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后悔纯粹理性批判句读(纯粹理性批判句读电子书)
所以纯粹知性概念即使当它们被运用于先天直观(如在数学中)时,也只有在这些先天直观、因而借助于先天直观使知性概念也能够被运用于经验性直观的情况下,
所以纯粹知性概念即使当它们被运用于先天直观(如在数学中)时,也只有在这些先天直观、因而借助于先天直观使知性概念也能够被运用于经验性直观的情况下,才获得知识前面说纯粹知性概念,也就是范畴,是必须用于内容之上的,而内容是从感官经验中获得的。
但有人会说,不对啊,数学不是摆在这里的么,哪怕没有经验性的东西,纯粹知性概念不是同样可以创造数学这样的知识么?所以,这里接着说,即使纯粹知性概念被用于了先天直观,比如数学,也是有必要的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这些先天直观能够被用于经验性直观。
也就是说,纯粹知性概念用于先天直观,而先天直观用于经验性直观,因此,纯粹知性概念间接地用于了经验性直观,或者说,纯粹知性借助于先天直观而运用于了经验性直观这样说稍微有点抽象,用前面康德对思维与认识的区别来解释吧。
思维,你可以思维任何东西,存在或者不存在,你都可以思维但是,认识,就必须是得存在的,或者可能存在的这个可能,是基于现实的可能,而不是虽然说的可能这个可能是指,虽然我只见过白色的天鹅,但我可以想象黑色的天鹅是可能存在的。
而不是说,鬼魂是可能存在的,你怎么证明不可能呢?不是这种可能思维与认识的区别,可以类比到这里纯粹知性概念想要成为知识,就必须运用在经验性直观上,你虽然也可以胡乱的用在别的地方,但那不是知识就好比你可以编织出一个逻辑自洽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但那不是知识。
你只能把知识放到这个魔法世界中去,而不能说魔法世界中被构想出来的是知识因此范畴借助于纯直观也并未提供给我们有关事物的知识,而只有通过它们在经验性直观上的可能的运用才能做到这点,就是说,范畴只用在经验性知识的可能性上。
所以说,范畴借助于纯直观,本身是不能提供给我们有关事物的知识的只有范畴在经验性直观上的可能的运用,才能做到这点,也就是提供给我们有关事物的知识或者说,范畴只能用在经验性知识的可能性上说到这里,其实我们可以知道,在康德看来,究竟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关于对象的,是必须与经验性内容有关的,也必须与纯粹知性范畴有关的所以,严格的说,只有既包含了经验性内容,又包含了纯粹知性概念的,才能称之为知识而只有其中任何一部分的,都不是真正的知识不过,在这点上,康德自己用词也不那么讲究。
经常用到先天知识、先验知识、经验性知识,实际上,并不存在先天知识或者先验知识、经验性知识,而只有先天形式和经验性内容那么,肯定有人要问,数学家研究各种纯粹数学,完全不知道用途,一辈子就是自己用纸和笔计算、推演,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完全不关心、完全不知道。
他们这种数学是不是知识呢?当然是但是,为什么这些看起来与任何实际用途,与经济效益,甚至世界完全无关的数学是知识呢?在康德看来,是因为这些数学知识迟早会被用于直观世界,迟早有用于直观世界的可能性多少以前理解不了的数学证明,都被用于了改变现实世界。
以前它们看起来没有用,但所有人都知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就会变得有用了但是,如果说有一些数学的东西,被证明永远与真实世界没有关系,永远不会对真实世界产生影响,那么,我们还会认为这些是知识么?一个完全凭空的、割裂的东西,并不是知识。
知识,必须与什么有关,必须在整体系统之内但这种知识就叫作经验因此范畴在事物的知识上没有别的运用,除非这些事物只被看作是可能经验的对象但这种知识就叫作经验所以,严格说来,康德认为所有知识都是经验知识康德把我们通常说的经验分解开来,看看里面有什么。
通常我们认为,经验里面就是经验性的内容,都是外界给予我们的而经验被给予我们之后,我们的理性才会介入但康德说不是,经验里既有经验性内容,也有先验形式也就是既有外界来的东西,也有我们主观的东西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说,如果说从事物的知识这个角度说,范畴没有别的运用,只能用在经验对象上,或者可能经验的对象上当然,既然两者是缺一不可的,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范畴没有别的运用,只能用在可能的经验对象上;可能的经验对象没有别的被运用的方式,或者说没有别的被认识的方式,只能通过范畴。
§23.上述这一命题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和先验感性论规定了我们感性直观的纯形式的运用限度一样,也规定了纯粹知性概念在对象方面的运用限度上面这个命题极其重要,什么命题?就是范畴在事物的知识上没有别的运用,只能用在可能经验的对象上。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命题和另一个命题“先验感性论规定了我们感性直观的纯形式的运用限度”一样后面这句,不是它和先验感性论,是它这个命题和后面这一整个命题康德的知识的基本结构是:先天形式+后天内容感性里是:直观形式(空间与时间)+对象刺激。
知性里是:知性形式(范畴)+直观前者,整个成为后者的内容这里就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后者的形式,是不是可以不用前者作为内容?康德这里对范畴在对象方面的运用的限度,就是在规定说,不可以对于知识来说,范畴只能将前者作为内容,而不能胡乱运用并认为这也可以产生知识。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越早知道越好参谋助手论(参谋助手论epub)
我的博文《狂放的杜甫》,继被《读者 校园版》刊登后,又入选《读者 校园版》(第50卷)。附原文:狂放的杜甫 在今人的印象中,杜甫是个沉郁…
-
新鲜出炉未央歌鹿桥(未央歌小说鹿桥读后感)
民国时期的华语文坛可谓是巨匠迭出,美文如云。
- 全程干货异世天魔录(异世天魔录3)
- 太疯狂了血族邪瞳(血族邪瞳有几个男主角)
- 居然可以这样血族邪瞳(血族邪瞳有几个男主角)
- 干货分享清明幻河图(清明幻河图 美国众神)
- 科技观察日记作文旅行者的观察英语作文小学生科技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