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产品

玛雅摄影_德阳玛雅摄影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新发现6个“祭祀坑”,新出土文物共13000件。三星堆文化和玛雅文明,有何关联?

玛雅摄影_德阳玛雅摄影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新发现6个“祭祀坑”,新出土文物共13000件三星堆遗址不仅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也引发人们对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的关系的思考。

三星堆文化和玛雅文明,有何关联?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德阳市广汉市,发现于上世纪20年代末其文化堆积距今约4500-2800年,面积达12平方公里其核心区域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迄今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也是古蜀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玛雅文明是一个集中于美洲中部的古代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玛雅文明最早形成于约公元前2000年之前,公元900年前后逐渐陷入衰落16世纪,西班牙殖民帝国探索了美洲中部并逐步征服了玛雅各邦,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城邦诺赫佩滕陷落,玛雅文明就此灭亡。

玛雅文明在天文学、历法、数学、艺术、建筑及文字等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虽然三星堆遗址与中美洲相隔万里,考古学家们发现,古蜀文明和玛雅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蜀人和玛雅人有着相似的自然崇拜和相似的宇宙观我们一起来看看两者的一些相似点吧!

相似的自然崇拜1:神树——人类与超自然力量沟通的桥梁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黄剑华研究员称,三星堆的“青铜神树”结合了《山海经》的扶桑、建木、若木三种树的特点。

图源:光明网在传说中,扶桑是生长在东极的一棵神树,是每天早晨太阳神鸟升起准备飞翔时盘桓的地方若木长在西方,是古代传说中太阳西下时憩息的树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扶桑神树上升起,到了晚上太阳便落在若木神树上建木是一棵盘根错节极其茂盛的通天神树,它拔地而起,直上九霄,长满了层层叠叠的果实和树叶。

传说中的众神或者仙人,以及具有人神交往无穷法力的巫师,通过建木而往来于天上人间在玛雅文明中也有这么一棵神树——木棉神树,它也被称为Yaxché,意为绿色之树木棉神树的枝干长达20米,它的根深深地扎在地里。

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文明遗址负责人Marco Antonio Santos Ramírez说,木棉树被玛雅人看做神树,成为各种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的起源

图源:Tierras Mayas木棉神树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由于木棉神树的枝干高耸入云,树根深深地扎入大地,玛雅人认为,木棉神树是人类与天上世界和地下世界沟通的桥梁相似的自然崇拜2:神鸟——傍水而生的民族图腾。

在三星堆出土的陶器、玉石器、青铜器里都有大量鸟的造型考古学家樊一对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作了详尽的研究,他认为,作为远古时代图腾遗存及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之物,鸟与蜀族之关系极为密切传说中的几代蜀王都分别以鸟为名,鸟的形象也常常出现在古蜀国人的器皿中。

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这么一件陶鸟头把勺,勺体部分大多损坏,考古学家推测这可能是用于舀水的工具,它的造型像有着夸张钩喙的鸟。

图源:三星堆博物馆相传,开创三星堆辉煌文化的君主名叫鱼凫李白在《蜀道难》中也提到过这位君王的名字:“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鱼凫王主要的功绩是教民捕鱼,他最终征服了蚕丛氏,建立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强大的古蜀王国——鱼凫王朝。

鱼凫其实是一种鸟,是一种会捕鱼的鱼鹰。“鸟”的造型和图案在三星堆出土的考古材料比比皆是,尤其是其中数目众多、形态各异的“青铜鸟”,都是古蜀人崇拜鸟的遗迹。青铜大鸟头

图源:三星堆博物馆在三星堆全部鸟类造型文物中,这是形体最大的一件出土时,发现其钩喙口缝及眼珠周围皆涂有朱砂鸟颈部下端有三个圆孔,当作固定之用它可能是神庙建筑上的装饰物,也有可能安装于某种物体之上,作为仪仗用途的象征标志。

多数研究者倾向于认为,这件器物应是古蜀国的国之重器,具有族群的象征意义在玛雅文明的各种艺术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不同鸟类的身影鸟类经常与玛雅文明里古老的神联系在一起Miguel Rivera Dorado等学者指出,玛雅人的创世神之一——伊察姆纳就是至尊神鸟的化身。

它栖息在中央木棉神树的顶端,掌管农业和狩猎

图源:Wikipedia苍鹭考古学家Antonieta Cajas学者指出,在玛雅文明的古典时期,苍鹭是与统治者形象关系最密切的鸟类苍鹭是一种玛雅人常用的器物纹饰,图中是一个刻有苍鹭图案的花瓶苍鹭主要捕食鱼、青蛙、甲壳类动物和昆虫。

在中美洲,它们只在沿海地区和低地出现它们是神明赐予统治者的权力的象征由于苍鹭傍水而生,所以对玛雅人来说,苍鹭和雨神有密切联系

图源: Asosicación FLAAR Mesoamericana相似的宇宙观:世界的划分——纵向的“三”和横向的“五”从前文的神树传说中我们不难发现,三星堆的神树既是古人太阳崇拜的产物,又是古人心目中的“登天之梯”,同时也是代表古人宇宙观念的宇宙树,“三”这个数字也成为了宇宙分层的象征。

在古蜀人的观念里,宇宙被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个部分,通天的青铜神树连接着这三个世界,实现天与地的沟通在玛雅文明中,宇宙是一个和谐的结构,也被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个部分;据Mundo Maya介绍,玛雅人对三个世界的划分更为细致:天上世界又被分为13个层级,它们像金字塔一样排列;地下世界分为9个层级,像一个倒金字塔一样排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指出,诸多专家均提出,玛雅文明和中华文明都将宇宙分为地下、人间和天上三个层次通天树连接天地,成为人与超自然神灵沟通的通道他们沟通的共同目的,应该都是期盼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希望维持整个宇宙的正常运转。

图源:Revista Explore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李竞恒指出,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考古学家通过一系列的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发现了古蜀文明中广泛存在着对神圣数字“五”的崇拜:在三星堆一号坑、二号坑中发现的宗教首领形象, 都戴着“五”齿高冠。

不但青铜太阳轮上被表现为“五”条射线, 而且石边璋上也以“五”幅图为一组, 每组图案上表现“五”个人物

图源:腾讯新闻“五”这一象征和宇宙结构之间关系密切古人用“东、西、南、北、中”这五个方位表示对土地的地理划分,宇宙构成了“十字形”的结构李竞恒推测,这种对宇宙结构的认知是“五”这一数字的观念基础在玛雅人的宇宙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五个方位:在玛雅人的史诗《波波尔·乌》中,创世神在宇宙的四个方向都种下了木棉种子:北方是白色木棉,南方是黄色木棉,东方是红色木棉,西方是黑色木棉。

最后,创世神在宇宙的中心种下了第五棵木棉树,因此玛雅神话中的木棉神树有维系整个宇宙的作用结语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研究员陈显丹认为,古蜀文明和玛雅文明的这种相似性主要源于相似的地理环境、水源、地形地貌等,“二者处于同一个纬度,在历史的变迁中容易产生看似偶然却又必然的联系”。

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将为中国和拉丁美洲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探寻和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维度。(来源:人民日报西语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