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解读

兴的拼音?(光的拼音)

他和爱因斯坦、毕加索聊过天,和溥仪是“饭友”,还是胡适、徐志摩、老舍,周恩来、陈毅的好友。

兴的拼音?(光的拼音)

 

去年的1月14日凌晨3点,中国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昨天,是他逝世一周年,为了纪念他,谷歌特意将其页面Logo翻译成拼音“Gǔ Gē”。

我们从小就学的拼音,其实诞生不过60年的时间,如果没有拼音,我们现在用电脑打字会麻烦得多;而没有拼音, “Beijing”还是“Peking”,“Chongqing”还是“Chungking”正是周有光的出现,为我们推开了和世界连接的大门。

历数他的一生,通晓英、法、日三门外语;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跨越了经济、语言、文化三个领域他曾和爱因斯坦聊天下大事,和溥仪做“饭友”,动不动约饭,还和胡适、徐志摩、老舍,周恩来、陈毅成了亲密的朋友。

早年求学周有光原名周耀平,出生于常州青果巷的一户普通人家,除他之外,这条巷子还出了另外两位名人:赵元任和瞿秋白十岁时,他随全家搬迁至苏州,成了第一批走进洋学堂的学生,等到中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顺利考入中国最早的新式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

上海圣约翰大学这所大学是当时的教会学校,老师大都来自英美,言论、思想、信仰都很自由,在这样的环境中,周有光按着先前对自己的规划,一步步成长着入学第一天,校方发给每位同学一张姓名卡片,上面打着每个人姓名的罗马字拼写,那时的学校要求学生的所有作业和文件都必须参照这样的拼写打上姓名。

可中国当时并没有统一拼音,学校只好拿上海话来标注,于是一片怨声载道,大家纷纷抱怨麻烦,可周有光却从中看到了以字母建档的优势,于是主修经济学的他,毫不犹豫地将语言学选定为副修专业那阵子,在英国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天天去图书馆看报,老师告诉他们,读报时要问自己,今天新闻中哪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新闻最重要?这条新闻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如果搞不懂,就要去查书。

日复一日的阅读训练不仅扩充了他的知识面,还使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每当有人问起,在圣约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周有光都会这样回答,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怎么自学学问终究是要自己学的,老师只不过要给学生指明道路。

满腔热血却遭遇国难

周有光和妻子张允和大学毕业后,外语流利的他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当外交官,可他却偏偏选择出国留学,由于家境拮据,他选择了留学日本,学成归国后,本想施展拳脚,不料恰逢抗日战争,小女儿也因盲肠炎无药医治,不幸于重庆医院夭折,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先前那个阳光积极的他也无心学术,只能带着妻儿四处逃亡。

直到抗日的烽火熄灭,上海的银行业要恢复,周有光被派往美国,在华尔街1号工作,那时,他有个叫何廉的朋友,时不时找他聊天,有天他突然说:“爱因斯坦现在没事做想找个人来陪他聊天,你去不去?”周有光一听,爱因斯坦啊,当然要去!

于是他打扮了一番,特地上门拜访,没想到爱因斯坦极其随和,两人就像旧友重逢一样谈古论今谈话间,爱因斯坦对他说:“人的差别在业余,一个人到60岁,除去吃饭睡觉工作,还有很多业余的时间,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完全可以在一门学科上有所建树”,大师的这一番话瞬间点醒周有光,回到住处后的他,开始钻研语言学,发誓不让自己虚度每一天。

回到祖国,潜心学术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受“五四”文化洗礼的周有光,听说未来将是一个民主国家,毫不犹豫地带着妻儿回到祖国回国后,他继续在银行上班,并在复旦大学兼职教经济学,由于知识渊博,什么都懂,大家称呼他:周百科,而在他的百科全书里,最感兴趣的要数语言学了。

闲来无事,他常常发表一些关于,拼音和文字改革的论文和书籍,不料竟受到了语言学界的重视那时,新中国百废待兴,汉语拼音作为语言文字最重要的一部分,也被提入议事日程,可是苏联专家的提议不符合我国国情,赵元任创立的变读法又很难掌握。

一番思索后,周有光提议,不妨就采用拉丁字母?没想到,一番争论后,竟通过了于是,原本担任金融学家和经济学教授的他,凭着先前业余学语言文字打下的的基础,干脆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将兴趣转为专业,踏踏实实从零开始,为证实拼音辅助汉字的可能。

他阅读并回复了国内外教授4000多封建议信,出版相关著作20多本,论文300多篇,带领一批语言学家,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反复推敲,一个字一个字定形,定音用了整整三年时间,主持编写了今天通用的汉语拼音方案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1958年,全国人大通过汉语拼音方案决议从此,全国小学生入学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汉语拼音,它不但能帮助广大国民学说普通话,还将学龄儿童的阅读能力提前了至少两年仅1958年一年,全国注音读物高达一千万册,为推进国民脱盲、文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接着,他又将目光扩大到世界史,开始研究文化学和人类历史演化规律。

一生有光,有光一生

百岁后,周有光仍笔耕不辍,100岁时,出版了《百岁新稿》,105岁,出版了《朝闻道集》,106岁,又出版了《拾贝集》我们叫他“汉语拼音之父”、“卓越的语言文字学家”,对此周有光却说:“我不是汉语拼音之父,我是汉语拼音之子。

”他的谦逊态度不是做作,而是脚踏实地的兢兢业业,年纪过百的时候,本该养养花逗逗鸟,他却坚持每天读书、看报,了解时世他还开通了博客、微博,时不时关注下最新动态,他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是《西游记》,还跟年轻人一起追过《芈月传》,真真儿是个老顽童呢。

难怪大家都说,从周老身上看到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的过程,而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更值得每个人敬重与学习他之前常念叨的一句话是:“上帝太忙,把我给忘了”,终于,在2017年1月14日,上帝想起来了他,把他带走了。

他的一生,既有着知识分子的豁达渊博,又有着当代新人的时髦率真,真应了妻子的那句话,他一生有光,有光一生。今天,距离他逝世已经一周年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往期精彩阅读男神吴彦祖在河北建了一座图书馆,入围了建筑设计界的奥斯卡科普一路繁花  出版硕果累累如果没发现这家24小时书店,我就去网吧等火车了他们把首钢旧厂房改造成了一家超酷的书店视觉 | 还记得电视剧《水浒传》片尾的那些人物画像吗?

为什么香港盛产武侠,而台湾喜欢言情?赠书 | 曹文轩新书《守夜》,给孩子永恒的爱高俅的人生一路开挂,只因为他遇到了苏轼!书单 | 权威榜单:2017年20本年度文学好书出炉!

微信编辑 | 赵博磊编审 | 张佳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