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解读

照的拼音(照例的拼音)

阿Q的叫法混乱,词典上的注音也模糊

照的拼音(照例的拼音)

 

点蓝字关注“公子向北”☆☆☆☆☆☆☆☆☆阿Q|Q的误读与误注

阿Q的Q写为Q、读为英语字母音Kiū,是普遍的共识与共用但他名字好像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搜罗起来除阿Q(音Kiū)外,有:阿贵[1]、阿桂[2]、阿鬼[3]、阿球[4]、阿鼠[5]这是由Q而猜想它的读音,从而推测它对应的汉字。

还有人说,Q是question(问题)的简写。[6]真是五花八门,鲁迅先生如果地下有知,该有怎样的反应?也许如郑板桥“为厉鬼以击其脑”[7]。

关于阿Q名字,鲁迅在《阿Q正传》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单就Q字,也有不少说明——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们都叫他阿Quei,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uei了……我曾仔细想:阿Quei

,阿贵还是阿桂呢?……写作阿桂是武断的……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生怕注音字母还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Quei,略作阿Q[8]由这些文字,我们可以列出以下三点:1.Quei是对贵

(桂)之类字的注音2.Q是洋字,是对Quei的略写3.阿Quei是他生前的称呼,死后没有人再这样叫为了书写的简便,鲁迅取了Quei首字母Q组成了阿Q的名字这还有另外的考虑,他的弟弟周作人说——阿 Q 本来是阿桂拼音的缩写,照例拼音应该写作

Kuei,那么当做阿K,但是作者因为字样子好玩,好像有一条小辫,所以定为阿 Q,虽然声音稍有不对也不管了”[9]也许声音本来是对的,是拼法不同,如同“北京”在英语中拼为Peking一样;也有人说“Quei。

”极可能是其用英文拼的方言音。[10]总之,取Q来略写,有人物简笔画的味道。阿Q临刑前画圆圈代替签名,“画成瓜子模样了”,形似Q,为此他还羞愧了一阵子。——作者为阿Q起名,是否又与这个有关联?

名家笔下的阿Q画像形是Q,音应该是什么?小说说得很明白生前叫阿Quei,对应的汉字可能是阿贵或阿桂,有人便武断地说应该一直这样叫,并对叫阿Kiū的大加批评他斥别人没注意到小说中“人们都叫他阿Quei”的话,自己却忽略了小说还有下半句——“

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uei了……”死了之后叫他什么?鲁迅也告诉了我们因为他采用的是英国的拼法,而且明白地说是“洋字”,所以,Q应该是英语字母的读音——Kiū电影《阿Q正传》中,叫阿Q为阿Guì

,赵太爷、赵白眼怯怯叫过他“老Gu씓Guì哥”[11],观众突然听起来觉得别扭,其实这是尊重原著的法子如果影视中叫阿Kiū,阿Q会以为在叫别人,反而有点奇怪[12]至于影视的画外音要不要称阿Guì,值得商榷。

但由上面可知,我们后世人说起阿Q,断不能直呼其阿贵(桂)的,更不能阿鬼阿球阿鼠的乱来可以作这样理解,阿Q是鲁迅在他死后给新起的名字,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同古代的谥号我们不必开口闭口阿贵阿桂,以显示自己会追根溯源;也不必纠缠于他原来是阿贵还是阿桂,就像我们从不研究阿。

Q的“死敌”小D原来是小唐还是小汤一样[13]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中的“S 门”,《头发的故事》中的“N 先生”,《孤独者》中的“S 城”, 谁又考证过它们的名称然后再来诵读的?不能因为把GG、MM读成哥哥、妹妹,

VCD就要读成VideoCompactDisc.相对于阿Quei来说,阿Q是一个新名字,说是浑名也好,绰号也罢,它有独立的音与形,虽同指一人,但可以互不干扰Q是阿Q名字的写法,与生前的叫法是两回事旧时代

处于底层的人名字有音无形是正常现象,在《康熙字典》中都找不到对应的字,它只是音阿Q生前的名字某种意义上说只是音,我们绞尽脑汁地为它配形,无异于井中求火,以冰致蝇不作无稽之想,不做无用之功,阿Q名字现在的叫法便能回到其英语字母音的本真上来。

电影《阿Q正传》(1981版)剧照可是,最具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在阿Q读法上也犯了迷糊第4版及以前的版本,阿Q条目下有两个注音,一是为Ā Qiū,二是 Ā Kiū第一种若按照词典的正常注音应读如“阿丘”。

这是怎么来的呢?在汉语中,Q作为汉语拼音字母的“Kiū”,它的字母称说名称习惯上往往记为“Qiū”[14]字母称说名称不同于呼读音,这样冒然来标注会让人产生错误的判断第二种可以理解,Q是英语字母读音第五版作了修订,开始在阿

Q条目注音栏直接写上Ā  Q,延用到目前最新的第7版这似乎在解决问题,其实在逃避问题,从而产生了新的混乱这样做会出现三种可能:一是直接写上,干脆不注音,把难题扔给读者,让读者自己看着办;二是读如英语字母的。

Q,即Kiū,这样一个注音就两个系统,前面是汉语拼音,后面是英语读音,乱套了;三是,都当作汉语拼音,这样,阿Q就要叫成”阿七”三种处理都不能让人人信服、接受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与尴尬,也让读者有明确的依据,建议《现代汉语词典》第。

8版中修改此条,将阿Q注音成 Ā  Kiū。事实上,上到文化大咖,下到凡夫走卒,都一直在这样读这样叫。是好事者在搅局,“世上本无乱,庸人自扰之”,此之谓也。

《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与第5版【阿Q】条目童朝余老师图片提供注  释

[1]严顺开主演的《阿Q正传》与《阿Q的故事》称呼都是“阿Guì”前者字幕上是“阿Q”,后者的字幕上干脆就是“阿桂”[2]1938年于上海“大世界”上演的叫《阿桂》,由张冶儿主演还有人撰文称《阿Q正传》应该写为《阿桂正传》。

[3]日本凡尾常喜《阿Q=“阿鬼”说》[4]孟庆芳、刘剑锋《阿Q,你报上名来》(《山东教育》2007 1)[5]许钦文《 阿Q——阿桂、阿贵和阿鼠 》:“不过当时也有叫做阿鼠的”[6]从事近代哲学研究的侯外庐先生的看法。

[7]《郑板桥集·后刻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8]《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日报出版社第1821页[9]周作人《关于阿Q》,其《鲁迅与英文》中也有一样的意思[10]于全有《关于“阿Q”读音的规范化问题》。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 11)[11]小说中是“老Q”“Q哥”,电影字幕上还是写成Q[12]《阿Q的故事》中独有假洋鬼子叫阿Kiū,因为只有他是未庄中识洋文的阿Kiū的叫法是阿Q死后的事,这样的处理貌似严谨,其实不妥当。

[13]鲁迅在《寄〈戏〉周刊编者信 》说:“他叫‘小同’大起来和阿Q。”[14]于全有《关于“阿Q”读音的规范化问题》。(《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 11)

▌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援用   文稿原创 · 选材制作|陈永昕感谢您抽出

·

看完此文相关影视电影|阿Q正传姿势已摆好就等你点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