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产品

满江红怎么传出来的_岳飞满江红怎么传出来的

不管是岳飞还是秋瑾,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将一生奉献给国家,永远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尊敬的对象。

满江红怎么传出来的_岳飞满江红怎么传出来的

 

文 | 季节 ·  图 | 网络

岳飞,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岳飞从二十岁起先后四次从军,参与、指挥过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战斗,联合军民,保住了南宋半壁江山然而忠臣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奸臣却在背后挑拨离间妖言惑众,皇帝听信谗言,又与奸相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得以平反昭雪,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岳飞的故事,从小就激励着我们要有爱国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正面引导,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岳飞除了军事才能突出,文学素养也很高,故而他的代表词作《满江红》也入选语文课本,想必很多人也都学过。

《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 我怒发冲冠,倚靠着栏杆,独自登高望远,一场骤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心中悲慨,不由仰天呼号,心中的豪情壮志剧烈激荡三十多年来所建功业像尘土一样微不足道,征战千里,一路上与浮云明月相伴莫虚度年华,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免得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的耻辱,尚未洗去。作为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着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的营垒。壮士们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饮敌人的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全词充斥着岳飞“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忧国忧民的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的心。

然而就是这样一首积极豪情的词作近几年却被移出语文课本,引得许多人的不解与不满,那么原因究竟为何,虽然一直没有官方解释,但引发网友们猜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从现代角度来看,岳飞抗金属于内部矛盾,不宜过度宣传古代,金国与宋朝是互相敌对的国家,岳飞作为宋国人,守护宋国山河,保家卫国,值得称颂但现如今,21世纪,当时的女真其实就是现在的满族,五十六个民族本就是一家人,是共同生活在“中国”这个统一名称之下的中华儿女。

那么从现在来看,岳飞抗金就是人民的内部矛盾,并不适合大肆宣传,以免影响到民族团结。

其次,《满江红》这首词并不一定是岳飞所作1. 从岳飞所在年代一直到元末,任何正史和传记以及民间都未曾见过《满江红》,就连岳珂对其祖父的材料搜集整理中都没有相关内容这样有名的英雄词作,不可能从高宗到明初200年的历史中,无论宋元还是满金都无人见闻。

2. 该词疑为明英宗御用文人伪作,或是民间艺人说唱《说岳全传》时的开篇词引该词中存有几处破绽,并不像是岳飞所作如:“贺兰山”是在西北,并不在金人的占领地中,而且“贺兰山”传为成吉思汗隐葬之处,身处宋代的岳飞怎么可能知道后世元朝的事情呢?。

再如:世人皆知,岳飞对国家与皇帝忠心耿耿,异常尊敬,他是不可能写下“靖康耻”这三个字的也有人说,“靖康耻”其实是代指明英宗时对瓦剌的“土木堡之变”,借用前人史代指当时事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岳飞的《满江红》争议愈多,且渐渐不符合当世所需。

语文教学除了充实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之外,也担负着精神引导的责任,故而出于严谨客观的考虑,被移出替换情有可原。

而替换这首词作的另一首《满江红》也有着深刻的故事背景与精神内涵《满江红》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近现代·秋瑾我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时间,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都已盛开,清爽的秋天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

他们只想着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今生我虽然不是男儿身,但是我的心,却比男子的还要刚烈平日里,我便一腔热血与肝胆,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

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思及此,眼泪便打湿了我的衣衫。

词作者名为秋瑾,出身于清末官宦世家,从小读书识字,在19岁时将秋瑾嫁给富家公子王廷钧。后来跟随丈夫来到北京,接受了大量的新思想新文化。

八国联军入京,随后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政府腐败,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眼前的一幕幕不断地冲击着秋瑾的心灵,在当时的形势下,她立志挽救已走向存亡危机的国家民族这首词便作于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因决心投身救国事业而与当时无心国事的丈夫在中秋节发生争执,离家出走后的述怀之作。

1904年秋瑾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她不仅登台演讲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结识当时很多留日的志士仁人(如鲁迅、黄兴、宋教仁等),还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写过许多抨击封建制度丑恶,宣传女权主义,号召救国的文章。

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6年,秋瑾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然回国,开始了革命事业后来在一次起义中,因叛徒泄露消息,起义失败,她不顾他人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

随后被清军捕获,在监牢中,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要秋瑾供出其他人,秋瑾永远守口如瓶,只留下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作为回应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她是革命女斗士,是将生命献给救国运动的女英雄,她的名字应被我们铭记,她的爱国精神也应被我们继承。

不管是岳飞还是秋瑾,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将一生奉献给国家,永远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尊敬的对象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我们的课本知识,也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故而不论如何替换,其内在核心与价值并没有改变,那就是更好的弘扬精神文化,培养有为青年。

新时代,新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顺应时代发展,不故步自封,积极向上,走好未来每一步。—- END -—

感谢你每一个“点赞”和“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