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简介(红星照耀中国作品简介)

领读一:作品简介 一、图书基本情况《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简介(红星照耀中国作品简介)

 

领读一:作品简介一、图书基本情况《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划重点:作品类别——报告文学二、内容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堪称“红色经典”中的经典作品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期间,作者斯诺

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真实地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报道了作者对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八路军指挥员朱德、贺龙、彭德怀等人的采访记录。

全书共分为12篇,主要包括: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最后还记录了作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的采访经历和感受等内容作者详细的介绍了自己在前往陕北根据地过程中遭受国民党反动派追击、堵截的经历;侧重描写了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在长沙渡过的少年时代、革命初期的热情,以及参加苏维埃运动、在红军长征中的探索和思考;描写了建设革命根据地中进行的捐税、土改斗争,以及苏维埃政府的真实情况;描写了彭德怀老总、贺龙老总的一些事迹,以及进行游击战术的情况;还描写了普通红军战士的生活战斗情况,以及陕北人民群众的生活风情,从火车上遇到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再到衣着破烂、生活艰难的农民。

斯诺在书中还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表达了对长征的钦佩之情,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同时,斯诺也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越的伟大斗争精神。

三、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1936年6月访问了陕甘宁边区,采写并发表了大量关于陕北苏区、中国共产党、红军的报道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

10月《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几十年来畅销不衰1942年斯诺离开了中国,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斯诺毕生致力中美友好,成为中美两国问题专家,并在新中国建立后几次来华访问。

1972年2月15日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部分骨灰葬在北京大学未名湖哔斯诺一生写过十余部书籍其中,不少是写中国的:如《远东前线》《为亚洲而战》《红色中国杂记》(1957年出版)《今日红色中国:大河彼岸》、《漫长的革命》遗稿等,但使美国和全世界人民最早了解中国革命真相的,确是史诗般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

四、创作背景在1935年10月,红军即已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然而,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种种不实的谣言,千方百计地严密封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一切消息,所以中国革命的真相,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也完全是一个难以猜测的“谜”。

为了搞清陕北苏区这个“未知之地”的真实情况,揭开这个举世之“谜”,斯诺决心秘密前往苏区在得到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两家报纸的赞同支持后,经宋庆龄和华北地下党组织的具体帮助和安排,斯诺于1936年6月满怀喜悦之情,带着一封用隐形墨水写的致毛主席的介绍信,加上“两只照相机,二十四个胶,还有足够的笔记本”极为秘密地从西安出发,开始了影响他一生的“陕北之行”。

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思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斯诺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纽织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

《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五、作品主题思想《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六、作品影响《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1937年10 月,《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10万册以上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

美国历史学家哈罗德·伊萨克斯的调查说明,作为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的主要来源,《红星照耀中国》仅次于赛珍珠的《大地》《大地》使美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老百姓,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由于有了这一种思想武装,使得一批青年,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

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

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

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七、《红星照耀中国》电子书:本资源来源于“超星学习通”,可扫描二维码进行在线阅读。

八、相关作品介绍(一)《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由赵东阳执导,赵文卓、黄海冰、邓英、周海媚、孙浩主演的红色革命题材电视剧,于2016年10月22日在湖南卫视播出该剧通过美国青年记者斯诺的经历,讲述。

1928年至1941年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变革。

(二)《红星照耀中国》电影《红星照耀中国》是由王冀邢执导,王鹏凯、柯南·何裴、李雪健等主演的战争片,于2019年8月8日在中国上映该片采用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讲述了埃德加·斯诺突破重重封锁前往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采访,见证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迷人风采,并向全世界第一次揭示“红色中国”秘密的一段真实历史。

2019年9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推荐为优秀影片片目(三)《红星照耀中国》话剧话剧《红星照耀中国》是根据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同名经典作品与他在中国的传奇经历所创作的整出戏通过一个西方新闻记者的视角,有力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强大感召力,客观地再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的艰苦卓绝奋斗。

作品摈弃了以往“高大全”式的说教模式,全剧没有一句教条式、口号式的颂歌,却真实而不落俗套;很贴近当代人的欣赏口味作品通过独特戏剧结构和新颖的舞台呈现,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舞台魅力力图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把当代人关注又困惑的信念问题体现出来,用艺术作品释放真理的力量,点燃人们信仰的火焰。

该剧由创作了享誉全国的电视剧《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作品的著名编剧兰晓龙亲自操刀创作,汇聚彭澎、洪涛、冯国庆、王旭峰、高志强、吴兰辉、肖剑、张再新、马帅、陈静等一批军旅实力派戏剧工作者和表演艺术家。

这部剧目曾在全军第九届文艺会演中一举荣获了优秀剧目奖、编剧一等奖、导演一等奖、演员一等奖等7个奖项,并被文化部列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候选剧目该剧先后在山东青岛、烟台、龙口以及重庆和湖北武汉进行了9场巡回演出,行程6000多公里,观众近万人,受到广泛好评。

尤其在青年官兵和地方青年中,反响强烈,称赞该剧是一部另类的、极具现实观赏性的,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上乘佳作九、目录内容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

3、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以下目录来自本书1979年北京三联书店版:中文重译本序(胡愈之)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斯诺)《红星照耀中国》1979年三联书店版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二.去西安的慢车三.汉代青铜四.通过红色大门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一.遭白匪追逐二.造反者三.贺龙二三事四.红军旅伴第三篇 在保安一.苏维埃掌权人物二.共产党的基本政策三.论抗日战争

四.悬赏二百万元的首级五.红军剧社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一.童年二.在长沙的日子三.革命的前奏四.国民革命时期五.苏维埃运动六.红军的成长第五篇长征一.第五次围剿二.举国大迁移三.大渡河英雄四.过大草地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一.陕西苏区:开创时期二.死亡和捐税三.苏维埃社会四.货币解剖五.人生五十始!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一.同红色农民谈话二.苏区工业三.“他们唱得太多了”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一.“真正的”红军

二.彭德怀印象三.为什么当红军四.游击战术五.红军战士的生活六.政治课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一.红色窑工徐海东二.中国的阶级战争三.四大马四.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一.再谈马二.“红小鬼

”三.实践中的统一战线四.关于朱德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一.路上的邂逅二.保安的生活三.俄国的影响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五.那个外国智囊六.别了,红色中国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一.兵变前奏二.总司令被逮

三.蒋、张和共产党四.“针锋相对”五.《友谊地久天长》?六.红色的天际附一:《西行漫记》新译本译后缀语附二:斯诺在西北苏区的摄影采访活动附三:斯诺的客厅和一二·九学生运动特别说明:以上内容为“搜狗百科”相关资源整理而成,仅供阅读参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