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高音_男高音的音域范围
戏剧男高音 强力男高音
美声男高音
歌唱声部的划分---男高音之(三)
男高音(Tenor) 男高音是声乐六个声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声部,它的音色华丽,高亢,坚实,清亮,男高音的自然音域一般在小字一组的 c 到小字二组的升 f 之间, 经过训练后可以达到小字三组的 c 以上, 是非常宽的。
男高音的音色是随着音区的升高而逐渐华丽嘹亮,在高音区的音色纯净明亮,穿透力极强,而中声区又轻柔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为我们所熟知的男高音歌唱家,不仅有卡鲁索、吉利等较早时期的歌唱家,还有近现代的被称为三大男高音的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我国也有很多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根据男高音的风格的不同,男高音也可分为许多不同的声部种类,德国声乐声部划分体系将其划分成了四种,即轻型抒情男高音,抒情男高音,戏剧抒情男高音,和戏剧男高音还有很多种其他的分类和说法,例如丑角男高音,英雄男高音等等,种类非常多。
笔者今天给大家带来歌唱声部的划分--美声男高音之三,这个两个声部时很多男学生一开始对美声唱法最有印象的声部,并且还属于比较人见人爱的类型:戏剧男高音和强力男高音戏剧男高音
戏剧男高音 从迪普雷(1806-1896)到克莱里(1921—2003)的戏剧男高音的发展,有力度男高音声音类型的产生、发展是一个渐进历史过程,很难确定其产生的准确时代对歌唱者声音力度的进一步要求,早在belcanto时期的贝里尼、多尼采蒂就已经开始,他俩的作品与声乐要求明显区别于罗西尼。
而从多尼采蒂发展到威尔第,也是—个渐变过程法国男高音迪普雷被誉为是声乐史上第一位“强力男高”和“关闭唱法” 创始人他首演多尼采蒂六部歌剧中的男主角,包括1835年首演的《拉美摩尔的露琪亚》 中的埃德加多,1840首演的《宠姬》 中的菲尔卤德。
作为有力度男高音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迪普雷跨越了从belcanto(美声唱法)到威尔第两个声乐时期,迪普雷的戏剧性嗓音40岁就衰退了 19世纪威尔第作品强烈推动了有力度男高音声音类型的迅速发展, 有力度男高音的声部类型开始细化, 出现了“有力度男高音” 、“强力男高音” 等不同称谓。
此后,出现了塔马尼奥(1850-1905)他于1881年首演了威尔第《西蒙・波卡涅拉》中的啊多诺, 1887年演了威尔第《奥赛罗》的歌剧主角, 人们为他金属般坚硬嘹亮的声音所惊叹,有着“黄金小号” 的美誉。
意大利男高音克托尼(1831-1918),他是声乐史上最伟大的歌唱家和教育家之一,其声音并不赋予戏剧性他是用掩盖方法进入高音区音质柔和抒情,毫不强迫发声.高音区的0混入u,少用滑音德雷兹克(1850-1925)最擅长演唱的梅耶贝尔《非洲女郎》中的《噢,天堂》 的实况录音是及其珍贵的声乐历史文献,虽然他音质非常粗糙,却体现了法国声乐艺术的最高水准。
卡鲁索演唱的众多曲目中,声乐史上一般以1890年马斯卡尼《乡村骑士》 和1892年莱昂卡瓦罗(1858-1919)《丑角》 的首演,作为意大利声乐进入所谓“真实主义” 时期的标志卡鲁索是20世纪真实主义声乐潮流的里程碑,他擅长的作品更侧重于真实主义和威尔第剧目, 二部belcanto剧目逐渐拉开了距离(他也用假声唱高弱长音的情况)。
与19世纪40-50年代出生的男高音相比,这批70年代出生的有力度男高音们,其快速颤音音质特点已不明显,声音更富有力量富有“金属” 特点,更适应真实主义声乐潮流对“有力度歌唱”提出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维纳斯无疑是一位声乐先驱。
应当说,“金属” 音质的戏剧抒情男高音类型的发展成熟是以真实主义声乐潮流的兴起繁荣为基础的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真实主义作曲家、威尔第、瓦格纳、施特劳斯等潮流相继成熟这一时期出现一批优秀的有力度男高音。
例如:意大利的斯基帕、吉利、沃尔皮、捷克男高音kurlbaum、瑞典男高音毕约林、意大利男高音莫纳、科莱里、斯坦芳诺、贝尔冈齐等等而莫纳科却有“黄金小号” 的美誉,他演唱有时也受到过于强烈、 缺乏柔情、音乐性不够的批评。
科莱里是60-70年代男高音领域真正同时胜任belcanto、真实主义和威尔第的仅有的男高音大师——自然与前辈大师相比存有不足但这是对他历史地位的最好总结 19世纪中期, belcanto潮流达到声乐顶峰. 20世纪10-30年代。
进入过渡时期;20世纪20-40年代, 威尔第和真实主义潮流达到声乐顶峰, 50-70年代进入过渡发展期“进一步强化声音戏剧性” 威尔第歌唱理念70-90年代的“三大男高音” 中帕瓦罗蒂和卡雷拉斯虽然尝试过许多有力度角色. 但他俩并不是“威尔第男高音” 或“真实主义男高音”,只有多明戈属于这个声部范畴。
整个声区的音色都金属、重、厚实有点类似于抒情男中音音量是非瓦格纳类型男高音中最大的音域c1~b2直至c3具有强有力的中声区和高声区甚至是换声区第一个换声点在 c2 第二个换声点在f2假声换声点在 c3。
换声区在c2到f2型号很大, 整个声区的力度和共鸣都是非瓦格纳类型男高音中最强的, 共鸣集中,铿锵有力,能穿透厚重的乐队,而贯满整个歌剧厅音色上擅长戏剧性具有非凡的力度和穿透性富有戏剧性威力和英雄气质, 因而, 经常扮演英勇善战的英雄式男主角,或悲剧式的男主角。
例如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卡拉夫、列昂卡瓦罗作曲《丑角》 中的卡尼欧、 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的男主角奥赛罗生理上体型和发声器官都是非瓦格纳类型男高音中最大的从外型上看, 他们身体较大,个子高,脖子短,身体粗圆。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莫纳科《今夜无人入睡》强力男高音
强力男高音 强力男高音音色带有浓厚的金属亮度,是所有男高音声部中音色最辉煌的,堪与男中音抗衡音量宏大,响如洪钟音域b到降 b2常用音域比较接近于男中音换声点与换声区:第一个换声点在c2,第二个换声点在f2。
换声区通常在c2到f2型号在所有男高音类型中属于最大的一种,共鸣丰富,是所有男高音声部中共鸣最大的,声音足以与庞大的管弦乐队匹敌,声音中要求更多的胸声,显示出了一些男中音的特质嗓音擅长戏剧表现,擅长硬起音,能穿透厚重的管弦乐队,能运用强有力而又洪亮的歌喉把音乐推向高潮。
从生理结构上看, 这种男高音的外形有点类似于男中音,他们体型高大,身材挺拔、魁伟、强壮,身体的共鸣腔体较大,喉结大, 声带宽、厚、长现实证明,出演瓦格纳英雄男高音角色的演员,大多数都曾练过男中音由其嗓音特色决定,强力男高音的匹配角色大多是一些作曲家笔下的英雄、 救世主、或者是天神的形象。
代表歌唱家:科莱里(Franco Corelli)考夫曼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考夫曼《穿上戏装》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考夫曼《今夜无人入睡》
笔者认为,戏剧男高音和强力男高音在我们国内我认为是极其少有的一个声部类型尤其是在初学的学生中,老师对于初学的学生声部的鉴定一定要谨慎以及我个人的多年教学经验看,一个学生的声部的鉴定要从四点来看:第一要听他的音色;第二是看他的音域;第三看他的换声点;第四要看借鉴艺术嗓音的声带喉镜检查查看其结构。
千万不要过早地断定学生的声部很多情况下学习声乐的学生是嗓音结构与其音色不匹配的,尤其是戏剧男高音的训练要尤为的谨慎小心,很多的男中音的条件由于自己的年轻感性和老师的一时误差的判断,将其本为男中音的声部条件按照戏剧男高音来训练,这不仅仅导致了高音训练困难的问题出现,更有可能会是伤害到学生本身的嗓音以及歌唱寿命,当然更不要把本是戏剧男高音条件的学生因其高音的不方便和训练难度大见效慢就盲目断定为是男中音。
但是要是能够找到—个真正意义上的戏剧男高音,那可是教师的幸运因为在我们国家的声乐发展中, 戏剧男高音可谓是一个稀有品种,当然在训练戏剧男高音的方面不仅教师要有一整套的训练方法,更要有像猫一样敏锐的耳朵和一个理性的头脑加之耐心的教学。
特别是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往高声区走,把音域的范围控制在g2或者一下因为声音比较宽,气息的支持作用也要充分,气息上的训练要比抒情男高音要难,这样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个很漂亮的戏剧男高音就会诞生了关注龙爸学堂,下一期更精彩!!
关注龙爸学堂,下一期更精彩!!堂主龙爸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男高音_男高音的音域范围
第三节 音域及音区由于在乐音体系中有七个基本音级CDEFGAB(与钢琴白键排列相同),他们是循环重复使用的,所以在音列中产生了许多同名音…
-
潮汕话翻译_潮汕话翻译器
生活多一个选择,关注棉湖V帮!
- 潮汕话翻译_潮汕话翻译器
- 四个合格_四个合格党员是指什么
- 绥靖主义_绥靖主义的表现
- 绥靖主义_绥靖主义的表现
- 三河坝_三河坝旅游景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