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斯密码(莫尔斯密码第一次用于战场是什么战争)
在我们普通认知上,美国最厉害的情报机构是哪一个?是中央情报局,还是联邦调查局,或者两个并列都是。
在我们普通认知上,美国最厉害的情报机构是哪一个?是中央情报局,还是联邦调查局,或者两个并列都是其实,美国的情报机构林林总总很多,各个衙门都有自己的专门情报(行动)系统,而综合而言,美国隐藏最深,对美国政策影响最深的,则是很少提及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
并且,在今天互联网时代(甚至是已经来临的AI时代),NSA已经是美国信息战争中对外最重要的打击力量如中国国家安全部门在处置西北工业大学遭受网络攻击时,成功提取了名为“二次约会”的间谍软件样本该软件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发的网络“间谍”武器,在遍布全球多国的上千台网络设备中潜藏隐秘运行。
美国情报部门凭借其强大的网络攻击武器库,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国实施监控、窃密和网络攻击,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特别是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其下属的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TAO)以及先进的武器库,多次对我国进行体系化、平台化攻击,试图窃取我国重要数据资源。
不同于我们一般理解上的情报安全机构,以行动(侦察、缉捕、追踪)和情报分析为主NSA的主要任务就是“偷听全世界”,窃取地球上一切信号,获取相关信号情报,针对美国认为的敌对国,敌人获取(编造)关键信息,以供美国政府决策者在国际舞台上表演。
信号情报主要包括通信情报、检测信号情报、遥测情报、电子情报等其中,通信情报指通过窃听密码或未加密的通信系统,主要是电话、无线电话、卫星、陆上通讯线、海底电缆等获取的情报电子情报指从外国非通信系统发射的电磁辐射中获取的技术和情报。
信号情报主要来源有侦察卫星、侦察飞机、侦察船、潜艇、地面侦听站等信号情报源整理包括发报员特征归纳、信号分析、电信分析、释密、破密、文电研究、作出结论报告等,但不包括对未加密的书面通信、报刊和宣传广播的任何侦听加工,也不包括保密检查。
具有数量大、时效性强、准确性高、获取较容易、破译较困难等特点自电报电话诞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斗争领域,世界各国对信号情报的搜集越来越重视,专门从事信号情报搜集的机构、人员和手段日益增多,信号情报在军事情报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在军事情报工作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欧洲的科学家在18世纪逐渐发现电的各种特质同时开始有人研究使用电来传递讯息的可能早在1753年,一名英国人便提出使用静电来拍发电报他的设想是使用26条电线分别代表26个英文字母发电报的一方按文本顺序在电线上加以静电。
接收的一方在各电线接上小纸条当纸条因静电而升起时,便能把文本誊录同期法国率先使用灯号和旗语的方式在一系列高塔上传播信息,称为Optical telegraph,也是电报一词的英文起源,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信号传到很远,但其限制是需要有较多的人手以在地形内见距离外作中继传信,又受到天气影响。
1839年,首条真正投入使用营运的电报线路在英国最先出现它是大西方铁路(Great Western Railway)装设在两个车站之间作通讯之用这条线路长13英里,属指针式设计,由查尔斯·惠斯通及威廉·库克发明。
两人的发明在1837年取得英国的专利在美国,塞缪尔.莫尔斯在接近同一时间同时发明了电报,并在1837年在美国取得专利摩尔斯还发展出一套将字母及数字编码以便拍发的方法,便是今天人们熟知的摩尔斯电码
1861至1865年于美国爆发的南北战争,为世界上首次使用电报投入军事用途,交战双方除了以摩斯电码进行部队间的通讯外,也配合报业将战地消息传播出去1884年的中法战争,法军侵犯台湾,台湾巡抚兼清军指挥官刘铭传也善用了丁日昌时期所建设的电报,向清廷上报了台湾的战事。
1894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日本方面以电报截听了李鸿章回传给北京的电报,得知了清廷赔款求和的情资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在台湾建立了电报监听站,得知了沙俄波罗的海舰队驶经台湾海峡驰援旅顺与对马岛海域的战区,并使日本一举顺利歼灭沙俄舰队。
1912年美国保护私人电报信息安全的《无线电通信法》颁布,生效(后在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暂停)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打得火热朝天,整个世界都不曾消停,影响历史的大事儿此起彼伏那一年,发生了最为血腥和艰苦的凡尔登和索姆河战役,德国飞艇首次轰炸了巴黎;那一年,发生了杰西·华盛顿私刑事件(美国万人火烤黑人大会);。
那一年,中国发生了“护国战争”,蔡锷将军拔剑而起啸长风,袁世凯众叛亲离,惶惶病死而蔡锷将军却也于该年病故于日本中国开始了军阀混战割据时代还是那一年,中国最后的封建皇帝宣统还曾有过一次不到半个月的复辟,史称“张勋复辟”。
世界历史,浩浩汤汤许多耳熟能详的大事为今天研究者津津乐道,而在不知道的历史角落,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小事,在其后延续的发展中,却影响着世界,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那一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驻欧洲代表爱德华.豪斯上校寄给威尔逊总统的一封500字的加密信件。
被美国国务院的一名普通译报员,热衷于密码学的赫伯特.亚德利,用了两小时,完全破解对于自己的这项成绩,破密过程过于简单快捷,可见信息安全漏洞过大,亚德利对此感到担忧因此,他将此担忧向汇报,提醒经由英国电缆传输的美国通信存在重大洞。
根据他的建议,信息加密得到强化,同时,美国相关审查部门通过法律强制要求西部联合电报公司等企业将通信系统移交军方,这也成了信息安全国家化的开端1917年美国加入一战,陆军和国务院在此期间创建了美国(美军)历史上首个信号情报专门机构,即军事情报处第八科(简称MI-8),负责人便是亚德利。
亚德利以此在密码学历史上成为了“美国密码之父”
在亚德利的领导下,MI-8的工作极其高效,其获得的情报信息,美国接连抓获了潜伏在美的德国间谍而在成立后的一年半内,MI-8破译了来自570个系统的11000条信息在一战结束后,在战时被暂停的《无线电通信法》再次生效,许多截取信号的机构被撤销,但MI-8在其作业中的良好成绩,让美国政府决定将其作为常设机构保留。
1919年5月,代号为"黑室"的美国政府密码局于应运而生,常设机构设立在纽约的几家跨国有线运营商的总部,亚德利任局长它以一家空壳公司为掩护,对外声称其为银行与其他公司设计加密代码亚德利和他的MI-8同事们一起,一共20余人再次开始了密码破译工作。
主要任务便是是窃取和破解来往于国内外的外交电报,尤其是他国驻在美国的外交机构和外交人员信息
美国密码之父亚德利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黑室”担负起了破解华盛顿会议各国信息的重要任务,并且极其出色的完成,彼时美、英、法、意,日等国将在这次会议上就限制海军装备达成协议通过不间断的对日本代表往来信息的破译,美国准确得知了日本意图,从而获得了会议主动权,主导了协议的谈判。
同样,美国海军作为大量使用电报电信的武装力量,也深感密码安全的重要性在1922年成立了一个电子战部队,海军作战部通信处(第20处)的通信保密科(G科),科室代号缩写为OP-20-G尽管“黑室”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上世纪20年代的经济寒流,美国不断的缩减各个政府口的财政,亚德利也未能幸免。
1924年,包括亚德利在内,“黑室”已经不足10人。
1929年,胡佛当选为美国总统,史汀生成为了国务卿而史汀生上任后在某次批阅被破译的日本外交信函时,知道了“黑室”的存在这位国务卿有过一句名言:"绅士不阅读他人的信函,即使他是潜在的外国对手"他认为,和平时期维持战时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
“黑室”的行为违背了外交原则,是不道德的在胡佛总统的支持下,他宣布"黑室"为非法机构,并以削减预算为借口,于当年将其关闭黑室的关闭,亚德利瞬间陷入了失业与经济窘迫的境地没辙,靠山吃山,他撰写了第一本著作,即《美国黑室》。
这本国际畅销书回顾了他在密码学方面的成就,并将黑室的运行方式公之于世日本人读后急忙更改密码这本书将受众分为了两派,有些人认为亚德利是背叛者,有些人则对亚德利顶礼膜拜
题外话: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对重庆进行了反人类的大轰炸,即“重庆大轰炸”,在条件、气候复杂多变的重庆上空,日军总是能够找到最合适的方式轰炸国民党军统对此进行了调查,知道一定有内奸和间谍向日军发送情报可是该如何抓住这些人,又如何获取地方传递情报的信息呢?。
1938年九月份,用巨额美金聘请来华担任军统局顾问的亚德利来到了中国重庆,以他为首,建立了中国情报史上信号情报最为著名的“重庆黑室”在大概了解我方面临的困境后,雅德利选择用三种方法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首先,他需要对秘密电报信号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他带领着破译小组开始截获日军发出的秘密电报信号经过连续三天的收集,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那就是日军发报的时间相当固定每次从早上六点开始,每隔六个小时发一次情报,一天会有三条从截获的地点来看,发报点就在重庆,可见在蒋介石周围一定有间谍潜伏其中。
再经过了不少夜以继日的密码破解工作,亚德利的经验和学识帮助军统破解了密码,并且抓获了日军间谍,负责重庆防空的国民党高炮团长,以及密码本,著名文学作品《大地》重庆的天空逐渐不再让人害怕1940年的夏天,亚德利离开了中国回到了家乡,从此笔耕度日。
而此经历,亚德利在战后再次写成了自传体作品《中国黑室》
美国政界和军界高层中一些实权人员则对密码破解工作机构被缩减持保留态度,在长期的酝酿中,建立一个永久性且名副其实的情报机构的想法在美国高层生根发芽1930年4月24日,由38岁的威廉.弗里德曼任处长的美军(陆军)信号情报处成立,他招募了当时全美顶尖的语言学和密码学专家,他们是德语专家弗兰克.罗列特、精通法语的苏联裔美国人阿夫拉姆·辛克弗,西班牙语专家所罗门.库尔巴克以及精通日语的约翰.B赫特。
助理为哈里.劳伦斯.克拉克利用相关的先进设备,为美国陆军研究加密密码,破解对手密码,以及安全传输情报二战期间期间,信号情报处进行了扩编并迁至弗吉尼亚州阿灵顿(代号“阿灵顿会堂”),1943年7月成为信号安全局(SSA),普勒斯顿.考德曼准将担任领导。
二战结束时,信号安全局又易名为陆军安全局(ASA)
威廉.弗里德曼弗里德曼20世纪20年代就曾是美国战争部密码部门负责人在长期的工作最后他深刻认识培养密码学人才和建立密码学专家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31年,他创办了信号情报学校他也因此和亚德利并列,也被称为“美国密码学之父”。
1939年至1940年,信号情报处的"魔术行动"小组成功破译了日本最高级的密码通信,用于加密外交电报的密码系统紫色密码机但是,尽管美国陆海军都开始加大信号情报力量,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41年12月7日清晨,依旧没有躲过了日本对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的突袭,即“珍珠港事件”。
随即,华盛顿展开多项调查,最终得出了通信情报部门在该事件中失职的原因。调查结果:信息截取与传输明显存在缺陷,程序烦琐而不合时宜,翻译与分析部门能力不足,此外,陆军与海军之间缺乏合作。
1942年5月在陆军情报部门(G2)内部成立了一支秘密部队,称特别支队该支队负责汇总信号情报处拦截的原始数据,生成简明报告以及德国、苏联和意大利外交信息的日常摘要但因为信号情报处负责确定拦截对象并为少数有权限阅读报告的人员,设定了报告的优先级。
特别支队只能依附于信号情报处的规定,虽然行政上它归属陆军G2部门,但信号情报处本身归美国陆军通信兵团监管双重指挥模式常常导致特别支队工作不畅,业务混乱“珍珠港事件”的美国信号情报系统后遗症依旧在发作1941年冬,德国入侵苏联,苏联的情报安全机构同样损兵折将,战前的苏联已经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情报安全机构之一,针对不同事件均构建了一套密钥与密码系统,系统中每个密码都在使用一次后被立即消除,安全性可谓牢不可破。
但是,苏联的情报站和外交、商务机构遍布全球,密码编制和加密设备的需求巨大,情报部门不堪重负且因为战争的突然降临,在丧失了大片国土之后,在残酷的卫国战争中,苏联的信号加密系统超负荷的工作,开始出现了泄露和严重的漏洞。
这让美国通信兵团预备役军官理查德.哈洛克欣喜若狂作为语言学家和密码学家(还是考古学家),他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机会随后的两年里,他夜以继日,最终成为了美国破解苏联密码的第一人(1943年10月)1942年6月,美国在中途岛海战中获胜。
这场决定性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军密码破译部门此部门对3个轴心国(德国、意大利与日本)和40多个相关国家进行窃听,同时加强了与传奇的英国密码破解中枢布莱奇利庄园合作成立了绝密的英美联合的密码破击机构,即“目标情报委员会”。
战场上的成功,美国政府与军方意识到情报的重要性,明白了破译情报有助于打败德国及其盟友,但华盛顿的政客们已经开始担心,一旦世界回归和平,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苏联依旧是对手此时的世界,各种迹象预示着冷战的到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瓦解昔日的盟友,形成互相对立的苏联集团与西方集团,后者以美国为首,集结于北约框架内。
英美怀疑苏联在长远谋划上存在敌对的战略意图,因此决定联手监视这个当前的盟友﹣﹣潜在的明日之敌此时期美国信号情报处处长卡特.克拉克上校对电子情报系统发达的苏联一直怀有敌意因此,在1943年1月美国与苏联结盟之时,他毫不犹豫地将几个杰出的下属划出成立专门小组,建立一项高度机密的任务:破解苏联密码。
其中就有理查德.哈洛克1944年6月,卡特.克拉克强力改组特别支队,多年的诟病被一并解决1945年,柏林即将攻陷,美英“目标情报委员会”迅速派往德国,抢在苏联之前截获了瓦解的德国密码专家团队与密码设备(该任务的相关文件直到2011年才解密)
此次任务对后世的影响极具战略意义,当时它有四个目标:掌握德国的联合通信保密系统,识别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了解德国在攻击苏联密码系统上的技术发展,挖掘对日作战的有用信号情报目标情报委员会成员、美国海军上尉霍华德.坎佩恩(未来的美国国家安全局研究部主任)博士成功完成了该使命。
审讯德国密码学家的工作进展顺利此外,多台"鱼"密码机和相关文件被送到布莱奇利庄园"鱼"密码机比恩尼格玛密码机更为强大,除加密外还具备破译功能,德国凭此得以抗衡劲敌苏联的密码设备此次行动截获了德国密码技术,在战术与战略层面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为英美情报部门开辟了新天地。
而1946年,英美的情报合作,产生了一个影响至今,日复一日的窃听着全世界各个角落信息的国际组织,即“五眼联盟”。
到日本投降,盟军最终取得了二战的胜利经过战争的洗礼,美国海陆军的信号情报部门获得了极大声望,当时旗下从萌芽时期的几人已经发展到3.7万名军人与文职人员,拥有了37个监听站和几十个电子战术情报单位然而,美国几乎重蹈了一战结束后的覆辙,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开始撤裁情报机构和情报人员。
包括CIA的前身,美国战略服务办公室(OSS),都未能幸免在二战胜利后的120天里,美国陆海军的信号情报部门裁剪了近8成的人员1945年年底,美国陆海军情报部门加起来不过7500人美国无线电信号拦截几乎全部停止,甚至包括英美合作项目,旨在截获和破译苏联的通信的代号为"波旁"的行动。
由于缺少情报拦截,密码分析人员的战果乏善可陈,并且主要依托英国的协助美军情报部门因此而弊病丛生,但此时,英美发起的“冷战”正在走向高潮华盛顿分析存在的问题后,决定集中军队资源,建再美军密码安全系统,同时减少在这一领域上对英国的依赖。
和平时期这些情报部门的复活,让其在此后的岁月里因任务的绝密变得神秘莫测,隐藏在世人眼界之外
1947年7月,美国纲领性的主法《国家安全法案》颁布与此同时,美军的指挥体系也依据该法案进行了重组陆军和海军合并而成的国防部(俗称“五角大楼”)积极推进跨军种合作,其目标甚为明确:协调美国国内政策与对外政策;根据战时经验,鼓励企业、研究机构与军事机构开展合作。
以后几年里,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于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NSC)成立,永久成员包括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战略服务办公室基础上组建而成,设有中央情报总监但是,这一切的改变,还是没有能对电子信号情报系统升级有所改善。
1948年10月29日,苏联突然更换了所有的军警密码系统此外,苏联在几个月内修改了呼号和无线电频率,强化了安全程序和信息传输技术更糟糕的是,密码机也更换了这些措施对美国情报系统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在战争年代费尽心思破译苏联密码的努力沦为徒劳。
苏联的新密码系统成为难啃的骨头,美国不得不再次从零开始,花费了近三十年时间,直到70年代末苏联密码再次被美国破译意识形态上的严重对立,以及对世界上大国格局自身的比重要求,美国始终要求得到彼时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各种信息。
1948年6月,柏林危机;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49年5月20日,尽管陆军和海军持保留意见,美国国防部长约翰逊不顾美海陆军的反对,坚持签署了一道绝密指令,宣布成立武装部队安全局(ASA),并将其置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管辖之下根据该指令,通信情报和通信保密的行动划归武装部队安全局统一指挥,但陆海空三军仍有权保留独立的情报部门。
美海军通信主任厄尔.斯通少将出任武装部队安全局局长一职由于该局属美国最高等级的机密,而这位海军少将又不能在美国武装力量军官序列中凭空消失于是在官方通报中,斯通少将是被调至参谋长联席会议任职但这个组合而成的情报机构虽然高度机密,但斯通少将未能摆平军人与文职人员之间的矛盾,对外无法抵挡压力。
也没有能力进行机构重组因此,斯通少将在两年的局长生涯中,在整合通信情报上是失败的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半岛上“最寒冷的冬天”,美国对新中国力量的错误低估付出的代价,对中苏友好,视其为对美国的威胁,同时对未来核战争的担忧与日俱增。
1951年,已经晋升为陆军准将的原信号情报处处长克拉克准将认为ASA问题太多,因此拒绝出任第二任局长,很多陆,空军情报军官对这个职位也是嗤之以鼻脾气倔强,但具有极强组织和管理能力的拉尔夫.卡奈因少将进入了华盛顿的视野。
虽然他没有任何情报工作经验,但其身上独有的特点被看重,很快,卡奈因晋升为中将,出任ASA第二任局长很快,他就展露出过人的工作效率与组织才能他成功将ASA打造成一支被情报界认可的力量但是,美国各个情报系统的内部矛盾消耗了ASA实力,使得该局在情报数量与质量上仍未能满足军方及其他客户的要求。
无法让ASA在一触即发的国际局势中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应对朝鲜战争与咄咄逼人的苏联时更是如此其次,美国陆海空三军之间长期存在分歧,决策系统举步维艰此外,与CIA、FBA和美国外交部门的扯皮和各自山头主义也降低了信号情报部门的效率。
卡奈因因此在各力量间疲于奔命1952年,一份调研报告形成。该报告介绍了美国信号情报系统的现状,陈述了ASA弊病与阻力,着重建议改组美国武装部队安全局,并授权新机构建立全球信号情报监视系统。
60年代NSA内部一景1952年10月24日,美国通过并颁布了《第9号国家安全委员会情报指令》同日,杜鲁门签署了一份题为"通信情报活动"的绝密文件,指定国防部长负责信号情报活动1952年11月4日,杜鲁门裁撤了武装部队安全局,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诞生。
新成立的NSA的机密等级是美国最高的,同时又赋予了超出美国所有法律,包括不会局限在各个国际法律框架中,大权在握,享有超乎其他情报机构的地位,其使命与职责详述于《第9号国家安全委员会情报指令》原ASA局长卡奈因局长出任首任局长,后被人称为"国家安全局之父"。
由于背后靠山是美国总统与国防部长洛维特的支持,卡奈因顺利争取到额外预算,解决了计算机设备采购和研发的经费问题在处理内外矛盾上,卡奈因也变得游刃有余对外,他虽然为人"专横",导致与中央情报局的竞争加剧,但懂得如何与情报界人士周旋,成功消除了外部障碍。
对内,他积极引进人才,强调团队合作,为文职人员提供更好的晋升与培训机会,受到下属的推崇此外,他四处奔走,使国家安全局得以落户米德堡,而非原定的诺克斯堡最终,卡奈因成为"伟大的统一者",成功将美国情报界各部门紧密团结了起来。
卡奈因的高瞻远瞩与高效工作为冷战期间的美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情报支持
自此,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拥有了美国情报机构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但美国政府长时间以来,一直否认有这样的美国政府(军方)的庞大组织存在,直到2013年,斯诺登向媒体提供机密文件致使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曝光。
直到今天,NSA利用自己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偷窥着全世界,包括他的盟友一举一动,甚至是私生活。并且,主导着“五眼联盟”,窃听着全世界。窃取、编造着各类信息,为所谓的“美国主义”服务。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莫尔斯密码(莫尔斯密码第一次用于战场是什么战争)
密码的诞生19世纪初,通信技术处于初级阶段,远距离通信几乎无法实现。1836年美国艺术家和发明家萨缪尔·莫尔斯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 …
-
b站服务器故障致歉(服务器故障排查方法)
昨晚,你注意到B站崩了吗?彼时,APP内容无法加载、网页显示异常、收藏夹空白等,很快,“B站崩了”登上热搜榜首。今天凌晨(7月14日)2点,哔哩…
- 北京旅行社排名(北京市旅行社排名)
- pes2013修改器(pes2013修改器闪退解决办法)
- 谷歌地图离线包(谷歌地图怎么保存离线地图)
- 谷歌地图离线包(谷歌地图怎么保存离线地图)
- 公关公司排名(公关公司排名前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