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的拼音(承受的拼音)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上爪下又]”部的两个汉字:“[亂无乚]、受”。两个字中,“受”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上爪下又]”部的两个汉字:“[亂无乚]、受”两个字中,“受”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1、[亂无乚](GB字库无此字,只能描述字形,即“亂”字去掉右边的“乚”。
)读luà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亂无乚],治也,幺子相乱,[上爪下又]治之也读若亂,同一曰理也”会意字本义是治理既然是会意字。我们看一下字形演变:
([亂无乚]的字形演变)[亂无乚]的甲骨文字形,像上下两手执丝束形表达两只手打理混乱的丝束的意思西周金文字形中,或在幺部中间加一个“冂”,像收丝器,表达两只手用收丝器整理乱丝之义;或在乱丝的周围添加众多的表示治理乱丝时喧嚣混乱的声音,即“。
㗊”,表达的仍然是整理乱丝的意思。
(乱丝)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亂无乚]》:“[亂无乚],从爪从又者,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收丝之器)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这个解说,对[亂无乚]的字形解说非常清楚。
而许慎所说的“幺子相乱”显然是从小篆字形而来的“形象”解说,与造字法并不相关关于“理”,王筠《说文句读》:“谓‘治也’,一本作‘理也’唐人讳治(唐高宗名)而作理”唐高宗名李治,因此,唐本《说文》“治”改作“理”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与《乙部》‘亂’音义皆同”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从幺,从冂,从[上爪下又]幺也;丝棼,[上爪下又]分理之”丝棼乱,上下两只手分拆治理,即:结论:[亂无乚]的本义是治理徐灏《段注笺》:“丝乱而以手治之,有乱义,亦有治义。
就其体言,则乱也;言其用,则治也”所以,我们现在用“乱”,也有混乱的意义关于“理”,王筠《说文句读》:“谓‘治也’,一本作‘理也’唐人讳治(唐高宗名)而作理”唐高宗名李治,因此,唐本《说文》“治”改作“理”。
关于[亂无乚]的经典用例,我们到《说文·乙部)“亂”字时再说,此不举例。[亂无乚]的小篆写法如图:
([亂无乚]的小篆字形)2、受读音有两个:(一)shòu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受,相付也从[上爪下又],舟省声”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有两个:一是授予;付给;二是接受既是会意,我们就要考察字形演变:
(受的字形演变)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人以手付托盘,一人以手承授之形,以上部人立场来说,即授予,付给;以下部人立场来说,即接受林义光《文源》:“象相授受形,舟声授、受二字,古皆受”因此,受的本义有两个::一是授予;付给;二是接受。
也就是说,“受”字既表示接受,又表示付给关于两只手中间的符号,形状像“舟”,实际上是“槃”的古文,卜辞作“凡”,后形状稍变,才渐渐与表示舟船的“舟”相同直到现代,湖湘间仍称茶盘为茶船,茶盘象舟船一样承受茶尊。
上面的一只手表示付给,下面的一只手表示接受
(递出与接受托盘)关于接受《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自满招致损失,谦虚接受益处李白《留别金陵崔侍卿御》:“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关于付给后作“授”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今本作‘授’)业解惑也。
”《水浒全传》:“待有功次,照名陛赏,加受官爵”本义之外,受还有其他用法:(1)盛,容纳《方言》卷六:“受,盛也,犹秦晋言容盛也”《玉篇》:“受,容纳也”《易·咸》:“君子以虚受人”以虚怀若谷的精神容纳感化他人。
(2)禀受《字汇·又部》:“受,禀也”《诗·大雅·假乐》:“受福无疆,四方之纲”您禀受上天的福禄,堪为四方诸侯的榜样(3)遭到如:受挫;受损失《诗·邶风·柏舟》:“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遭逢的忧患灾难很多,遭受的凌辱更是无数。
(《邶风·柏舟》诗意图)(4)忍受;禁受如:受不了;真够受周立波《暴风骤雨》:“刘胜也是心里不好受,可是他不说”(5)收;取《字汇·又部》:“受,取也”《周礼·春官·司干》:“祭祀,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
”郑玄注:“受,取藏之”举行祭祀时,舞蹈者排列好之后,就授予他们舞器,舞蹈完毕后再收取舞器收藏起来
(收取快递)(6)继继承《广雅·释诂四》:“受,继也”王念孙《广雅疏证》:“《(易)序卦传》云:‘故受之以《屯》’是‘受’为继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家世世受射”李广家世代传承射箭之术(7)计《尹文子·大道上》:“故人以度审长短,以量受少多。
”所以,人们以丈量来确认长短,以称量来计算多少
(计量)(8)保证;监督《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命令五家组成一“比”,使他们互相担保;五比组成一“闾”,使他们互相监督(9)适合;中《吕氏春秋·圜道》:“宫徵商羽角,各处其处,音皆调均,不可以相达,此所以无不受也。
”高诱注:“受,亦应也”官徵商羽角,各处在白己的位置上,音高都调得很准确,不可以有丝毫错误,这就是五音无不应和的缘故(10)纣古帝王名《书·西伯戡黎》:“祖伊恐,奔告于受”孔传:“受,纣也音相亂”祖伊惊恐,赶紧报告于商纣王。
(纣王《沈酗败德图》)(二)dào。这个读音出自《集韵》。姓。《集韵·号韵》:“受,姓也。”《姓觽·号韵》:“受,《姓苑》云:‘河内族’,《千家姓》云:‘历阳族’”。
(受的小篆写法)(【说文解字】之785,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播组词(波组词)
题目(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12月模拟卷):某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Q为介质中的两质点,质…
-
矣的拼音(悔之晚矣的拼音)
一、生字预习【哉】zāi(善哉)(美哉)(妙哉)字义:文言助词,①表感叹语气。②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巍】wēi(巍巍)(巍峨)(颤颤巍巍)字义:…
- 纳的拼音(隐瞒的拼音)
- 纳的拼音(隐瞒的拼音)
- 幸的部首(辫的部首)
- 幸的部首(辫的部首)
- 泸(泸定桥在哪个省哪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