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解读

矣的拼音(悔之晚矣的拼音)

一、生字预习【哉】zāi(善哉)(美哉)(妙哉)字义:文言助词,①表感叹语气。②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巍】wēi(巍巍)(巍峨)(颤颤巍巍)字义:

矣的拼音(悔之晚矣的拼音)

 

一、生字预习【哉】zāi(善哉)(美哉)(妙哉)字义:文言助词,①表感叹语气②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巍】wēi(巍巍)(巍峨)(颤颤巍巍)字义:高大(叠)【弦】xián(琴弦)(三弦)(扣人心弦)字义:①乐器上发声的线。

②弓上发箭的绳状物③月亮半圆【轴】zhóu(画轴)(车轴)(中轴线)字义:①用来缠绕东西的像车轴的器物②穿在轮子中间的圆柱形物件③把平面或立体分成对称部分的直线【锦】jǐn(锦囊)(云锦)(锦上添花)字义:①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②鲜明美丽【曝】pù(曝晒)(曝露)(一曝十寒)字义:晒【矣】yǐ(谬矣)(悔之晚矣)(由来久矣)字义:文言助词,直陈语气,与“了”相当二、多音字汇总曝:①bào(曝光)②pù(曝晒)轴:①zhóu(画轴)②zhòu(压轴)。

汤:①tāng(喝汤)②shāng(汤汤)处:①chǔ(处理)②chù(到处)三、生词解释《伯牙鼓琴》1、鼓:弹2、志:心志,情志3、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4、善哉:好啊5、巍巍:高大的样子。

6、若:像7、少选:一会儿,不久8、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9、足:值得《书戴嵩画牛》1、处士:本指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后来也指未做官的士人2、所宝:所珍藏的(书画)3、《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4、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

5、拊掌:拍手6、搐:抽缩7、股:大腿8、乃:却9、掉:摆动,摇10、谬:错误牧童认为画中牛“掉尾而斗”是错误的实际上牛相斗时,既有“尾搐入两股间”的情形,也有“掉尾而斗”者11、然之:认为他说得对四、课文内容导读

一、《伯牙鼓琴》内容导读1、《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奏伯牙刚开始弹琴时,心志在高山,锺子期说:“琴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过了一会儿,伯牙的心志又在流水,锺子期再一次说:“琴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

”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一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2、“善哉乎鼓琴”锺子期发出了两次感慨,可以看出锺子期对伯牙高超琴艺的赞叹3、“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是锺子期听到琴声引发的联想,既表现了伯牙的琴艺高超,又表现了锺子期的欣赏水平之高。

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和心声,从伯牙的音乐中不仅听懂了音乐本身,也听懂了他这个人,体现出了两人的心意相通4、“破琴绝弦”是对伯牙的动作描写锺子期死后,伯牙觉得失去了值得让他为之弹琴的人,他的音乐再也无人能明白,就以“破琴绝弦”来表达心中的悲伤和对锺子期深深的思念之情。

5、主题思想:《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流传千古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赞扬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表达了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同时还向我们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书戴嵩画牛》内容导读1、《书戴嵩画牛》作者是宋代的苏轼戴嵩,唐代画家【译文】: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其中有一轴是戴嵩画的《斗牛图》,(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把书画放在太阳底下晒,有一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斗牛图》,拍手大笑,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两牛相斗时,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抽缩在两条大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摆动着尾巴在斗,错了啊!”杜处士笑了笑,认为他说得对。

古语说:“耕种的是应该去问奴仆,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婢女”这是不可改变的啊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开门见山地交代了故事中的人物——杜处士和他的爱好——喜欢书画,为下文写杜处士尤其喜爱《斗牛图》做铺垫。

3、“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突出了《斗牛图》在杜处士心目中的地位4、“拊掌大笑”是对牧童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可爱的特点5、“笑而然之”表明杜处士认可牧童的观点一名清高、有才华的处士,面对一个牧童的嘲笑,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坦然接受,可见杜处士是一个豁达、大度的人。

6、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最后一句引用古语,总结上文,点明主旨,表明了摇尊重常识和经验,遇事要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7、主题思想:《书戴嵩画牛》讲述了杜处士晒著名画家戴嵩的画时遭到牧童指出画中错误的故事,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迷信权威

六年级第六单元《古诗三首》《青山不老》等笔记及单元知识点汇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