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棹船)
清明已过,端午将至,谨以此文,再忆童年。
棹 清明已过,端午将至,谨以此文,再忆童年。
棹就是船桨,在我们老家都是这么称呼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我对这个用具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一个是村子里的渡船上有两把,还有一个是清明端午时节划龙舟需要用到我的老家叫草舍,大概是因为很早之前这个地方非常穷,大部分人家都是用茅草搭个棚子,祖先也没什么文化,就这样将就称呼并沿袭至今。
村子周围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着许多河流,中间有一条很宽的交通运河,横穿南北,人们习惯性的把河的东岸称为河东,河的西岸称为河西那时候,交通很不方便,只能靠一条小木船在河上往返,在运河两岸各有一个小小的码头,我们管它叫渡船口,有了船,棹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了。
二疤子,排行老二,他脸上有一道疤痕,于是就此得名我估计村上很多人,尤其是年轻点的,都不知道他的本名叫什么,当然也包括我在内他的家在渡船口的上面,家里很穷,有两个女儿据说二疤子不喜欢找事情做,每天悠哉游哉的弄点劣质白酒就着花生米生活得逍遥自在。
村里看他这样,就把摆渡这个差事交给了他,每年贴他一点费用,如果有外地人需要渡船,还可以收一点小小的“渡资”,倒也干得很起劲我家在河西,学校在河东,于是,我每天都要和这条小木船、棹和渡船口打交道那时可能因为个子小,觉得渡船还比较大,现在想想差不多也就七八米长,两三米宽吧。
船由三个部分组成,船头、船舱和船尾,说起来这么五脏俱全的,实际上也就是在船上隔了两片木板,船舷大概有二十公分宽,可以供那些运气好来得早的人坐着,坐船也是有讲究的,两边船舷上坐的人数大体上要相当,以免船会倾斜。
如果坐得不对称,二疤子就会叫骂着,你坐到那边去,他坐到这里来等等二疤子很敬业,每天从早划到晚,那两把棹在他手里划得油光程亮的,但是他总有休息的时候,我们上学又要过河,所以学会划棹就成了我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
小时候,我蛮佩服二疤子的,可以把船划得那么好那么有节奏,而我个子矮得几乎没有棹立起来高,手臂也不够长,更没有力气一个人把船划动劳动人民的智慧总是无穷的,不能一个人划,我们就在靠近船舷尾部各坐一个人,把棹分开,一人掌管一只,有点类似于皮划艇。
后来,这仿佛成了小伙伴们的一种乐趣,人人都在争着划船有一次,我抢到了一把棹,对面坐着的小伙伴没有任何征兆的用力一划,船体马上向我这边转动,水流形成了漩涡,我来不及同时发力,结果我所掌控的棹上忽然传来一股力量,把我向船外推,我使尽了全身的力气也无法往前推动,最后就这样眼睁睁的被棹一点一点的挤到河里去了。
当时正值数九寒天,身上穿着妈妈帮我织的几件厚毛线衣外加一个大棉袄从此,上船以后我再也不抢棹了。
小时候,我跳远比较好,这跟渡船也分不开二疤子很讲原则,一旦渡船离开岸,你才急匆匆的赶到,一般他是不会再回头带你了,只能等下一趟我可能是求学心切,不想让时间在等待中度过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我就从渡口的坡上顺势冲下去,一跃而起,然后“嘣”的一声,跳到二疤子的屁股后面,腆着脸在骂声中跨过船尾坐上船舷,再对伙伴们心照不宣的点点头。
经常练习之后,我甚至有能力可以抱着自行车老远的“嘣”上去我喜欢睡懒觉,所以这事对我而言就是家常便饭了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终于有一次,不知道是对距离估算有误还是对自己太自信了,在一船人众目睽睽之下,连船尾的边子都没碰到,直接跳到河里去了。
另外一个对棹印象很深的就是清明时节赛龙舟会用到,我曾经查阅过资料,有说赛龙舟是在端午时节,也可能是因为清明和端午离得不远吧说到赛龙舟,这可是一项很隆重的活动在一条狭长的木船上装上龙头龙尾,再点缀一番,船员有一名舵手,一名锣鼓手,还有划棹的若干,大家都穿着统一的服装。
我一直觉得前两者根本没啥用,都是划棹的人在出力气,大人们却口口声声的说舵手和锣鼓手非常重要舵手方向掌握得不好,大家都在白出力,锣鼓手的节奏不行,队形就会散掉在这个时节,河里全都是龙舟,四乡八村的要是两船相遇,一般是非比不可的,如果哪条船上来一声“敢不敢比啊”,那直接“抄家伙就上啊”,相约好目的地,一船人拼命的划啊划啊,争先恐后这个词我觉得就是为此而生的。
到了目的地,赢了的船自然是睥睨着扬长而去,输了的船则免不了开始埋怨舵掌得不正,锣敲得没节奏或是某几个棹手划得不齐云云一直看着大人们划,心里也痒痒的有一次,某位棹手临时有事来不了,我想着自己曾经划过渡船,当场就信誓旦旦的表示我也会,并积极要求参与。
在大人“奚落”的言语中我手里把着那柄棹,看着周围的人和船,有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正好狭路相逢,边上来了一条船,我立即调整状态,心里头扑通扑通的准备应战,锣声一响,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划啊,可是没过几分钟,浑身上下就一点力都没了,两条手臂麻了,腰也扭得生疼,心里虽然着急,手上再使不了半分力气,想起刚才的豪言壮语,仍坚持着重复和别人一样的动作,结果当然是我们在被睥睨中落荒而逃。
清明时节,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一大家族聚在一起,扛着大旗,敲锣打鼓,依次到各位祖先的坟前祭拜对小时候的我而言,祭拜并不是我所关心的,主要是可以吃一顿好的每到清明,族人会按照年龄大小投伙轮流在一户人家吃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聚在一起,怀念祖先,喝酒侃大山。
第二天早上,忙菜的人会把那些吃剩下的菜,用一个特大型的铁锅加点米熬成一锅粥,真香啊!后来,我父亲这个辈分的人已经轮流结束了,旗帜到了我们这一代,前段时间家里一位族兄打电话我,问我是否参加,勾起了我很多回忆,并在这两天一直回忆着。
我感觉没有哪一年的清明节像今年这样让我怀念自己逝去的亲人,甚至于怀念二疤子,据说他自杀了,我之所以现在还称他为二疤子,不尊称其名姓,是因为我已不想搞清楚他究竟姓甚名谁了,那样会让我觉得是另外一个人。
时光荏苒,之后就一直在外求学、工作,已很少回家如今两鬓渐已泛白,除了为人子,还为人夫,为人父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再有容易二字,一声“没事”的背后藏着多少酸甜苦辣,然而,那个渡口、那条船、那把棹,还经常在我梦中出现,凭寄着印象中的棹,仍能让我忆起很多往事。
青涩也好,懵懂也罢!END
关注大状正讲法律戏说人生更多推荐一人公司的前世今生(第九期)赵钰阳律师:一个人怎么办企业做老板?(第八期)赵钰阳律师:同一个东西卖给几个人,谁的合同成交(第七期)生如夏花(第六期)赵钰阳律师:合同无效,都是因为这些事(第五期)
赵钰阳律师:他是谁?这不是一件小事!(第四期)口罩之殇(第三期)宋喆的职务侵占,会蹲几年牢?(第二期)老子是老赖,儿子到底能不能上大学?(第一期)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棹(棹船)
今天,我们将一同探索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汉字——“棹”。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因此其正确的读音和含义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
owe(ower什么意思)
只有一个发音的元音构成的单词称为单音节词,有两个发音的元音构成的单词称为双音节词,三个以上发音的元音构成的单词称为多音节词。…
- 咎(咎姓氏怎么读)
- 咎(咎姓氏怎么读)
- 经的拼音(经传的拼音)
- 经的拼音(经传的拼音)
- 爨(爨宝子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