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出自!

农家认为世上所有的人都从事耕作,天下就会不治而治,主张君主与臣并耕,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吃官禄。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出自!

 

语自《孟子,滕文公上》这是孟子关于社会分工的学说当时有一派学者叫农家,他们厌恶暴政而提出恢复到原始共产社会的主张他们的崇拜对象是神农神农是“三皇”之一,相传是他开始教人民耕种的农家认为世上所有的人都从事耕作,天下就会不治而治,主张君主与臣并耕,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吃官禄。

许行就是一个践行农家学说的人他从楚国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听说您施行仁政,我从远方来,请给我一处住房,我愿意当您的百姓”滕文公答应了他他就带着门徒来了这些门徒都穿着粗麻布衣,靠耕种,打草鞋,织席子谋生。

有一个儒家派学者叫陈相,听说许行的故事也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也见了滕文公,要求象许行一样做滕国的百姓这样许行和陈相就见了面,成了好友一天,陈相去拜访孟子,转述了许行的话说:“滕文公是个贤明的君主,但还没掌握真正的治国之道。

贤人治国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食现在滕国有储藏粮食和财物的仓库,这是损害百姓来奉养自己,怎么能叫作贤明呢?"孟子就问他:“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肯吃饭吗?”“他一定自己动手织布然后才穿衣吗?”“他戴的帽子是自己织的吗?"

“他做饭用的锅碗瓢盆,种地用的农具是他自己造的吗?"陈相回答说:都是他用粮食换的孟子接着说:如按许先生的主张,如用农夫的粮食换取生活用具和农作用具,是不是损害了瓦匠,铁匠,陶匠的利益?这些匠人用自己的产品换取粮食就损害了农夫的利益?社会有分工,官吏有自己要做的事,百姓有百姓要做的事。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部分人用脑劳动,部分人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人统治人,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被统治的人理上应该供养着別人生活,这是天下的正常规范,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伦理孟子的理论统治了中国几千年,它既有合理性,也有反动性,剝削有理,就这样恒定下来。

但如农家所说的,统治者与民共同劳动,放下架子,不吃官禄,确实有吸引力,但那只是梦呓和寓言,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也荒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