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观察

龙须沟简介(龙须沟作者及简介)

1950年,《龙须沟》趁着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劲头面世;1951年,它被焦菊隐导演搬上了戏剧舞台。同年,因为此部作品影响巨大,老舍先生获得了北京市人

龙须沟简介(龙须沟作者及简介)

 

1950年,《龙须沟》趁着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劲头面世;1951年,它被焦菊隐导演搬上了戏剧舞台同年,因为此部作品影响巨大,老舍先生获得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斯人已逝,可《龙须沟》的故事却久久流传。

老舍先生塑像龙须沟是位于北京南城的一条排水道,因地势低洼,众多脏污在此汇集,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在作品中,一到夏季连天的暴雨,污水便一发不可收拾,流进院子里,把“垃圾、破布、死猫、死狗、死孩子”冲到炕上……这样的环境往往是疾病产生的源头,赵老每年发的疟子病就说明了问题;剧中。

王大妈的大女儿出嫁之后,因为嫌弃这条臭水沟,嫌弃从小长大的大院儿里臭味连天,便再没回来过可偏偏二女儿二春是个耿直的、追求新思想的青年,落后保守的王大妈常常担心她也会像大女儿一样抛下她,抛下这个一伙人围在一起的破地方。

剧中的龙须沟院子东面儿住的是丁家,男女主人三十岁出头,丁四嫂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双手勤快会做活计;丁四爷是个车夫,对门口的水沟深恶痛绝,对生活的态度萎靡不振他们的孩子二嘎和小妞活泼伶俐,不好好上学爱弄些小玩意儿。

住院子西面儿的是四十多岁的程疯子,受到压迫不能再唱的曲艺人,不善劳力,神经兮兮的,但有一副热心肠;他的妻子程娘子到市上摆烟摊儿来维持生计,对丈夫是又骂又爱这院里大大小小的人都听赵老的安排,他六十多岁,德高望重,面对院儿里的矛盾总是以礼化解,面对地痞流氓来招摇撞骗也毫不退缩,总是像大家长一样树立起他的威严。

这些人物的贫困状态,是一天挣当天的口粮,多一点闲钱都拿不出手不仅如此还要面临着种种没有名头的杂税,男的还要提防着自己被拉去做壮丁,哪有什么人权和尊严可言呢?可笑的是,第一幕里刘巡长来院子里收捐,他对赵老说:。

“反正有个“捐”字,您还是养病要紧,不必细问了捐就是捐,您拿钱,我收了交上去,咱们心里就踏实啦”可这些老百姓之前经这刘巡长的手交的修理水沟的钱,很明显就像是打了水漂一样,当然要问清这次捐的名头和去处,毕竟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您老人家一定要知道,跟您说吧!这一回是催卫生捐”“”卫生捐?卫生——捐!丁四,哪儿是咱们的卫生啊!刘巡长,谁出这样的主意,我肏他的八辈祖宗!”隔着一串文字都能感受到的讽刺,在那时候的社会就真实地发生了。

那时的政府不办实事,不拿人民的生命和生活当回事,反做人民的吸血鬼这与建国之后新政府不榨取人民自身利益,实心实意为人民做事的态度形成了剧烈的反差剧本一共有三幕:第一幕时间线在解放前,也在结尾将悲剧程度积累至极。

二嘎帮朋友看摊,偷来一个装着金鱼儿的小鱼缸跑回家送给妹妹小妞,善良可爱的小妞满心欢喜,要去金鱼池给小金鱼儿揽闸草,让最喜爱她的程疯子抱着她的小鱼缸——省着让教训哥哥的爸妈给还回去可不幸的是,只不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得到满足,只不过是因为孩子本身对美好向往的天性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展露,老天爷便要让这条水沟将它吞没,仿佛这肮脏的环境就如同那时的社会一般,容不得一点光亮存在似的。

没有人陪伴的小妞一不小心跌进了水沟,被淹死了院子里的人刚和倚仗着黑旋风恶势力前来勒索的狗子周旋完,就得知这一噩耗一阵暴雨来袭,虽身为读者,也感觉那样的情景,丝毫不亚于世界末日的来临

院里人和狗子周旋第二幕开始,时间便是一年后了,丁家沉浸在小妞去世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丁四一日比一日更颓废,更不愿意着家,夫妻之间感情的裂痕也越来越大然而这悲伤的描写,老舍只点到为止,妞子可爱的形象已然铭记在院里人的心间,成为时代的殉葬品,一个对比时时常会想起的参照物。

这一幕主要的功能还是新旧社会之间的过渡赵老当选了龙须沟一带的治安委员,在剧本中的主体分量越来越重了:“大家选举我当委员,我就得为大家出力好人,我帮忙;坏人,我斗争”黑旋风被打倒,狗子在赵老的苦心劝说下颇有从良之势;新政府提出要修整龙须沟,赵老对此率先表示拥护和支持,积极向院里人做思想工作。

这一向好的趋势过渡到第三幕,解放军和所有能出力的人民都投入到这场修沟的战役当中沟修成了,替小妞报了仇的丁四也勤快起来了,程疯子重新拾起了自己擅长的“数来宝”……越来越好的生活使得人们纷纷歌颂关心群众、为人民谋利益的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剧本也在疯子热热闹闹的唱词中结束了。

《新中国话剧艺术概观》一书中写到《龙须沟》的艺术特色:“紧紧抓住人与沟的关系这一戏剧线索,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着力描写沟旁一个小杂院内三个家庭和一个孤老头解放前后的不同生活命运,对新社会、共产党做了热烈的歌颂。

”“他并非为写‘小人物’而写‘小人物’,他是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命运,叫读者、观众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新旧社会的变化”不肯屈服而被打倒的程疯子站起来了,守着陈旧思想的王大妈从被旧社会欺压不敢吱声,想着“能活一天是一天”,到后来也一点点被人民政府的所作所为感化。

赵老不服输,敢于斗争的性格与新时代的到来,是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的在《茶馆》中,秦仲义年轻气盛,倾尽家产办实业,认为这样才能够救国,结果到了风烛残年之时,无依无靠穷困潦倒,自己的工厂全被国民党拆除,在那样的社会中即使再有雄心壮志,也是一霎光景,无法成事。

而赵老具有正义感的个人反抗的确是在自己的地界与黑暗势力咬牙抗争,一直为新时代到来做贡献,可若不是新政府的建立,他也无法施展抱负,真正成就大事,成为新时代的主人今天的龙须沟,经历几番修整,已经不是摆在明面上的河道,而是改造成为下水道,埋伏在北京南城的金鱼池小区地下。

那里竖着老舍先生和捧着鱼缸的小妞子的雕像,作家和作品人物,早已被人民记在心中,成为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烙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