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观察

燃爆了新闻发布会的新闻稿(模拟新闻发布会新闻稿)

6月14日上午,“空中丝路,枢纽全球”中德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峰会新发布会在郑州航空港城市会客厅成功举办。

燃爆了新闻发布会的新闻稿(模拟新闻发布会新闻稿)

 

6月14日上午,“空中丝路,枢纽全球”中德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峰会新发布会在郑州航空港城市会客厅成功举办。

郑州航空港区党群工作部部长程浩主持新闻发布会六年前的今天,习近平主席提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2022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前瞻三十年的眼光,对郑州航空港进行系统性重塑重构改革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空中丝绸之路”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赋予郑州航空港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将于2023年6月24-25日在河南郑州航空港举办“空中丝路”中德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峰会。

在发布会上,郑州航空港科技工信局局长禹定国介绍,今年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经贸合作面临新机遇截至目前,总书记三次提到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河南郑州航空港携手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共同举办“空中丝路”中德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峰会,抢抓机遇、争取扩大与欧洲产业合作,以高水平对外合作助力河南高质量发展。

同时,禹定国就“空中丝路”中德智能制造融合

创新峰会的几个关键环节,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郑州航空港区科技工信局局长禹定国做主题发布答记者问环节,郑州航空港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汪艳玲介绍,截至2023年5月份,郑州国际机场在运营的全货运航空公司已累计达32家,开通全货机航线44条,其中国际地区36条。

卢货航世界综合排名上升为第五,为郑州机场累计贡献国际货运量100万吨,航线覆盖卢森堡、伦敦、布达佩斯、米兰亚特兰大等欧美亚三大洲24个国家200多座城市,形成了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多点支撑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

2022年,电子信息产业达到了历史新高5000亿大关,逐步形成了从芯片、靶材、设备、模组、面板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

郑州航空港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汪艳玲郑州航空港综保区和口岸服务局副局长王晓介绍,2022年,完成外贸进出口值4659亿元,分别占郑州市的77%、河南省的55%成功获批肉类、活牛、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药品、邮政等7个功能性口岸。

创新开展综保区和机场“区港一体化”模式,企业通关时效提升60%,物流成本节省50%航空港进口整体通关时间4.6小时,较全国平均水平快35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36秒,仅为全国平均出口时间的千分之八(全国通关时间1.25小时)。

郑州航空港区综保区和口岸服务局副局长王晓郑州航空港汽车城指挥部指挥长胡焕合介绍,汽车城区域范围内地势平坦,具有发展现代大工业的天然优势打造从零部件加工、整车生产、市场运营与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条,先期规划了“中德隐形冠军企业合作示范区”,重点发展汽车产业配套项目。

郑州航空港区汽车城指挥部指挥长胡焕合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空中丝路,枢纽全球”中德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峰会旨在进一步拓展航空港区与德国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帮助中德企业更好地了解双方投资环境,充分利用“空中丝路”,携手新合作,共谋新发展。

发布会上,还重磅推出了两位特殊的AI新朋友,数字人陈航模拟英国海归,受河南郑州航空港全球招募人才吸引,来到航空港区工作,任空中丝路传媒公司副总兼航空港区城市推介官;另一位女士来自德国,是这次峰会的联络人。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人民网、央广网、国际在线、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顶端新闻、大象新闻、大河报、大河网、映象网、大河财立方、郑州日报、郑州广播电视台、中原网、正观新闻等中央省市媒体和部

分知名自媒体代表到场参加新闻发布会今年是河南郑州航空港获批成立的十周年十年来,郑州航空港成功搭建起河南与世界互联互通的“空中丝绸之路”,建成投用内陆地区功能最全、效率最高的“1+1+7”开放体系,郑州航空港“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的格局已经奠定。

以“空中丝路”中德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峰会为契机,推进豫欧双向投资合作,深化与欧洲国家经贸往来,不断提升“空中丝绸之路”辐射能力河南郑州航空港,必将是制造业引领,产城融合的世界级典范和航空大都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