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吗巴金简介(巴金简介及代表作品)
巴金先生出生于1904年11月25日,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
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先生出生于1904年11月25日,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任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巴金先生的一生可谓是,视书籍为金子,一辈子家中省吃俭用,但是依旧保持着买书、读书的好习惯,在1919年爆发的伟大的“五四”运动影响下,他开始大量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反帝反封建、科学民主等进步思想,1922年2月在《文学旬刊》上发表诗歌《被虐(待)者底哭声》12首,从此开始了辉煌的文学创作生涯。
1922年冬,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1923年到上海求学,192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5年高中毕业后在上海从事社会活动和编译工作巴金先生作品介绍
《灭亡》,巴金先生1928年完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3年5月,19岁的巴金跟随哥哥尧林离开四川老家,乘船顺江而下,到达上海4年后,他又去往法国走出四川与出国是巴金人生的两大转折。
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就是在法国巴黎写成的《灭亡》反映的是1926年左右,在北伐战争之前,军阀孙传芳统治下的上海的生活,塑造了一个以生命向黑暗社会复仇的职业革命者杜大心的形象,这位主人公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却忍住极大的痛苦为反抗专制制度而拼命工作,他对自己个人的前途失去了希望,对黑暗压迫下的人类前途也感到绝望,然而他还是要尽力奋斗。
虽然他也被人爱过,但那种绝望、虚无而又要拼死抗争的心态最终使他丧失了爱情,甘愿消耗生命以殉事业,求取良心的安宁
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相比大家都耳熟能详,1931年12月,巴金发表长篇小说《家》,这是作者《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的第一部,小说以作者自己的家庭为素材,描写“五-四”时期,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
巴金先生的《复仇》是一部短小而精悍的革命题材小说,虽说小说不是围绕革命展开,而是福尔恭席太因的自杀和他所经历的人生经历遭遇的人间悲剧,来阐明巴金的观点,但巴金在小说里向我们探讨了革命的道路,人生的意义,幸福的方式等等问题,这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小说。
《寒夜》是巴金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944年秋冬的一个晚上,在重庆防空警报解除后的一两个小时,巴金开始了《寒夜》的写作小说的情节与作者的生活几乎是同步展开的:都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写完这部小说是1946年的最后一天,上海一个寒冷的冬夜,小说结尾也正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
巴金先生曾经说过,写《寒夜》是在作品中生活,他本人就生活在《寒夜》所描述的生活背景中在那几年中,散文家缪崇群、小说家王鲁彦,还有他的老朋友陈范予,都是害着肺病痛苦地死去的;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他又亲手埋葬了因病得不到很好医治的三哥李尧林。
所以,当小说中写到汪文宣为生计而无着、为疾病而痛苦的时候,这些亲友的面孔一一浮现在巴金的脑海中,使他的写作十分投入
1978———1986年间,巴金为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大公园》开辟专栏,写了150篇“随想”短文,总称为《随想录》其中有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如《“文革”博物馆》),对失去亲友的怀念(如《怀念胡风》),对自我心灵的拷问(如《小狗包弟》),以及对一些他不能认同的观点言论的大胆批判。
《随想录》的许多篇幅,都探索了“十年浩劫究竟是怎样开始的?人又是怎样变成…兽‟的?”巴金的解剖刀不仅伸向社会,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加诸自身他以一个历史浩劫的见证人的身份,带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展开对历史的深入反思。
此外,巴金先生还选择了很多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了翻译,他把感情倾注在这些作品上,他想通过译文来讲自己的心里话,来打动更多人的心,2003年11月25日,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巴金先生轶事带病入书
幼年多病的巴金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因此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就是如此。
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因书得爱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
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嗜书如命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
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科技观察论文怎么写的好互联科技观察员是干嘛的啊科学探究观察记录
姚建兰,徐汇区青少年举动中间科技教诲西席,正初级西席
-
科技观察小论文的格式及范文观察者网张维为问苍茫大地
2023 年 11 月,麦吉尔大学官网暗示:制止在任何麦吉尔办理/具有的装备上利用微信,但小我私家能够持续利用小我私家帐户在其小我私…
- 环球科技观察在哪看科技观察日记二年级下册科技观察报告怎么写模板
- 立刚科技观察评合肥陈教授观察的正确读音
- 观察日落的日记四年级200字环球科技有限公司
- 新金融观察力科示波器软件下载
- 学到了吗我的梦作文(我的梦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