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解读

琮(琮琮宸宸莲莲分别代表什么)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初夏,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

琮(琮琮宸宸莲莲分别代表什么)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初夏,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三首《忆江南》,诗中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忆江南三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1183年后的2020年,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的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宸宸、莲莲横空出世,我们叫他们“江南忆”,这是一组承载深厚底蕴和充满时代活力的机器人。

吉祥物是大型赛事最显著、最受关注,也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形象标志。“江南忆”是由中国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张文、杨毅弘夫妇设计的。

“江南忆”组合的三个形象,分别代表着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京杭大运河这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杭州的三张金名片良渚代表的是厚重的人文历史,是过去,我们在角色设计中,要体现其厚重感和力量感;西湖象征的是当下杭州的诗性和慢生活;京杭大运河连接着长江和钱塘江,奔涌向前,体现了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向往。

琮琮

创意核心  “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具有精美绝伦纹饰的玉琮是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形象来源  “琮琮”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全身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饕餮纹”,意寓“不畏艰险、超越自我”。

寓意  “琮琮”坚强刚毅、敦厚善良、体魄强健、热情奔放,展现了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鼓舞人们激发生命活力,创造美好生活。莲莲

创意核心  “莲莲”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莲叶以其纯洁、高贵、祥和的姿容为人们所喜爱形象来源  “莲莲”从西湖的烟柳画桥、十里荷花深处走来,身姿轻盈、体态优美,全身覆盖清新自然的绿色。

莲叶头饰以三潭印月为顶,以互联网为径,特色鲜明寓意  “莲莲”纯洁善良、活泼可爱、热情好客、美丽动人。展现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传递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期许。宸宸

创意核心  “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拱宸桥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记忆形象来源  “宸宸”从大运河走来,游向钱塘江,游向世界。

全身以科技蓝为主色调,头顶举世罕见的钱江潮,额头嵌以拱宸桥的图案,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寓意  “宸宸”机智勇敢、聪慧灵动、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展现了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架起了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心灵之桥。

延伸:2022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吉祥物名叫“飞飞”

吉祥物“飞飞”与会徽“向前(Ever Forward)”和口号“Hearts Meet, Dreams Shine(心相约,梦闪耀)”一脉相承,将成为大力宣传杭州亚残运会的绝佳载体,“第一个‘飞’,是鸟的飞翔。

天高任鸟飞,代表着人类社会包容、尊重、友爱的良好氛围第二个‘飞’,是残疾人运动员追逐梦想,飞跃自我的精神状态”“飞飞”的设计灵感源自良渚文化中“神鸟”的形象,她身上融合了杭州历史人文和科技创新,也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企盼。

“神鸟”在中国有着传递佳音的传说,因此,她也是文化和幸福的使者“飞飞”双翼延续到脸颊上的是良渚文化标志纹,扬起的翅膀展现了力的美感鸟冠上的“i”字(intelligence)是智能、智慧的象征,也体现了杭州这座互联网城市的特征,在运动、开心时会发出蓝色的光芒。

胸前45个点组成的环形象征着亚残奥委会各成员欢乐汇聚下面我们解读一下“江南忆”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良渚玉琮、西湖莲叶、拱宸桥良渚玉琮

乾隆皇帝嗜玉成瘾,他对良渚玉琮更是情有独钟,他曾在良渚玉琮上写道:“出幽辞子午,成器想石监石储。环宝汉京重,廉贞君子如。砚头沾墨雨,世外阅仙鱼。几陪清供,兴怀静赏余”。

良渚玉琮系软玉雕琢而成,从外观看呈外方内圆、上大下小形其表面细密的阴纹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在既没有青铜、又没有钢铁的良渚时期,对硬度超过一般岩石和各种金属的玉料,是怎样进行加工,使之成为纹饰精美繁细的玉琮呢,至今还困扰着研究良渚古玉的学者。

不仅如此,良渚玉琮还以体大自居,更显它独特的魅力方柱形玉琮四面中间立槽,槽两边基本等距,误差在1毫米左右,每节上下间距也几乎完全相等,而且玉琮兽面纹的构图也基本相同每个面的转角上有半个兽面,与其相邻侧面转角上的半个兽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兽面,这样的组合使原本呆板的兽面更显生动且具变化。

“良渚古玉”它以质地坚韧、造型奇特、纹饰神秘而赢得人们的青睐良渚玉器品种丰富,已形成了自己的玉器体系,在中国史前玉器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独特地位西湖莲叶宋代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的荷,湖里的莲,正可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山人诗“独坐亭中听花落,一湖春色一湖烟”,可算得西湖雨湖之妙趣。拱宸桥

美丽的大运河是一道独特的历史与自然交融的风景,大运河上的桥是风景中的风景。杭州拱宸桥被誉为“江南第一桥”,她不仅承载过东西两岸无数的人和物,更承载着悠久厚重的大运河历史文化。

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标志,静观运河风云近400年据《古今图书集成·杭州桥梁考》和康熙《杭州府志》记载: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当时举人祝华封,募集资金造桥清顺治八年,桥身因年久失修曾坍塌康熙五十三年,由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率捐筑。

同治二年秋,左宗棠率军向桥心所设太平军堡垒猛攻,桥再次频于倒塌光绪十一年,在杭州商人丁丙的主持下重修1896年,日本人在拱宸桥设关并在桥面中间铺筑2.7米宽的混凝土斜面通汽车和人力车抗战胜利后,洋关废除。

解放后,禁止通行机动车2005年,拱宸桥进行了历史性大修,以更坚强的形象矗立在大运河上)

拱宸桥之名是从《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引申而来,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因“拱”与“共”通,“宸”与“辰”通,故称“拱宸桥”拱宸桥,是杭城最大最古老的石拱桥,也是古代中国传统桥梁设计与施工卓越水平的样本。

桥长92米、高16米、桥堍处有12.2米宽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桥面呈柔和弧形;系3孔薄墩石拱桥,最大的中孔净跨15.8米、两个边孔净跨11.9米;采用木桩基础结构,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