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观察

学会了吗放开三胎(放开三胎政策时间)

5月31日,高层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根据时任黑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吴景峰2019年的

学会了吗放开三胎(放开三胎政策时间)

 

文/ 江昱玢 陈晓平 编辑/ 陈晓平三孩政策来了!5月31日,高层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启动实施;2015年,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如今,放开三孩,这是过往8年生育政策又一次重大调整这种密集的节奏,不是偶然的对当下的中国而言,人口也不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负增长的惯性之前,“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的决策,确实促进了中国出生人口的回升。

最近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0-14岁少儿人口数量,比2010年增加3092万人,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至2017年的50%左右。

只是,经过5年时间,“二孩效应”逐渐弱化,其影响因素包括:受育龄妇女占比减少、结婚人数减少、婚育年龄推迟、生育意愿下降等。

据官方数据,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生育水平自1990年代开始,妇女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2.1)以下中国总人口现呈低速增长态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3%,较2000-2010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下降0.04%。

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创下1949年以来出生率的最低值

表面上,总数依然在增长,长期形势非常严峻。

人口学者张现苓、翟振武、陶涛撰写的《中国人口负增长:现状、未来与特征》称,中国正处于人口增长放缓、负增长惯性不断积聚的阶段,“人口负增长的大趋势已定,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开始下降,且这种趋势在21世纪的后几十年都将持续进行。

”以2017年全国户籍登记数据为初始人口数,根据其测算,如若维持在总和生育率为1.3的超低水平,中国将于2023年后进入负增长;若维持在1.6水平上,人口负增长可推迟至2027年即使妇女生育率保持在更替水平,中国人口仍不可避免地于2040 年落入负增长域,区别在于,未来(2086年)中国人口还能再次回归正增长。

这种态势,对于劳动人口的冲击尤其巨大。

三位学者预测,假定生育总和生育率由2018年的1.55,缓慢降至2030年的1.4左右并维持至21世纪末,2030年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开始明显缩减,由2030年的9.47亿逐渐下降,2036年降至9亿以下,2047年降至8亿,到2098年只有4亿!

若立足于长远看,调整生育政策确实已箭在弦上愿意生三孩吗?放开三孩,大家就乐意生吗?调查数据来看,难言乐观庄亚儿、姜玉、李伯华三位学者,基于2017年官方的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发现,2017年,中国育龄妇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96,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76。

生育意愿总体转向少生。理想子女数为2孩的比例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全面两孩政策满足了90%以上群众的生育意愿;打算生育3个孩子及以上的妇女比例,仅仅为9.3%。

图表援引自《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作者庄亚儿、姜玉、李伯华人们习惯以为,越富的人愿意多生,实际并非如此三位学者发现,家庭收入、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本人是否独生子女这4个变量,其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有限;影响巨大的,集中在出生年代和曾生子女数两个变量。

尤其是,理想子女数与出生年代的早晚呈反向变化关系1960后和70后妇女,其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与1.76 的平均值最为接近,处于中间水平;80后妇女,其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最高;90及以后妇女,其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 1.70,处于4个分组中的最低水平。

“90 及以后出生妇女的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处于最低水平,反映了年轻女性更加倾向于少生孩子”三人总结说此次,决策层提到,“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确实是有的放矢已有的试点证明,“放开三孩”的效果也有限。

以黑龙江为例,2016年以来,该省即允许在六种情形下可以生育三孩其中夫妻双方均为边境地区居民的,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提出申请生育三孩根据时任黑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吴景峰2019年的一份报告,政策出台以来,边境地区生育三孩的比例却较低:。

2016年— 2018年三年间,同江共生育三孩31人,抚远 15人,绥滨 24 人,边境县(市、区)三孩比例不到2.5%,只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不到一个百分点边境县(市、区)二孩率为35%左右根据公开数据,“放开三孩”背后,黑河市的全市人口出生率,从2015年的4.8‰ 增至2016 年的5.4 ‰,2019 年又降到3.9‰。

这并不意味着生育政策调整是无效的。“2013年和2016年生育政策逐步放开的结果看,生育水平提升有限,在全部生育中二孩比率在增长,政策是有效果的。”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宋健评价说。

特别是,此次高层会议强调,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提到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等多项举措这些举措实施下来,即便三胎比例提振有限,但势必会刺激一孩、二孩的生育率,有机会逆转强大的负增长惯性。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