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解读

游的拼音(游隼的拼音)

前几天翻看2019年第8期《文史知识》,上面刊登有陈虎先生《古诗词中的夏至节》一文,文中引用了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中的“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

游的拼音(游隼的拼音)

 

前几天翻看2019年第8期《文史知识》,上面刊登有陈虎先生《古诗词中的夏至节》一文,文中引用了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中的“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一段,并解释说:“写出了夏至老百姓在地里耕作,以及正午时分那些人和物都在歇息时,只有自己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无比惬意的情景,写出了夏至的闷热以及自己一人抛却烦恼、忘却忧愁的情感。

” “斿”,读作liú,《说文》释为“旌旗之流也”,甲骨文象一个人两手擎着旗,本义为古代旌旗末端直幅、飘带之类的下垂饰物。

斿做成飘带状一是行军时减少风的阻力,二是安营扎寨时便于测定风向由旗帜的飘动不定,引申为遨游、游览后字义分化,“斿”不再单用,只作偏旁,其旗帜垂饰之义另加声符兼意符“㐬”写作“旒”来表示,亦可指古代帝王礼帽前后下垂的玉串,如冕旒。

其遨游之义另加意符“辶”写作“遊”来表示,读作yóu,《诗经·唐风·有杕之杜》:“彼君子兮,噬肯来遊”郑玄注:“遊,观也”又引申为云游,《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遊,遊必有方”“遊方”指云游四方,如遊方和尚。

引申为求学,《后汉书·郑玄传》:“玄自遊学十余年,乃归乡里”也作“行走”讲,《礼记·曲礼上》:“遊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孔颖达疏:“遊,行也倨,慢也身当恭谨,不得倨慢也”引申为嬉戏,《广雅·释诂四》:“

遊,戏也”钱大昭疏义:“遊,遊戏也”引申为交结、来往,《字汇·辵部》:“遊,友也,交遊也”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遊寺》:“惆怅旧遊无复到,菊花时节羡君回”“旧遊”即昔日交结的朋友引申为自由运转,《庄子。

·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遊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也是成语“遊刃有余”的出处“遊目”指转动目光,《仪礼·士相见礼》:“若父则遊目,毋上於面,毋下於带”亦有放眼望去之意,可作“放纵、放任”讲,王羲之《兰亭集序》:“所以遊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遊”亦作虚浮不实讲,明崔铣《重修岳武王庙碑记》:“且夫莫须有者,桧之遊词也”说客劝说别人接受某种意见或主张称为“遊说”,《孟子·尽心上》:“子好遊乎?吾与子遊”朱熹注:“遊,遊说也”古代称好交游、轻生死、重信义、能救人于急难的人为“遊侠”,《广雅。

·释诂二》:“遊,侠也”王念孙疏证:“遊,即所谓遊侠也” “斿”又加意符“氵”写作“游”,旗之游如水之流,商承祚《殷虚文字》:“从子执旗,全为象形从水者,后来所加,于是变象形为形声矣”后“游”专用以表示游水之义,《吕氏春秋》:“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

jù)善游哉?”“游禽”指鸟的一类,通常会游泳,趾间有蹼,生活在水上或湿地,如天鹅、野鸭、雁、鸳鸯等又引申为水流、江河的一段,《诗经·秦风·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也指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史记。

·魏豹彭越列传》:“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于梁地”“游牧”“游民”“游击”“游资”“游医(即遊方郎中)”用的都是此义“游隼”是世界上俯冲速度最快的鸟类,喜欢在空中飞翔游猎“游骑兵”是轻步兵的一种,多运用快速游击与侦察战术潜入敌后攻击目标,而不是排开阵势长枪硬弩冲锋的,有点像今天的特种部队。

“游隼”“游骑兵”之“游”与“游禽”之“游”含义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写作“游艇”的,繁体字写作“遊艇”,不是在水中游泳的艇,而是乘坐游览的艇“遊船”“遊舫”也是这样的,而“邮轮”却不能写作“遊轮”,因为过去水运邮件总是委托这种海洋上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快速客轮运载,所以称为“邮轮”。

哪怕现在很多邮轮根本不承载邮件,只是负责拉游客游览观光,那也得叫邮轮 建国后推行简化字,“遊”“游”二字简化为“游”字上引韦应物的夏至诗本是感慨天气炎热难耐,心忧农民苦热难当,画面突然一转,却变成诗人在池塘中游来游去漤起澡来了,画风实在有点辣眼睛。

夏至避暑北池查《韦苏州集》卷七“登眺”部《夏至避暑北池》诗,原句作“独遊爱方塘”,意为我独自一个人,喜欢在北池边上游玩趁凉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是作者没有搞清楚“游”字身兼二职的缘故 在黄县话里,“遊”“游”二字均有运用。

《礼记·学记》:“息焉,遊焉”郑玄注:“遊,谓闲睱无事之为遊”故“遊手好闲”指遊荡成性,不好劳动,比如:他成天遊手好闲嘞,是个秧儿副儿“夜遊神”是传说中夜间巡行的神,借指喜欢深夜在外面遊荡的人,含厌恶或戏谑意,比如:。

他就是个夜遊神,不到下半夜不着家“上中游儿”指中游偏上,比如:“你学嘞怎么样?”“上中游儿”“争上游(有的地方叫跑得快)”是扑克的一种玩法,二人以上即可玩,比较简单,四个一样的牌是炸弹,大于大王、小王,可出单张、对子、三连对、三带一、四带二,也可出五张以上连起的单牌,先出完牌者为胜。

这个牌戏应该诞生于“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 凡从“斿”取义的字皆与垂饰、流动等有关。

蜉蝣蜉蝣是蜉蝣目昆虫,腹部末端有一对很长的尾须,像旗之垂饰,故名为“蝣”蜉蝣寿命极短,孵化后不饮不食,所有精力都用于择偶、交配、产卵,只能存活数小时,多则几天,故古人有蜉蝣朝生而暮死的说法,常用来形容人生的短暂,生命的微小。

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取的正是此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