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铊中毒(清华大学铊中毒案件分析)
案发30年,当事人已去世,真相何时大白天下。
今天上午清华大学官博发的消息:92级校友朱令于12月22日去世从1994年到2023年,跨越30年,到朱令去世,案件真相未破,嫌疑人仍逍遥在2013年整个事件又在网上掀起波澜时,人们心中似乎早已锁定嫌疑人,甚至于北京警方的通告说的是无直接证据。
本篇文章曾于2019年12月份发过,清华大学94年朱令2次铊中毒事件(附详细内容)今日微博再次让事件被议论,再发一遍供大家了解关注近十年,也是很多人都在持续关注,但也不得不说,当事者今已去世,犯罪嫌疑人始终不能归案,真相未曾大白,是所有关心者的极大遗憾。
第一次知道这个事件的时间是2013年春夏之际,那一次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包括传统媒体和微博明星都参与了事件的讨论和寻求真相的队伍当中无奈的是整个时间从1994年朱令开始中毒发生,到1995年4月家人报案,5月警察立案。
时至今日,每过一段时间似乎都会引起一拨人的讨论,但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破案尽管期间警方也有人表态已经有定论,很快就要破案了,但种种原因,25年了,到今天依然没有破案,也没有抓到真正犯罪分子今天再次说起这些也恰巧是因为前两天又看到事件的讨论,同时有人完整的再次把事件进行了梳理以及相关人物的分析,期间可能的因素都做了综合,因此,和原博主联系后,分享出来。
2019年经原博授权转载,同时鉴于原博主公众号《没药花园》和《Moyao》说:他们发的时候很多信息涉及到敏感,大号文章曾被多次删除,以及我在全网搜索,有部分内容的确存在被丢失现象因此,鉴于风险原因对于想了解详细内容的,可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朱令”,得到有关朱令时间始末和相关分析。以下为简单的“朱令”按时间线和相关内容。
朱令是谁1973年出生在北京,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曾为清华民乐队队员,曾获1994年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北京市游泳二级运动员1994年冬(约12月份)和1995年春(约3月份)至少两次摄入致死剂量重金属铊盐;第二次中毒后昏迷多日,几近植物人。
1995年5月经对症治疗后得救但因为误诊时间过长、治疗中的失误,肌体受到严重损失,并因输血感染丙型肝炎至今生活不能自理,由她年迈的父母照顾蹊跷中毒清华大学物化2班的朱令,从小踌躇满志,处处拔尖她没料想到,上天只给她21年的幸福生活。
她的苦难是从1994年11月24日开始她的21岁生日为了赶清华“一·二九”的演出排练,她只能与父亲在学校附近草草吃了晚饭可是肚子疼得太厉害了,什么也吃不下12月8日,朱令开始大把大把掉头发12月11日夜,北京音乐厅,清华大学民乐队的专场演出,朱令表演了一曲古琴独奏《广陵散》。
她父母也在观众席中,对于近两日腹痛加剧带病参演的女儿,母亲十分担心,“我知道她特别难受”但为了和同学一起搬道具回学校,朱令只在后台与妈妈见了一面第二天,让朱明新意外的是,头天还不肯回家的女儿,自己一个人回来了,原来她已经“疼得受不了了”。
1995年1月23日,朱令的头发彻底掉光了在同仁医院住院观察一个月,疼痛越来越重,医院却没有查出任何问题她担心学校落下的考试和功课,坚决要求出院环境系女生张博,曾经和朱令一同上过“视听练耳”课,意外看到朱令“剃了个光头,戴着顶帽子”,心里嘀咕:“真是特别酷!”。
同班同学,物理化学课代表陈忠周回忆说,“很多同学都觉得她脸色有点苍白,没想到她已经病得那么严重”1995年3月9日,朱令第二次出现中毒症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舜伟高度怀疑为“铊中毒”,但是没有进一步化验。
病情迅速恶化,朱令入住ICU(重点护理组)病房由于呼吸不畅,22日被迫接受了气管切开手术,从手术室一出来,她就陷入了深度昏迷肯定凶手两次投毒即便是10年之后,已经是一家软件公司老总的31岁的贝志城,依然对那一幕耿耿于怀:昔日活泼可爱、多才多艺的漂亮女同学已经面目全非,悄无声息地躺在病床之上,臃肿的身子上插满管子。
死亡的图像何其令人震惊,那一瞬间,20岁的贝志城“魂飞魄散”朱令究竟得了什么怪病?95年4月10日,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城利用实验室网络,与另一名同学一起,把朱令病症翻译成英文,发到互联网,紧急求救。
一周之内,世界各地的医生、专家的回邮多达1500封贝志城等人还专门设计了一个读信软件,利用关键字对这些信件进行归类统计结果是,30%的回复认为病人是“铊”中毒他发动北大学生翻译邮件,4月18日,他拿着诊断意见一大早赶到协和医院,希望大夫能够接纳。
在ICU病区门口空等了一天,除了几个年轻大夫,没有人愿意看朱令家属多次得到院方通知,“铊”中毒的可能已经排除刚刚萌芽的中国互联网几乎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救人传奇,假如不是因为医学权威的傲慢4月28日,朱令父母设法收集了朱令的皮肤、指甲、和从1994年12月朱令第一次发病时穿的尼龙运动衫上收集到的第一次发病时脱落的长发,以及血、尿、脑脊髓等供化验样品,一起送往北京职业病防治所陈震阳的实验室。
陈震阳确定朱令是铊中毒,并且体内的铊超过致死量陈震阳认为,如此大的剂量,不是自杀,就是他杀,而且凶手肯定是两次投毒当晚,朱令父母立即向清华大学保卫部报案次日晨,朱令父母要求清华大学立即保护现场,查封朱令在学校的物品,进一步化验。
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14处和清华大学派出所受命立案在此期间,朱令宿舍神秘失窃,却无钱财损失朱令喝水的杯子,滚落在某位女同学的床下取证现场自此被破坏了铊盐从何处来“其实这件事很多地方都可以突破,比如铊是哪来的,谁可以接触到这个东西等等。
”在记者10年后的查访中,一位同班同学对此案久拖未结感到无法理解铊和铊盐是剧毒品,在1993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极毒物品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57-93)、《剧毒物品品名表》(GA58-93)中,与氰化物同列A类。
据公安局有关人士说北京市工作中需要使用铊和铊盐的单位只有二十多家,能接触到铊的只有二百多人朱令在神智清醒的时候,曾向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舜伟否认她有在实验室接触铊盐的传言李舜伟对此不敢轻信,特询问清华大学化学系,请求出具书面证明。
1995年3月,学校出示学生接触化学药品的清单,肯定朱令并无铊盐接触史此事被记入病历这个证明有可能直接影响了医疗诊断,从而进一步引发朱明新和协和医院1996年12月对簿公堂一事据2001年报道:1997年10月,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中心作出鉴定,认为协和医院在朱令案中没有过失,不属于医疗事故。
1999年4月2日,朱明新败诉问题由此产生了:清华大学化学系有没有铊盐?朱令又是在哪里中毒的呢?1995年起,清华校方一直声称,本科生不能接触铊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清华学生提到,“查遍SCI(科学论文索引)数据库和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整个清华大学发表的文章中涉及到铊盐的,从1992年到2002年只有三篇。
其中有一篇是1996年发表的,从化学类文章的周期来说,其中的工作应该是1994年到1995年之间完成的,这个时间正好是朱令被投毒的时间”直到1997年4月9日,当时还在化学系任教的薛方渝教授说: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有铊盐,多数本科生确实不接触铊盐,但朱令同一宿舍的女生因帮老师搞课题,能够接触并使用铊盐。
但1997年6月26日,当时的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约见朱令家属,还重申了几点:朱令没有接触过铊盐;学校毒品管理是按照规定做的;事发后及时报案,凡是公安局要求的都做了;朱令宿舍被盗不能简单说谁有责任1998年8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约见朱令家属,以下事实才得到确认:经朝阳医院职业病研究所化验鉴定,确定朱令是铊中毒;查清清华大学铊盐的使用情况,确认清华大学实验室购买过铊盐,铊盐毒品的使用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登记;朱令是在学校内中的毒;排除了朱令本人曾使用或接触过铊盐;排除其家属或亲朋接触过铊盐。
国家教委办公厅文件,教备厅[1997]13号对此事定性:1995年5月,1997年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先后发生了两起学生铊盐中毒案件除涉嫌人为作案外,铊盐未按剧毒品管理是其重要原因10年后,物化2班的一名同学回忆此事时说:“至少在朱令病因确诊后,化学系不应该隐瞒分析中心有铊的事实。
”谁是嫌疑人朱令本人并无铊盐接触史;能接触铊盐,懂得毒品的毒性、毒理;熟人;有竞争关系;这些都是凶手投毒的作案背景了解内情又有几十年破案经验的老公安王补推断:嫌疑人的范围是很小的铊是一种缓发性的剧毒物品,致死量在1克左右,进入人体后有3-7日的潜伏期。
1995年2月20日,朱令返校后,除2次周末由家人接送回家住过两天外,其余时间一直在清华校园内3月2日回家时她已明显感到身体不适,由此推断凶手的第二次投毒,应在2月27日至3月2日几天间在校的两周时间内,除每日去团委办公室用电炉热中药之外,朱令只去系里上了一次实验课、一次准备补考的答疑课以及一次物化课的补考,其他时间都是整日躺在宿舍床上,补习因住院缺考的几门课。
身体虚弱的朱令,每日早饭是母亲带给她的面包和壮骨粉冲剂,午饭和晚饭都是勉强撑起,买饭菜端回宿舍半躺着吃,口渴时喝的是同宿舍人帮忙打的水清华大学宿舍管理严格,男生不能自由出入王补因此进一步推断:“朱令身边就有凶手。
”“我也深信朱令案中的凶手,应该就在我同学当中”物化2班的一名男同学说各种对嫌疑人的猜测最终汇聚到一个人身上,她就是朱令当时的好朋友孙维,同班同学,室友以及民乐队队友她在实验室里和导师一起做实验,能够接触到铊盐。
这人回忆说,“1997年4月2日,在即将毕业的前夕,我突然被公安局14处从实验室带走讯问,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要求我在印有‘犯罪嫌疑人’字样的纸上签名”在审讯了她之后,公安机关于当年四五月间找她的舍友们了解情况。
有旁观者说,“她和朱令关系亲密,客观上来讲更具便利的作案条件和更多的作案时间”有些同学对这样的传言表示质疑:“为什么因为和教授做课题就判定她是唯一能接触到铊的人呢?如果她能接触到,那么我们班其他人同样也能接触到。
”一位和她交往甚密的女同学不相信她是投毒人她承认自己能够接触到配制好的铊盐溶液,但不承认自己是“唯一能够接触铊盐的学生”“而且学校说实验室的‘管理非常严格’但这完全是谎言!”据物化2班同学回忆,“当时在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下的实验室,相互之间串门很容易,拿些别的实验室的药品也不难。
但是多少人能轻易拿到实验室的铊盐,恐怕只有童爱军、李隆弟实验室的人才知道了”清华大学化学系的教授李隆弟说,“我和童爱军老师是同一个实验室的,那位同学当时是在童老师名下到实验室做毕业论文朱令不在这个实验室里。
同学们是可以随便进实验室进行实验的”班里同学普遍认为,“除了投毒人,可能所有的同学都是不知情的,如果凭着一些无端的猜测去指证一个人,这对她(他)其实是很不公平的”这位同学表示,自己不能够“替学校背这么大的黑锅”。
此案敏感?10年前,化学系的一位教授透露:“公安局交代,关于谁接触等情况不能讲”10年后,物化2班的同学被骤然问起,笑容消失,言辞稀少:此案在当时非常敏感10年前,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对朱令父母说, “有对象。
”“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10年后,李慕成已经退休,对记者说,“这件事是市公安局十四处刑警队李树森主办的,我们只做协助工作”10年前,清华大学化学系老师传出消息,拟定的侦破行动,因为等待公安局领导批准再次被延期……。
10年后,处理此事的化学系老师含糊应答,案子是学校出面处理的,已经说了到此为止曾主要负责这个案件的公安局十四处李树森,接到记者电话时态度很和善,“这件事在调查工作中已有一定结论,从个人来讲,我不愿意回答;从公安民警的纪律来说,我不宜发表意见。
领导要求我怎么向媒体说一些事情,我只有照办”由于公安纪律的要求,他表示只能说抱歉,没办法开口回答问题,“这件事情很敏感,过去那么长时间了……”“这个案子年年有人问,年年没结果”一位已经远赴美国深造的98级清华化学系学生对他的学妹说。
坊间传言是,嫌疑人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但此观点道理几何,尚无人能够考证10年来,嫌疑人家人从未试图对这件事的前后做任何辩解直到2005年12月30日,一个注册为“孙维声明”的ID在天涯发表《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声称“我是清白无辜的。
我也是朱令案件的受害人”她解释自己在10年内沉默的原因是,在案件告破之前,与朱令家人进行理智的沟通是根本不现实的她认为自己没有“投毒动机”真相何时大白10年来,朱令的身体状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几次生命濒危,虽然都万幸被抢救过来,但长期的卧床不起,导致她腿部肌肉萎缩,肺也萎缩到了第四根肋骨,只能依靠腰部勉强支撑背部。
“她过去还比较清醒,最近几年也有些神智不清了”朱明新经常半夜惊醒,习惯性转身看看小床上躺着的朱令她发现女儿经常整夜睡不着,睁大着眼,呼吸沉重,仰躺着不能翻身床边立着氧气瓶,床头是一个旧的布娃娃2004年的一天,朱明新在家里突然摔倒,而后昏迷了一个星期。
“颅脑血管破了三根,只有开颅,把头盖骨拿掉,补一块巴掌大的钛合金”大夫对她的老伴吴承之说,“不是半身不遂,就是痴呆”她竟然还是挺了过来,也许是朱令,还牵动着她的心而她也终于意识到,他们已经到了扶不动女儿的年岁。
2005年的冬天不请自到朱明新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市公安局信访局和刑侦总队之间来回奔走但接着几次之后,所有人都开始装着不认识她“我只希望真相能大白于天下不然我倒了,女儿无以为托,怎么活?”更多关于朱令案内容,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朱令”获取全部详细内容。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清华大学铊中毒(清华大学铊中毒案件分析)
朱令案,是中国近年来最具争议和悬而未决的刑事案件之一。此案涉及到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其复杂性和神秘性引发了广泛…
-
黄豆水退烧的方法(黄豆渚水退烧吗)
密训李素娟师兄我来汇报一下:首先非常感谢老师搭建这个平台,在疫情来临之际,让我们不会慌本月16日晚,女儿感觉不舒服,嗓子疼,当时…
- 黄豆水退烧的方法(黄豆渚水退烧吗)
- 儿女情更长剧情介绍(儿女情更长角色介绍)
- 我们的父亲电视剧(我们的父亲电视剧片尾曲)
- 陈立夫简介(陈立夫的侄女简介)
- 陈立夫简介(陈立夫的侄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