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产品

自来水博物馆_自来水博物馆门票预约

二、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北大街甲6号院清水苑内三、电话:010-64659787五、门票:5元,学生2元六、乘车路线:44、106、107

自来水博物馆_自来水博物馆门票预约

 

作者:M29****062组长杨佳辉负责整体协调查和整理资料郭筱瑾负责查找图片沈威负责查找路线二、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北大街甲6号院清水苑内三、电话:010-64659787五、门票:5元,学生2元。

六、乘车路线:44、106、107、117、123、800路或地铁东直门站下车,从东直门桥沿二环路向北500米路东七、展厅简介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自来水博物馆展出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艰苦创业,励精图治。

第一部分反映了从1908年到1949年建国以前,历经晚清、北洋、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北京自来水事业苦难艰辛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清泉悠悠鉴古今;第三部分: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第二、第三部分集中展示了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北京自来水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

自来水博物馆专门开辟了一个展区,用于展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及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北京自来水事业的蓬勃发展一幅巨型电子管网图,几乎占据了一整面墙壁,图中细密交错的管网线,记录着自来水流过的足迹。

转眼再看,几幅老照片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甚是引人注目: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正在与工人们一起,在北京水库建设工地上挥汗如雨地劳动着,展现出上下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解决京城吃水用水难题的感人一幕。

由此可见,自来水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也许只是生活中的细微末节,但对于党和政府,却是关系民生的大计自来水绝非“自来”,而是源自于人们的智慧和艰辛努力还可以参观的展厅如下:水知识展厅介绍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水与人类;与水有关的动态模型及水污染、水资源枯竭的雕塑,提醒人们珍惜水资源,爱护水资源。

展示了人类为了生存,从古代到现代用水的器具、发展史料及对我国给水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著名专家的介绍历史上,北京城区居民都自打土井,取用浅层地下水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北京内外城已有土井1245眼,但水质多数咸苦。

有意思的是,京城得以兴修自来水工程,竟是缘起于火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召见袁世凯的时候,正好赶上一个小太监来报,称某个地方发生了火灾,惹得慈禧太后非常恼怒,就向袁世凯询问防火良策,袁世凯答曰:以自来水对。

自此,在光绪三十四年,农工商部大臣溥颋、熙彦、杨士琦上奏“请办京师自来水一事”后,由周学熙掌舵的京师自来水公司终于得以落成博物馆内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请办自来水公司的奏折而自来水公司的成立,不仅在北京地区自来水事业发展的蓝图上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最早的股份制企业之一。

当年发行的股票、存根,还有营业执照,都陈列在博物馆中向人们介绍了地面水水厂的工艺流程及各种净水构筑物和泵站等建筑物介绍了节约用水的知识,水技术研究的新方向和南通市自来水公司的风貌那些水技术展厅给人的感觉是管道林立,专业性较强,但周边墙上主要介绍中国在给水技术方面最早、最大、最富有特色的单位,如中国最早的地下供水设施大连龙引泉、最早的地面水厂1883年上海杨树浦厂等,特别是提示了人类水的研究方向,从过去偏重于工程学方面研究要步入水对人的生命作用的微观研究。

水文化展,荀子、班固、李白、白居易、苏轼等大家关于水的名句,关于水的回文诗这里还陈列着祖孙三辈用过的不同茶具,反映了科学技术在这几十年中的突飞猛进;在此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浏览“网上给水技术博物馆”……走出馆厅,就是古色古香的六朝井亭。

井亭似龙首汲水,120米的龙身延绵逶迤,57米的尾巴凌空入云廊内,杭州钱王井、六朝古井、(宋)薛涛井、(清)珍妃井等照片和傣族市井等少数民族地区不同风格的井,构成了一条“井”的历史长廊八、吃饭情况里面没有吃的,所以需要自带干粮啦。

九、游玩时间自来水博物馆比较小,所以半天就足够了十、总结去之前一定要电话联系好,看是否开业,由于近期自来水博物馆修葺,暂停开放,烈火小组已经吃过闭门羹的苦啦,所以一定要确认好自来水博物馆重新开放了再去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水知识展厅图片1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水知识展厅图片2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水知识展厅图片3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给水史料展厅图片1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给水史料展厅图片2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