疾病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预警、早期干预和治疗进行多学科整合的科学研究。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推广至在新疆及周边国家(如巴基斯坦等)为做好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工作,促进科研人员利用实验设施和科研条件,提升学术水平,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特制定本申报指南。

一、课题资助范围及领域按照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建设要求,本基金支持围绕区域重大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等)和常见高发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开展医学多模态数据库搭建、医学多模态智能分析系统构建和智能化疾病诊疗模型开发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开发具备高精度的检出及识别传染性疾病、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模型的研究 (二)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传染性疾病、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分类模型的研究(三)结合机器学习和统计方法,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构建预测模型的研究

(四)预测患者对特定治疗的反应,评估治疗的有效性,以及预测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的研究 (五)结合影像、临床、生物标志物等特征,借助来大数据挖掘技术预测疾病传播趋势、筛选患者的感染风险,实现疾病的早期预警的建立 

二、申请要求(一)申请者应符合以下条件:1.专业背景:申请者应具有与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相关的专业背景,如临床医学、医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2.学历要求:通常要求申请者具有相应的学历,如具有硕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申请者,可以直接申请,其他人员需要有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书)。

青年基金申请者年龄应为40周岁以下3.研究经验:申请者应在相关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包括参与过相关科研项目或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4.研究计划:申请者应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方法、预期成果等,且研究计划应与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目标相契合。

5.团队合作:强调申请者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重点实验室的其他研究人员合作开展研究工作6.时间管理:申请者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题研究中,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7.遵守规定:申请者需要遵守重点实验室的各项管理规定和学术道德规范。

(二)项目立项和研究期限:2024年度计划资助重点项目4项(10.0万元/项)、面上项目6项(5.0万元/项)及青年项目10项(3.0万元/项),研究期限:重点项目研究期限为3年,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研究期限为2年。

(三)项目任务要求:重点项目至少发表核心期刊(包括统计源期刊)及以上级别论文2篇(或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等;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至少发表核心期刊(包括统计源期刊)及以上级别论文1篇(或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1项)等。

(四)申请者须填写《2024年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填写之前认真仔细阅读《2024年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指南》和《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其他有关说明。

(五)申请书填写基本要求 1.撰写申请书时,要求准确填写各项内容不按要求填写或填写错误的申请书都不能通过初审 2.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须在申请书上签字3.申请人所在单位为项目依托单位,申请书一定要加盖依托单位公章。

 4.申请者须遵守科学道德,要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撰写申请书避免在申请书中出现夸大、不真实和不准确的内容,坚决反对弄虚作假5.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6.申请资助项目应避免知识产权纠纷7.资助课题的经费用途,仅限于本课题研究工作直接需要的支出,具体参照《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六)申请者须填写《2024年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和《2024年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汇总表》,一式两份纸质材料(加盖依托单位公章)及电子版(以申请者姓名+项目名称命名,发到邮箱mydl0911@163.com)报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

(七)申请截止时间:2024年5月10日三、申报程序(一)发布指南重点实验室制定申报指南,面向疆内外医疗机构等公开发布;(二)个人申报申报人通过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申报;(三)单位审核依托单位按照申报指南,进行广泛组织动员,可采取个人自荐、民主推荐、同行专家评议、考察等形式提出初步推荐项目;。

(四)现场评审、答辩重点实验室组织医药卫生领域专家组开展现场评审,根据项目负责人现场答辩情况,专家组现场打分;(五)项目立项重点实验室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研究决定立项项目名单和经费资助额度,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报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党组会审议。

党组会审议通过后,印发立项通知,会同财务部门按程序支持资金四、其他要求(一)项目申报单位及申报人须分别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申报单位(含合作单位)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弄虚作假;

(二)项目申报单位应建立完善科研伦理和科技安全审查机制,防范科研伦理和安全风险,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审查和过程管理注:本文由『科研人』整理,获取更多开放课题信息请访问keyanpro.com,或使用微信小程序“。

i科研人”查询#4 广西智能汽车多维信息融合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强度:2万]  [4月30日截止]原文链接广西智能汽车多维信息融合重点实验室于2023年8月获得广西科技厅认定,依托广西科技大学,联合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共建,实验室主任为王国富教授。

本实验室面向“智能制造”重大国家战略,以我国新一代汽车智能驾驶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新一代智能驾驶中多维信息融合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共性技术,重点聚焦“高性能天线及阵列技术”、“光电信息传感”、“无线感知与处理”三个研究方向,力争产生一批重要成果并成功实现产业化或成果转化,实现“自主创造核心技术,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创新目标,为千亿元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

为进一步推动智能汽车研究领域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特设立开放课题实验室开放课题应紧密围绕实验室重点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具有创新性,优先资助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合理的研究项目。

一、课题申请人资格1.国内外科研教学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产业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均可在项目指南范围内申请课题;2.根据工作需要,应课题负责人或实验室主任邀请来室参加在研课题的研究人员;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SCI论文,或以第一发明人授权过发明专利,或具有主持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经验;

4.外单位科研人员需与本实验室固定科研人员合作申请二、开放课题资助方向1.高性能天线及阵列技术2.光电信息传感3.无线感知与处理三、课题申请程序1.填写“广西智能汽车多维信息融合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经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同意后,在2024年4月30日前将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邮箱:luoliangloren@163.com。

2.实验室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书进行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和金额,并通知获得资助的申请人注意:发送电子版本时,邮件标题请注明“姓名_广西智能汽车多维信息融合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四、资助强度实验室2024年拟资助开放课题基金6项,平均资助金额2万元/项,研究期限为2年(2024.6.1-2026.5.30)。

五、课题及成果管理1.凡由实验室资助的课题,项目负责人每年须汇报课题进展,同时提交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实验工作阶段小结2.课题结束或终止,必须向实验室提交如下材料归档:1)研究工作总结或终止报告;2)学术论文、专利与研究报告;3)课题工作中的原始资料及实验数据,档案及目录;4)所完成的考核指标(包含发表的研究论文、专利、获奖和鉴定成果等)。

3.实验室主任不定期检查课题执行及进展情况,对不执行研究计划的,有权终止资助4.资助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属于广西智能汽车多维信息融合重点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外籍客座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研究成果如需组织鉴定或评审时,由本实验室负责组织办理,并由双方联合申报成果或申请奖励。

成果转让的获利,由双方共享,比例另行协商申请专利发明时,广西科技大学必须作为合作单位,按专利法及有关规定办理5.由重点实验室资助的课题所发表的论文、论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以及申报成果时,研究者中文署名“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智能汽车多维信息融合重点实验室,柳州545006,中国”。

英文署名为“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Fusion for Intelligent Vehicles,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545006, China”。

除此之外,发表成果还须标注项目编号和“广西智能汽车多维信息融合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Opening Project of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Fusion for Intelligent Vehicles)。

重点实验室应署名第一单位或第二单位6.考核指标必须满足以下指标之一:1)重点实验室署名为第一单位的SCI收录论文1篇;2)重点实验室署名为第二单位的SCI/EI/中文核心收录论文2篇;3)以本实验室或实验室依托单位作为第一或第二完成单位获批科研经费8万元以上;4)以本实验室或实验室依托单位作为第一或第二完成单位完成成果转化1项且转化金额不低于2万元。

六、联系方式联系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文昌路2号,广西科技大学联 系 人:罗老师邮编:545006邮箱:luoliangloren@163.com相关下载:1.开放课题申请书2.开放课题进展报告3.开放课题结题报告

注:本文由「科研人」整理,获取更多课题信息请访问keyanpro.com,或使用微信小程序“i科研人”查询#5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2024年度研究课题征集公告[5月6日截止]原文链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民营经济领域问题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现启动2024年度课题研究工作,向社会公开征集课题研究单位。

具体事项公告如下:一、研究题目(一)民营经济发展指数编制方法研究研究要点:借鉴既有经济类指数编制和数据采集的经验做法,结合民营经济发展特点,提出能够全面覆盖大中小、东中西、各行业的民营经济发展指数编制方法,包括数据来源、实施主体和采集办法等;研究设计民营经济发展指数的“1+N”总分体系和总(分项)指数计算办法;试算并不断完善民营经济指数。

咨询电话:010-68504711(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研究研究要点: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提出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和有关要求;梳理总结当前民营经济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主要量化指标,研究测算有关指标的历史时间序列、近期发展趋势,并进行区域间比较分析。

咨询电话:010-68504711(三)民营企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路径研究研究要点:系统梳理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民营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总体情况、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更好服务民营企业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的主要举措。

咨询电话:010-68504719二、申报要求(一)课题申报单位必须具有完成课题所必备的人才条件和物质条件,无科研诚信不良记录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和深厚的学术积累,设有专门负责科研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或专门人员,原则上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课题组负责人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无科研诚信不良记录,能良好的承担起所申报课题的统筹组织和研究工作,原则上应具有高级以上职称或相当职务、职级或博士学位为确保集中精力开展研究,每位课题组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

(二)课题申报单位应如实填写《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研究课题申报书》(附后)申报书一式三份并加盖牵头申报人所在单位公章(另附电子版光盘),通过中国邮政EMS邮寄至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综合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邮编100824),信封上请注明“申报XXXXXX课题委托研究项目”。

(三)申报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6日前(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四)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将组织力量对研究课题申报书及相关材料进行评审,择优选择1家定为课题研究单位承担单位入选名单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公布。

对没有单位申报的课题,民营经济发展局将对选题设置和内容进行调整,并再次按程序进行公开征集(五)课题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所有,课题承担单位及参加人员如需公开发表与课题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必须事先书面征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同意,且在发表成果上标明“本项研究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课题研究项目资助”等字样。

三、其他事项(一)课题执行时间为签订合同之日起至2024年11月底(二)课题承研单位应按要求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对所开展课题进行开题、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并按合同约定期限提交课题最终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全本、研究报告简写本、阶段性研究报告等,5份正式报告及报告简本,1份电子文档)。

(三)课题执行期间,课题组成员需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未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同意,不得向第三方透露与课题研究相关信息(四)入选委托单位签订正式合同,给予相应经费资助联系人及电话:孙海燕010-68504701

附件: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研究课题申报书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2024年4月22日附件: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研究课题申报书注:本文由「科研人」整理,获取更多课题信息请访问keyanpro.com

,或使用微信小程序“i科研人”查询#6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关于征集2024年度版权研究课题的通知[资助强度:10万]  [5月31日截止]原文链接为持续加强版权研究工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版权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研究课题,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等设定的目标任务,聚焦版权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强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加强版权学术体系化构建、学理化阐释和创新性表达,为版权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智力支撑,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版权强国建设。

二、研究要求1.课题研究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深入把握版权的本质和规律,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2.坚持问题导向,密切联系实际,研究对象应为版权领域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探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创新性的解决路径3.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以创新自主的中国版权理论阐释和解决问题,着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版权学术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向1.版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问题研究2.新时代中国版权治理现代化研究3.版权历史文化相关问题研究4.数字创意版权问题研究5.数字版权和数据版权相关问题研究6.人工智能相关版权前沿热点问题研究

7.版权交易、版权金融等版权产业相关问题研究8.版权人才培养、版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9.其他版权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四、申报时间申报期限为2024年4月18日至2024年5月31日五、申报要求1.课题申报单位必须具有完成课题必备的人才条件和物质条件。

课题负责人应当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课题申报单位要根据自身优势精心组建课题组,鼓励组成跨领域、跨学科的专家团队联合研究申报单位要承担主体责任,不得有“转包”情况发生2.版权中心将组织专家对申报选题进行评审,择优遴选出一定数量的版权研究课题,并与入选申报单位签订正式合同,课题研究时间期限一般为1年。

版权中心将优先使用课题研究成果经立项评审,重大课题资助经费10万元/项,重点课题8万元/项,一般课题5万元/项,单项课题3万元/项3.申报单位请下载申报书(见附件)并按要求填写申报书需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确认,一式3份,通过邮政系统或快递寄至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艺术大厦A座301,邮编:100050),信封上请注明“申报课题”字样。

同时请将电子版发至banquanketi@163.com(“版权课题”拼音小写),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申报课题—申报单位名称”六、联系方式联系人:张凝电话:68003887转7008、15101190310

邮箱:banquanketi@163.com附件: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研究课题申报书中国版权保护中心2024年4月18日注:本文由「科研人」整理,获取更多课题信息请访问keyanpro.com,或使用微信小程序“

i科研人”查询#7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2024年首批四川省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的通知[资助强度:2800万]  [5月15日截止]原文链接各省级有关部门、市(州)科技局和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的重要指示要求,科技厅聚焦我省六大优势产业,广泛征集全省技术攻关需求和成果转化需求,梳理形成了2024年首批四川省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榜单,诚邀国内外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前来“揭榜”开展科研攻关,诚邀全省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前来“揭榜”加速成果转化。

一、支持方向本次发布“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共32个,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6个领域,具体见附件二、项目类型及资金支持方式(一)技术攻关类项目1.行业共性技术攻关项目。

该类项目采取前补助方式支持揭榜方,揭榜方可不配套资金单个项目财政支持额度最高可至500万元采取“里程碑”考核,立项后给予立项财政资金的40%,中期考核通过后,再拨付剩余资金2.企业出题项目该类项目采取后补助方式对需求企业予以财政资金补助。

项目协议资金总额应不低于500万元(含),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按不超过协议资金总额的40%给予补助采取“里程碑”考核,立项后拨付财政补助资金的40%,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绩效评价,结论为优秀或合格的,拨付剩余财政补助资金。

(二)成果转化类项目该类项目采取后补助方式对揭榜方予以财政资金补助项目协议资金总额应不低于1000万元(含),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按不超过协议资金总额的40%给予补助采取“里程碑”考核,立项后拨付财政资金的40%,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绩效评价,结论为优秀或合格的,拨付剩余财政补助资金。

三、揭榜要求(一)揭榜方要求1.揭榜方包括牵头单位和合作单位2.牵头单位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其中:行业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和成果转化类项目,牵头单位注册地应在四川省境内;技术攻关类企业出题项目牵头单位无地域要求。

3.技术攻关类企业出题项目的技术需求企业及关联方、成果转化类项目成果转让方,不能牵头揭榜或参与揭榜4.以创新联合体形式联合揭榜的,牵头单位和合作单位应签订揭榜合作协议(加盖公章),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任务、经费及知识产权分配权益,协议作为附件上传。

5.揭榜方应对揭榜项目及材料的真实性负责6.揭榜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揭榜单位及项目负责人(二)项目负责人要求1.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2.项目负责人应为牵头单位人员。

3.项目负责人无学历、职称要求不纳入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限项管理四、揭榜流程(一)身份获取牵头单位管理员、项目负责人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202.61.89.120/),进行身份注册和实名认证,牵头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需完整、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已注册过的单位和个人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并补充完善相关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揭榜。

(二)揭榜书填报项目揭榜书由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负责人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提示,在线填报项目揭榜书和上传附件,盖章页(推荐单位可不盖章)扫描后在线上传(三)揭榜书修改在规定的项目揭榜截止时间以前,项目负责人、牵头单位可在线主动撤回揭榜书并进行内容修改。

(四)牵头单位审核牵头单位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前对项目揭榜书进行在线审核和提交(五)推荐单位审核、汇总、报送推荐单位进行揭榜项目的审核、汇总,完成网上审核和提交,出具项目推荐函并附项目汇总表(在线打印)报科技厅。

不受理牵头单位直接报送五、揭榜时限牵头单位网上填报提交时间为:2024年4月22日—2024年5月15日,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将在申报截止时间2024年5月15日18时自动关闭推荐单位系统推荐和报送推荐函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7日18时。

寄送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学道街39号科技厅323室六、揭榜咨询(一)“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咨询(咨询时间:工作日8:30-12:00,14:00-18:00)科技厅产业科技促进处 游晓峰028-86730775 ;资源配置处 杨欣028-86715358;。

(二)技术支持热线(咨询时间:工作日9:00-17:00)张波028-85249950,彭杰028-65238378附件:2024年首批四川省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榜单附件:2024年首批四川省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榜单.docx。

附件:2024年首批四川省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一、技术攻关类行业共性技术攻关项目榜单(一)人工智能安全测试与鲁棒增强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需求目标:围绕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后门攻击、对抗攻击及投毒攻击下引发的安全性和鲁棒性问题,包括安全性机理、检测与防御、安全性指标体系和一体化安全测试与加固等四个难题,突破包含感知式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脆弱性机理分析、智能系统安全性基线分级防护要求及防护策略、智能系统安全性分析及评测、智能系统脆弱性防御加固等人工智能安全检测与鲁棒性增强关键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安全测试与鲁棒性增强系统,构建面向大型企业的企业版以及面向中小企业的云测试服务版等系列化产品;实现智能系统中数据、算法、模型等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检测和安全鲁棒性增强方法,并在制造、金融、政务、电商、医疗、交通、物流、公安、家居、公共安全等行业开展应用示范与产业化。

考核指标:1.智能模型安全鲁棒防护量化指标体系,包含覆盖率指标、特征子空间指标、鲁棒性指标、抗攻击能力等一级指标4个以上、二级指标30个以上;支持至少40种后门攻击、对抗攻击及投毒攻击等攻击及检测方法2.支持PaddlePaddle、TensorFlow、PyTorch、MxNet、MindSpore等至少5种国内外主流深度学习框架;支持人工智能算法的安全性评测,评测结果一致性达90%以上。

3.支持覆盖训练、测试等全周期的防御和加固方法,防御加固后智能算法性能提升80%以上4.研制人工智能安全检测与鲁棒性增强工具、组件、系统及平台等系列化产品,包括人工智能安全测试与鲁棒性增强软硬件一体化平台1套,基于云服务的安全检测与鲁棒性增强平台1套,平台故障率均低于1%。

5.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申请发明专利≥14项6.在制造、金融、政务、电商、医疗、交通、物流、公安、家居、公共安全等10个以上行业人工智能产品中开展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榜单金额:5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二)5G Redcap轻量化低成本终端研发及示范应用需求目标:针对工业无线传感器、视频监控和可穿戴设备等中低速率物联网应用场景,解决业界5G终端成本较高的难题,研究5G R17 Redcap低成本技术,达到降低成本、功耗以及小型化的目标,使5G终端以更低的成本提供面向行业的应用需求和服务;通过降低5G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减少5G终端的接收与发送天线数,降低最高调制阶数、允许UE更长的处理时间等技术,实现轻量化低成本5G Redcap终端,并实际研发5G Redcap DTU产品;实现Redcap基本功能基础上,基于5G2B行业和客户的应用需求,攻克实现5G LAN、5G切片等增强特性;提供工业级高可靠、低时延、高安全的5G传输能力,支持典型工业接口,满足工业场景的多样化需求。

考核指标:1.实现5G LAN、5G切片、5G高精度授时,SUL超级上行增强、TAS、NR节能、URLLC、1T2R/1T1R功能2.性能指标:(1)峰值速率:105Mbps(DL) 92Mbps(UL)。

(2)授时精度:3us(3)接收灵敏度超3GPP R17标准3-5db3.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4.基于国产芯片,开发一款轻量化低成本5G RedCap 终端产品,在电力行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3种典型场景开展示范应用。

榜单金额:5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三)面向城市交通现代化治理的新型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需求目标:立足城市交通治理实际需求,结合新技术创新应用,针对公安交管部门缓堵保畅、秩序管理、公众服务等业务面临的问题,提升路面感知源智能化能力和建设规划能力,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典型公安交通管理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研发城市道路视频监控自适应检测和点位仿真规划方法,实现任意角度、任意焦距自适应分析、自动标定检测目标、自动匹配AI算法等功能;研发基于多源视频AI的拥堵成因分析技术,融合交通演化的时空规律,实现多机位关联分析、轨迹串联、拥堵成因分析、拥堵预警等功能;构建基于城市交通大模型的公安交管智能业务系统,实现人机连续对话,智能辅助拥堵治理、交通执法、分析研判等功能。

考核指标:1.自适应线圈类型平均准确率≥90%,自适应线圈区域范围平均准确率≥75%;可视域及盲区分析准确率≥90%,实现设备利用率提升≥20%,可视域接力支持≥100个摄像头接力2.多摄像头画面映射融合,高点摄像头映射覆盖交通全要素主体(人、车、路、环境)准确率≥80%,映射误差≤5米,跨摄像头预测准确率≥70%;多摄像头共视区域调用有效率≥90%,调用空间相对误差小于10%,光照充足环境下稳定性≥90%;拥堵成因分析(大流量、事故、道路施工、车道汇合等)正确率≥85%。

3.构建交管行业专业文本数据100亿字以上的语料库,1000万条以上的图文对话库,基本覆盖交管行业所需专业知识和80%以上业务场景4.研制基于城市交通大模型的公安交管智能业务系统,大模型实现支持对交管10+系统工具、10+数据库的融合调用能力,在3个以上基层公安单位开展示范应用。

5.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榜单金额:5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四)高仿真数字人脸多模态AIGC驱动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需求目标:针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场景中高仿真数字人脸生成问题,为提高人脸动画生成的真实性、自然性和效率以及丰富的人机交互方式,突破融合多数据源的多模态驱动人脸动画生成技术,包括语音、姿态、情感等,推动人脸动画生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研发高质量多模态数据集成、多模态驱动的人脸动画生成结果的可控性和多样性评价技术;研发保持面部特征连贯性和一致性的头部姿态处理、面部特征、肤色、发型等身份特征虚实一致的确保技术;研发保持面部细节和纹理真实感的图像质量优化技术;构建基于数字人的应用,包括虚拟主持人、虚拟客服和虚拟教师等。

考核指标:1.224*224图像条件下,数字人脸图像指标CPBD>0.18,相似度指标FID<282.数字人头部姿态与真人相似度指标HMFD≤753.数字人脸与真人之间的相似度指标CSIM≥0.824.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

5.构建虚拟主持人、虚拟客服和虚拟教师的高仿真数字人脸模型3套,在数字孪生、虚拟人、元宇宙等三种新型应用场景中示范应用榜单金额:1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五)30MeV回旋加速器及相关同位素药物的研制转化应用。

需求目标:建设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30MeV多粒子(质子、氘核、氦核)回旋加速器,促进同位素药物的研究和转化,加快各种新型医用同位素及相关药物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步伐,带动我国医用回旋加速器、医用同位素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同位素药物的技术发展,推动实现我国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物自主可控。

解决中高能多粒子回旋加速器研制中,磁铁设计、高频设计、同一传输线实现3种不同粒子传输等关键技术问题,以及用于多粒子产生的离子源物理与工程问题;完善同位素制备过程中贵重靶材原材料回收工艺、靶件制备技术、多种同位素分离纯化关键工艺;该30MeV医用回旋加速器产能需能满足医疗机构批量生产同位素药物所需相关原料核素的要求。

考核指标:1.回旋加速器可加速质子、氘核、氦核三种粒子;采用内置固体靶辐照时,质子能量15-30MeV连续可调;氘粒子7.5-15MeV连续可调;氦粒子15-30MeV连续可调;内置固体靶辐照时,质子束束流强度≥100μA,氘粒子强度≥50μA,氦离子强度≥20μA;具有固体靶靶件自动传输装置;具备质子束外靶辐照能力。

2.完善相关加速器生产同位素制备过程中贵重原材料回收工艺,如64Ni、68Zn、176Yb等回收效率不低于70%;掌握68Zn、64Ni的电镀工艺,电镀效率不低于70%;掌握44Ca的压制制靶技术;实现高功率辐照靶的靶件设计技术,固体靶稳定工作在50μA束流;

3.掌握高能加速器生产同位素分离纯化关键工艺,实现同位素放射性化学纯度达98%以上;掌握通过176Yb(d,p)177Yb177Lu辐照工艺与分离纯化工艺榜单金额:5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5年(六)医用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研发。

需求目标:1.通过放射性医疗废液净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研发放射性医疗废液净化处理装置,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在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上具备推广应用条件,从而达到在核医药研发、生产及核医学应用过程中的应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快速处理含短半衰期核素废液的能力,并能便捷有效的处理在核医药研发、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中、长半衰期核素废液。

2.通过对医用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现状调研和未来研判,针对我省在处理含中、长半衰期核素医用放射性固体废物时可能面临的问题,研究制定在核医药研发、生产及核医学应用过程中对含中、长半衰期核素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一整套完整处理方案,并在安全性、经济性上具备推广应用条件。

考核指标:1.需要进行放射性医疗废液净化处理装置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化学污染物净化效率达到95%以上,对最终净化后废液中的放射性核素总活度水平满足总α<1Bq/L,总β<10Bq/L;对含碘-131放射性废水,其碘-131活度浓度不高于10Bq/L。

2.需要进行放射性医疗废液净化处理装置设备设计和集成组装研发攻关,辐射防护满足国家标准法规的要求,在典型情况下,废液处理能力≥0.4m3/h,形成至少1个典型应用示范点3.需进行放射性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现状调研和未来研判,获得科学详实的调研和研判材料。

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方案,具备推广实行条件4.申请专利≥2项榜单金额:5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七)家蚕养殖及桑枝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成套设备研发需求目标:面向我省蚕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对养殖技术和智能装备的重大需求,开展小蚕饲养养蚕机器人、大蚕适度规模化高效饲养、养蚕环境智能化控制与远程监控、桑枝皮芯分离与芯杆成粒等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提升养蚕过程的机械化、智能化综合应用水平,大幅降低养蚕环节劳动强度和生产作业成本,提高桑枝高值化利用水平,实现小蚕机器人饲养、大蚕机械化饲养和家蚕饲养环境智能化控制,桑枝皮芯分离成粒自动化处理。

考核指标:1.突破小蚕养蚕机器人及小蚕共育套装组合、大蚕全叶自动给桑及蚕台高效取放、养蚕环境多功能控制和多平台管理、提高桑枝高值化利用水平等四项以上2.研制小蚕养蚕机器人系统,由养蚕机器人、自动传输平台、小蚕共育套装组合组成,机器人代替人工取放蚕箔、自动石灰消毒和自动给桑,较传统人工养蚕效率提高5倍以上、劳动力成本节约50%。

3.研制大蚕适度规模化高效饲养成套装备,包括全叶给桑机、消毒机和蚕台取放等装置,实现大蚕机械化饲养形成多批次滚动养蚕模式,提高蚕房及设施设备利用率4.研制家蚕规模化高效养殖智能系统,其中养蚕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养蚕室的加热、降温、补湿、除湿、换气、匀风、感光、光照和消毒等功能,多平台管理数字化系统实现对养蚕环境的实时、远程及多平台(SOC端、PC端、手机端等)控制和环境蚕病检测。

5.研发自动化、连续化桑枝皮芯分离和芯杆成粒技术及专用设备,桑枝皮芯分离率80%,芯杆粒料制成率85%,劳动力成本节约60%6.建成成果应用示范基地1个,养蚕劳动效率提高2倍以上、劳动生产成本降低50%、养蚕经济效益增加10-20%。

7.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或技术规程1-3项,发表论文5篇榜单金额:5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八)西南丘陵山区桑园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需求目标:针对西南丘陵山区蚕桑产业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种植技术及生产和经营模式落后,资源多元化利用滞后等突出问题进行技术攻关。

重点开展适宜西南西南丘陵山区的桑树品种改良和专用品种选育,建立适合当地的良繁体系,推广本地优良新桑品种;开展桑树高效种植与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桑树标准化种植技术水平;开展优质桑品种的物联网种植技术与桑园生产管理农机装备研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进行桑枝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延伸蚕桑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展粮(经)桑复合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增加桑园复种指数,提高蚕桑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考核指标:1.选育适宜西南地区的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2-3个,全年公顷桑产叶量较传统品种提高10.00%以上,桑叶粗蛋白含量≥18%2.研发桑树适合西南地区的桑树良种繁育、高效轻简化栽培、安全高效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3-4项,实现每亩桑园劳动力投入减少20%,化肥农药投入减少15%,亩节本增收120元以上。

3.开展桑园生产管理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建立数字化标准桑园生产管理模式,研发丘陵山区桑园物联网种植技术1项(套);研发或筛选桑树种植、桑园管理、采收、运输等重要环节机械装备3-4种,工作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2-3倍。

4.筛选适合桑枝作为培养基质种植的中低温型、中短龄期食用菌品种,集成全桑枝食用菌露地及袋料栽培技术2-3项,出菇率由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80%以上;研发桑枝生物质燃料生产技术1项,生物质颗粒燃料热值≥4000Kcal/kg;构建“桑枝—食用菌—菌渣—有机肥—桑树”的循环利用技术体系1套,建立“桑养蚕、枝生菌、渣造肥、肥育桑”的循环模式。

5.引进筛选出熟期短、抗病性强、耐荫蔽,适宜桑园间套作的粮(经)作物1-2个;研究桑园林下间套作的田间配置、高效施肥、化控抗倒、病虫草绿色防控等单项技术2-3项;集成粮(经)桑复合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1套(项);平均每亩桑园新增效益350元以上。

榜单金额:5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九)耐荫早熟宜机高产大豆新品种选育需求目标:针对四川早熟、强耐荫大豆品种严重匮乏这一制约套作大豆产量提升的瓶颈进行技术攻关,利用传统育种和生物育种等手段培育集耐荫、早熟、宜机收等优良性状为一体的高产夏大豆新品种,开展农机农艺结合研究,实现光合产物的快速积累与转运,提高脱水速率,同步提升机收效果,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1.克隆耐荫、早熟及理想株型相关基因5-8个,构建耐荫基因资源网络1套,创制四川大豆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新种质2-3份,作为核心种质进行品种定向改良2.创制具备耐荫、早熟、宜机、高产等优异特性的大豆种质15-20份,培育出适宜四川生态区种植的耐荫(WIS≤0.90)、早熟(生育期≤110天)、宜机(损失率≤5%)高产(产量≥150kg/亩)大豆新品种2-3个。

3.集成耐荫早熟宜机高产大豆高质低损收获技术1套;4.申请发明专利2-3件,发表研究论文4篇以上(SCI论文2-3篇);5.建立耐荫早熟宜机高产大豆新品种核心示范基地2000亩,带动5万亩榜单金额:500万元。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二、技术攻关类企业出题项目榜单(十)80GSa/s 8bit ADC集成芯片研制需求目标:研发超高速ADC集成芯片,实现ADC高端芯片及相关设备国产自主可控为主要目标;攻克高精度超宽带采样电路设计技术,实现采样带宽高于18GHz、有效位数高于7bit的宽带采样电路;攻克高速子ADC核设计和多路子ADC时间交织技术,采用优化的电路方案降低子ADC核的功耗和面积开销,并通过自动校准算法实现多路子ADC的幅度、失调和Skew校准;攻克低时钟抖动时钟电路设计技术,为多路子ADC核和多路高速串口产生低抖动、高相位准确度的时钟信号,并支持片间相位同步以支撑采样率进一步扩展;攻克高速串行接口设计技术,实现数据率不低于25Gbps、且兼容JESD204C标准的高速串口,支持ADC转换数据的高速低误码率传输;攻克超高速模数转换器的高可靠封装技术,实现寄生效应小、散热特性好的可靠性封装;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采样率ADC芯片,并搭建基于该芯片的信号采集系统。

考核指标:1.实现高精度超宽带采样电路设计技术,通过设计保证实现采样带宽高于18GHz、有效位数高于7bit的宽带采样电路2.芯片:研制80GSa/s ADC芯片,样片不少于20片3.完成6项关键技术:超高带宽驱动电路与采样网络设计技术、时间插值技术的单通道ADC技术、多通道失配的自动校准技术、低时钟抖动时钟电路技术、超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和高可靠封装技术。

4.采样率:不低于80GSa/s,分辨率8bit,信号带宽18GHz5.高速串口:支持自研JESD204C标准串口协议,单路串口数据率不低于25Gbps6.扩展功能:支持多种不同采样率的工作模式,支持片内DDC和快速跳频功能。

7.实现高速数字存储示波器整机配套需求企业: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李姝婷 18200395045榜单金额:28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十一)巨型非合作商用卫星星座合规与安全性管控与验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需求目标:针对国家对卫星互联网管控需求,包括阻断跨境传播、威胁信息与空天安全、有效网络监测技术以及监管终端市场等,解决频谱感知、盲源分离、无源定向、信息还原等技术难题;攻克基于深度学习的监测、基于认知的卫星互联网安全知识图谱、卫星互联网脆弱性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的频谱感知、盲源分离、无源定向等监测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密码解算等关键技术,实现对大数量、高动态、非合作、弱信号的感知能力,对未知加密数据具体的应用类型进行自动分析识别,执行不同的解密策略模式;以巨型非合作商用卫星星座仿真验证平台为基础,集成软/硬件技术,构建卫星互联网靶场;面向典型行业开展示范验证,为实现卫星互联网“资源可管可控、干扰可知可查”的安全技术产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考核指标:1.提交亿级素材的卫星互联网安全知识图谱1套,包括但不限制系统机理、通信体制、协议设计、网络架构等,为卫星互联网产业化设计研制及产业化提供参考2.研制一套基于深度学习卫星互联网的脆弱性检测分析工具,集成数据采集、风险识别、缺陷分析功能,等挖掘主流卫星互联网的终端、空口、协议等未知漏洞3种以上,提交工具源代码和设计文档,漏洞代码及软硬件验证环境。

3.研制网电融合、软硬一体的非受控主流卫星星座监测专用设备,实现对卫星互联网从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到应用层的全层次信息地理分布、用户构成、应用内涵等维度,进行态势信息自动分析识别,信源和信道还原,提交全套软件代码、硬件设计图纸及设计文件。

4.开展卫星互联网靶场技术设计与验证研究,面向典型行业进行示范,提交验证环境和验证情况报告5.提出卫星互联网资源安全治理体系架构的行业标准1项,并参与标准制定需求企业:成都老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系人:陈瑜 18384217288。

榜单金额:8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十二)西部新型高速公路“源网车储”自洽直柔供能系统关键技术需求目标:针对川西地区“新特型”高速公路低碳可靠供能需求,研究适用于“源-网-车-储”灵活互动的功率路由器架构设计、控制和管理策略,研发具备大功率、高转换效率及可用性、快速响应等特点的“源-网-车-储”柔性接入多端口电能路由器;研究适用于交通自洽供电网络的能量传感器监测网络设计、非接触式能量传感、传感器功耗优化与精度提升等关键技术,设计研发匹配“源-网-车-储”体系的路域能源流全状态感知微能量传感器;研究路域能源流全状态感知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大规模设备接入的全状态感知互动系统平台;研究智慧高速公路路域新能源出力预测、负荷可调资源评估、能源网络自洽优化运行调控等关键技术,研发“源-网-车-储”系统调度控制平台;研发新特型高速公路“源-网-车-储”自洽直柔供电系统运行仿真系统,形成针对川西特殊环境的新型供能系统仿真及装备测试检验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1.研发适用于“源-网-车-储”柔性接入的多源多端口电能路由器样机,直流侧电压1500V/±750V等级、容量≥500kW,直流转换效率≥96%、平均功率密度1W/cm3、可靠性≥99.97%,端口数≥5个、控制误差±0.5%、电流动态响应时间≤10ms,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

2.研发1500V固态式故障电流控制器,电压1500V,额定电流2kA,开断电流≥10kA,开断时间≤1ms3.研发匹配“源-网-车-储”体系的域能源流全状态感知微能量传感器,电流传感技术测量范围覆盖DC~1MHz(包括AC/DC 100~1000A多个量程),精度0.5级。

4.研发支持大规模设备接入的全状态感知互动系统平台,设备支持≥10万套,数据丢失率/错误率小于≤1%,关键数据查询及核心功能模块访问延迟≤5秒,平台故障率≤0.1%5.研发“源-网-车-储”系统调度控制平台(开源),平台支持≥1万站点资源接入与管理,支持最大用户数≥1000,运行数据接入采集间隔≤5分钟,年可用率≥95%,平均年故障率≤5小时;预测的新能源机组种类≥2类,预测时间≤30秒,预测准确率≥90%;调度控制指令间隔≤5分钟,指令响应时间≤1分钟,优化调度后系统经济性效果提升≥15%,支持二次开发。

需求企业:四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刘斌 18161288869榜单金额:11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十三)500kW飞轮储能装置关键技术研究需求目标:面向大功率飞轮储能装备自主可控发展需求,开展高效高速飞轮电机关键技术研究,突破飞轮本体结构先进自主设计与电机系统一体化技术高效集成技术;自主设计研发大支承、高可靠轴承系统,提升大质量高转速真空环境下轴承运行的高可靠性;研发适用于500kW飞轮储能的大功率双向逆变器,突破大功率高频率电机驱动和直流交流双向稳定快速切换技术;研发MW级飞轮驱动控制试验平台与多电压并网功率试验平台,形成飞轮储能装备性能测试体系。

考核指标:1.研制高效高速飞轮电机,稳态运行效率98%,最高工作转速11000 rpm2.设计研制大支承高可靠轴承系统,支承重量≥1吨,持续运行工况下寿命≥2年3.研发适用于500kW飞轮储能的大功率双向逆变器,运行功率≥500kW,交流工作频率≥1000Hz;支持直流交流双向转换,切换时间≤20ms,直流端电压360-700V,交流端电压三相380V±15%。

4.设计并构建飞轮驱动控制试验平台与并网功率试验平台,单机最大驱动与放电功率:500kW,并机最大驱动与放电功率:1000kW,试验负载≥1000kW需求企业: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高林 13778209533。

榜单金额:175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十四)先进生物基材料高效工业发酵与产品开发需求目标:开展鼠李糖脂、天然虾青、β-胡萝卜素、单细胞蛋白等四种生物合成产品的产业化研发,开发相关系列新产品3-5个,实现生物制造总产量达5000吨以上。

考核指标: 1.鼠李糖脂技术目标:1)选育性能优良且遗传稳定的鼠李糖脂合成菌株1-2株;2)解决鼠李糖脂发酵消泡难题,构建成熟的鼠李糖脂规模化发酵技术体系,发酵规模≥25吨,产量≥50g/L;3)建立鼠李糖脂提纯工艺,回收率≥80%,纯度≥50%。

2.天然虾青素技术目标:1)选育高产、安全、无皂毒素的酵母类的虾青素合成菌株1-2株;2)解决虾青素合成酵母的高密度发酵难题,构建成熟的虾青素规模化发酵技术体系,发酵规模≥500L,菌体量≥50g/L,虾青素产量大于等于100mg/L;4)建立虾青素粗品提纯工艺,纯度≥50%。

3.β-胡萝卜素技术目标:1)选育高产、遗传稳定的β-胡萝卜素合成菌株1-2株;2)建立以秸秆、豆粕等农业废弃物,生产含β-胡萝卜素的固体发酵工艺,发酵规模≥2吨/批次,β-胡萝卜素产量≥200mg/kg,生产成本较常规液体发酵节约60%以上。

4.单细胞蛋白技术目标:1)选育性能优良,菌体蛋白含量≥45%的高蛋白含量菌株1-2株;2)解决高密度发酵中补料、供氧等过程控制难题,构建成熟的单细胞蛋白发酵工艺,发酵规模≥50吨,菌体获得量≥100g/L。

需求企业: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张黄林 15984324282榜单金额:10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5年(十五)高速PCB基板用氰基苯并噁嗪树脂关键技术开发需求目标:开展高纯高噁嗪环含量氰基苯并噁嗪树脂制备技术研发。

攻克苯并噁嗪树脂高成环率合成技术难题以减弱副反应的进行,攻克苯并噁嗪树脂高效后处理技术以脱除产物中的小分子,提高树脂纯度开展氰基苯并噁嗪树脂的成型加工技术研发解决氰基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工艺技术及成型加工技术难题,以满足低温成型-高温应用的产品需求。

考核指标:1.技术指标:氰基苯并噁嗪树脂性能指标:玻璃化转变温度(Tg)≥260℃(DMA检测);凝胶化时间(200℃)≥10min,粘度(150℃)≤1Pa.s,挥发份≤0.3%;介电常数(检测频率10GHz,检测方法为网络分析)≤3.0;介质损耗(检测频率10GHz,检测方法为网络分析)≤0.006,噁嗪环成环率≥85%。

PCB基板性能指标:弯曲模量≥300GPa;介电常数(测试频率10GHz,测试方法为网络分析)≤3.5;介质损耗(测试频率10GHz,测试方法为网络分析)≤0.004;吸水率≤0.2%;剥离强度≥1.6N/mm;热膨胀系数(CTE-z,50-260℃,TMA检测)≤3%;T288≥60min。

2.形成专有技术2项(氰基苯并噁嗪树脂合成技术、树脂及PCB基板成型加工技术)、新产品1项需求企业: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宋维杰15808169709榜单金额:6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

(十六)高性能可调节电致变色有机玻璃智能窗关键材料及技术需求目标:研制用于大面积高性能可调节电致变色有机玻璃智能窗的全固态或半固态电致变色材料及其装配技术,同时其材料和装配技术能与有机玻璃生产工艺有效结合。

考核指标:1.实现面积最大尺寸达到:1200*2345*3.0mm,且着色褪色均匀,电致变色响应时间≤1min,可见光调制幅度≥60%需满足着色态时,电致变色有机玻璃智能窗从无色透明变为蓝色或灰色,可见光透过率≤10%、红外阻隔率≥99%;在褪色态时,电致变色有机玻璃智能窗需从蓝色或灰色变为无色透明,可见光透过率≥70%、红外阻隔率≥75%。

2.在室温下能承受10万次以上的循环测试,在80℃下可承受6万次以上的循环性能测试需求企业:四川君尚亚克力制造有限公司联系人:周理 18982969081榜单金额:6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十七)重型燃气轮机关键部件用锻件研制。

需求目标:针对我国重型燃气轮机关键部件制造技术复杂、交货能力低且国外核心技术封锁严重等问题,以目前国内投入商运的最高参数等级的H级重型燃机轮机转子为研究对象,开展轮盘锻件纯净化和低偏析控制冶炼、大型锻件锻造缺陷控制、锻造均匀化控制等技术研究,研究拉杆锻件合金多向变形镦拔开坯工艺、快锻和径锻锻造工艺、均匀化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残余应力的影响与控制等技术,攻克大尺寸轮盘锻件及高长径比拉杆锻件的冶炼、均匀化锻造及性能热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制出有代表性的轮盘与拉杆锻件实物,满足重型燃机国产化转子的工程化应用及批量化制造需求,打破先进大功率重型燃机关键零部件锻件被国外垄断的现状。

考核指标:1.突破大尺寸轮盘锻件及高长径比拉杆锻件的冶炼、均匀化锻造及性能热处理等关键技术8项以上2.大尺寸超高强度合金钢锻件:(1)表面抗拉强度≥1030MPa:屈服强度:965~1035MPa,FATT≤-57℃;芯部抗拉强度≥1030MPa,屈服强度:965~1035MPa,FATT≤-30℃;(2)锻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均匀;(3)芯部UT探伤密集缺陷当量直径≤0.5mm。

3.合金耐热钢锻件:(1)表面室温抗拉强度≥860MPa:屈服强度:≥705MPa;400℃抗拉强度≥690MPa,屈服强度:≥585MPa;FATT≤-10℃;(2)芯部与表面等强度,FATT≤40℃;(3)锻件在圆周方向575℃,255MPa下的稳态蠕变蠕变速率方差在±0.2以内;(4)芯部UT探伤缺陷当量直径≤0.5mm。

4.马氏体耐热钢锻件:(1)表面室温抗拉强度≥830MPa:屈服强度:≥715MPa;500℃抗拉强度≥590MPa,屈服强度:≥510MPa;FATT≤25℃;(2)芯部与表面等强度;(3)锻件所有部位在圆周方向538℃/360MPa、566℃/310MPa,593℃/260MPa、621℃/200MPa下的持久强度≥100h;(4)芯部UT探伤缺陷当量直径≤0.5mm。

5.高温合金拉杆锻件:(1)室温抗拉强度≥1270MPa:屈服强度:≥1030MPa;650℃抗拉强度≥1000MPa,屈服强度:≥860MPa;(2)显微组织平均晶粒度7~10级,δ相呈颗粒状或短棒状,不存在laves相;(3)拉杆全长范围内平直度要求≤1mm;(4)φ100mm的截面晶粒度均匀且截面内任意两点硬度差≤10HB;(5)同一批拉杆的硬度分散偏差应在20HB以内。

需求企业: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联系人:周斌 13778223069榜单金额:25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十八)浅埋红层砂泥岩隧道防塌预警系统研究需求目标:针对我国西部地区隧道塌方突发性、不确定性、难预测性、高危险性等问题,开展浅埋红层砂泥岩隧道防塌预警系统研制,研究隧道多元信息融合分析、隧道塌方智能预警与动态处置等技术,建立以隧道开挖方法和支护结构体系为核心的隧道防塌建造决策知识库,形成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的隧道防塌预警系统及开挖方法与动态支护智能化决策系统,实现隧道塌方定量化分级、准确预测、高效处置与防治,避免因塌方导致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研究成果在绵阳-遂宁-内江铁路工程中应用验证,并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四川境内的干线公路与铁路隧道以及川藏铁路、中尼铁路、中巴铁路、引大济岷等国家战略工程中。

考核指标:1.突破隧道多元信息融合分析、隧道塌方智能预警与动态处置等关键技术4项以上2.隧道塌方预警动态量化判释技术:(1)隧道围岩收敛变形预测准确率≥90%;(2)隧道塌方预测准确率≥90%3.隧道塌方处置与防塌开挖方法及动态支护智能化优选决策技术:(1)实现规则式经验知识与数据驱动机器学习相结合的决策算法研制;(2)形成隧道防塌开挖方法及关键参数数据库、支护结构体系标准图图库;(3)塌方处置、防塌开挖方法与支护决策准确率≥90%。

4.隧道防塌预警系统:(1)秒级响应;(2)支持多源数据库抽取、文本数据导入;(3)实现监控量测结果自动分析与预警,塌方处治与防塌方案自动决策需求企业:绵遂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刘哲 13402859122。

榜单金额:570万元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十九)面向超高温超高压超深井钻完井智能地面控制系统研制需求目标:针对四川盆地油气钻采存在同一裸眼段高低压同存钻井漏失复杂频繁、井口压力高温度高节流控制难度大、硫化氢含量高作业风险高等问题,开展超高温超高压超深井钻完井智能地面控制关键技术攻关,研究井筒多相流、气侵条件下井筒压力分布、演变规律,建立控压钻井工艺过程井筒压力多相流计算模型,研发井底压力计算专业软件,研制微流量控压钻井系统;研究超高压地面智能控制技术,建立井况最优参数组合配置模型,构建地面测试流程的智能远程决策平台,提高作业自动化;研制钻井溢流井下实时监测系统,实现温度、压力、流量、井底溢流、漏失等指标实时监控,解决高坍塌密度、多压力层系、窄安全密度窗口条件下钻井复杂、井壁稳定带来的井控问题,实现高温高压超深井、特深井地面安全控制技术自主可控。

考核指标:1.突破超高温超高压超深井钻完井智能地面控制、钻井溢流井下实时监测等关键技术5项以上2.研制超高温超高压超深井钻完井智能地面控制成套技术及系统装备,对标国外同类先进产品,实现国产替代,满足四川盆地超深层、特深层钻完井作业地面控制需求。

3.控压钻井系统控制精度≤0.1MPa,试气系统实现140MPa超高压、关键阀位远程控制率100%,井下溢流监测系统达到井下1800m,完成监测报警时间≤3min,监测设备耐温100℃,耐压100MPa,整体技术现场试验2井次以上,施工成功率100%。

需求企业: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联系人:颜磊 13880720880榜单金额:1000万元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二十)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车辆关键技术及智慧运营研究需求目标:针对集中式动力车型长距离线路运营对速度、动力性能、司乘环境、整体运量的需求,开展智轨长距离运营动力性和舒适性技术研究,满足长距离智轨线路安全、舒适、快捷的运营;开展智轨全天候通行技术研究,提高驾驶员在低能见度环境下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提升道路行驶安全性;开展智轨路权共享技术研究,优化交通组织,实现智轨专用道路路权合理释放,增强道路通行能力;开展智轨与公交融合发展技术研究,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整体服务水平;开展轨道交通运营数字化碳资产开发技术研究,建立一套轨道交通运营数字化碳资产开发平台,助力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社会面节能减排、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考核指标:1.突破智轨长距离运营动力性和舒适性技术、智轨全天候通行技术、智轨路权共享技术、智轨与公交融合技术、轨道交通运营数字化碳资产开发技术等关键技术8项以上2.建立轨道交通运营数字化碳资产开发平台1套。

3.智轨最高运行速度≥100km/h,AW0工况起步加速度≥1.8m/s2,AW0工况 0-40km/h,平均加速度≥1.2 m/s2;车辆续航能力提升5%,车辆司机室噪声≤75dB4.建立智轨全天候智能感知流变照明系统,雨雾及特殊气候条件下能见度150m-300m,系统防水等级 IP9。

5.关键路口专道利用效率提升60%;可达性提升20%6.实现智轨与公交运营信息一体化,智轨和公交总客流增长3%~8%,行车计划总兑现率≥90%,“一票通达”出行比例≥90%需求企业:四川川南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联系人:高俊杰 13990908092榜单金额:2500万元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二十一)基于航空辅助动力装置涡轮导向器组件再制造的关键技术研究需求目标:围绕辅助动力装置涡轮导向器组件工作环境恶劣、故障率高及维修核心技术被国外封锁等问题,开展航空辅助动力装置涡轮导向器组件维修关键技术攻关,研究粉末冶金修复再制造、AlSi+CoCrAlY 涂层制备和修复、余量不均匀复杂曲面加工等涡轮导向器组件核心关键技术,完成辅助动力装置涡轮导向器组件关键深度修理技术开发及验证,形成民航主流机型配装辅助动力装置涡轮导向器组件批量深度修理能力,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深度修理能力批准,实现辅助动力装置涡轮导向器组件深度修理技术在军民航领域的批量工程化应用。

考核指标:1. 粉末冶金修复再制造(1)实现修复较为复杂的多条交叉裂纹,以及宽度≥3.1mm 的裂缝和掉块;(2)实现控制粉末冶金修复区域微孔在Φ0.15 mm 以内;(3)实现对涡轮导向器上的族群式龟裂、腐蚀、氧化等缺陷的大面积修复, 最大修复面积可达单件叶片的90%;

(4)实现粉末冶金修复面在最大应力温度 531℃时的抗拉强度应满足叶片在使用中的最大瞬时强度需求;(5)实现粉末冶金修复的叶片在高温785℃低周疲劳性能测试下,叶片应变速率应低于满足正常修理周期循环数内的应变速率。

2.AlSi+CoCrAlY涂层制备和修复(1)实现AlSi涂层和CoCrAlY涂层厚度精度为±1μm,均匀度范围控制在0.02mm,涂层外表面致密无疏松缺陷;(2)实现复合涂层在900℃的环境内持续200h 抗高温氧化试验后,涂层表面不允许存在裂纹,涂层无氧化不均匀或脱落显像;

(3)实现复合涂层在需在900℃,75%熔盐腐蚀环境内持续进行1h 抗高温热腐蚀试验,涂层表面腐蚀均匀,且外涂层腐蚀缺失面积不超过20%;(4)实现复合涂层在785℃、不同应变条件下进行高温低周疲劳性能测试,最大拉伸应变、最大压力应变、最大拉力应变、低周疲劳寿命均应在涡轮导向叶片工作状态性能要求范围内。

3.余量不均匀复杂曲面的加工(1)型面尺寸加工精度与逆向测绘数据对比, 浮动量控制在 0.03mm 范围内;(2)装配面过盈配合尺寸精度控制在 0.007mm 范围内4.可靠性验证:燃气冲击试验台能可实现对辅助动力装置实际工作状态温度场的精确模拟,主流燃气流量可实现最小0.5kg/s的控制,试验升温/降速率不低于50℃/s,试验段燃气压力范围在0.2~0.6MPa可调。

需求企业:四川川航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王志桐 15804007923榜单金额:1000万元实施年限:不超过2年(二十二)基于IoT技术的优质白酒全链路品质追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需求目标:针对白酒产业在质量安全顺向追踪、逆向溯源、风险管控等领域的攻坚克难,进行基于IoT技术的全链路数据化监控追溯、酿造关键工艺控制点系统化、窖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搭建优质白酒全链路数据化监控追溯平台,构建基于师傅经验式感官判断的标准体系,实现对窖池窖泥开窖环节动态取样检测;实现白酒产业质量安全、品质保证与提质增效与节能降耗的重大突破。

考核指标:1.突破全链路数据化监控追溯、酿造关键工艺控制点的系统化、窖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关键技术3-5项2.物料动态平衡效率提升90%以上,消除纸上作业降低文件成本44%以上,减少由于错漏造成的损失40%以上,提升效能20%以上。

需求企业: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詹晋 18980806404榜单金额:150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三、成果转化类项目榜单(二十三)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太赫兹集成电路芯片技术拟转化成果(技术):Terahertz External Modulator Based o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s(US9590739B2)等三个专利实施许可。

拟转化成果概述:项目成果涵盖以太赫兹基础芯片、太赫兹集成电路射频芯片、太赫兹调制解调芯片、太赫兹射频模组、太赫兹无源芯片及器件、太赫兹通信系统及解决方案等产品为主的核心产品矩阵其中基于超构芯片的太赫兹多管芯二极管基础芯片解决了国产替代,高性能太赫兹射频芯片及器件解决了现有国产系统缺少高性能射频器件的问题,支撑了全国产化太赫兹应用系统发展;高集成度太赫兹收发前端芯片有望满足未来太赫兹市场对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芯片需求。

前期面向6G数据回传、高速中继通信开发了通信速率20-100Gbps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拥有完备的太赫兹器件和系统测试平台转化成果前景或目标:在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牵引下,国内太赫兹市场逐步起步,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作为6G核心潜在技术,太赫兹通信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而核心器件的突破直接决定了太赫兹通信系统的应用范围由此,当前世界各国太赫兹通信系统的发展已演变为太赫兹核心器件的竞争本项目成果的转化不仅有助于我国占领未来太赫兹核心芯片等技术发展先机,对于国家电磁频谱战略资源的技术储备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契合太赫兹国家和地方产业布局。

成果拥有方:电子科技大学联系人:黄林 17780665334(二十四)二氧化碳界面振荡捕集与转化集成技术拟转化成果(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集成技术工艺包、界面振荡强化气液传质和再生装置与技术、多功能催化剂规模化制备和成型技术 、多功能催化剂精准碳转化关键装备与技术等技术秘密

拟转化成果概述:本项目技术目前已完成工程示范装置运行,碳捕集成本低于160元/吨,碳转化成本小于2000元/吨CO2,转化所得合成气(CO+H2)为2550元/吨CO2,经济效益为280元/吨CO2目前国内未见碳捕集成本低于160元/吨的技术报道。

转化成果前景或目标:项目转化应用产业1:烟气碳资源捕集转化目前全国CO2总排放量约120亿吨,其中四川省约3亿吨,川内烟气碳资源转化产业产值约1000多亿元,本技术成果转化可推动川内约95亿元总产值,且可辐射全国。

项目转化应用产业2:天然气碳资源捕集转化川内天然气产业达到十年万亿级别,天然气净化均需脱碳处理,本技术成果可降低脱碳成本30%以上,每年可为川内天然气企业节约脱碳费用近10亿元含碳量超30%的天然气可直接进行干重整转化,获得CO和H2(合成气),该技术路线产值每年可达30亿以上。

成果拥有方:四川大学联系人:马良 15000893678(二十五)高强韧金属陶瓷材料及制品制造技术指南略,详见原文(二十六)锂辉石清洁高效提锂关键技术与产业示范指南略,详见原文(二十七)先进航空装备轻合金构件高功率激光焊接技术及智能化装备

指南略,详见原文(二十八)水泥制品智能制造技术指南略,详见原文(二十九)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创新中药1.1--芩味胶囊Ⅱ期临床研究指南略,详见原文(三十)妇科用子宫切割闭合器指南略,详见原文(三十一)精子内靶标检测新探针与个性化辅助生殖方案

指南略,详见原文(三十二)中西医结合慢病防治体系的转化应用与推广指南略,详见原文注:本文由「科研人」整理,获取更多课题信息请访问keyanpro.com,或使用微信小程序“i科研人”查询

往期精选申报中!1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基金国家数据局2024年研究课题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2024年产学研课题

小米揭榜挂帅 - 2024青年学者科研专项2024年度水利部水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指南免费VIP新用户注册自动获1天VIP小程序分享新用户注册各获7天VIP转发本文至百人科研群,获15天VIP

(截图后台回复,群不可重复,VIP可累加,本文发布7天内有效)友情提示公众号仅推送部分项目指南,更多项目请到小程序或网站查看小程序不支持苹果用户付费,请到www.keyanpro.com支付支持开具电子发票

,默认开票内容为“信息服务费”,在小程序或网站个人中心填写信息更多问题后台回复“帮助” 或添加客服“keyanpro”★★★点 赞ㆍ关 注ㆍ转 发ㆍ星 标★★★

75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据,免费查!http://fund.keyanpro.com/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