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联合大学(十三陵联合大学拆迁)太疯狂了
为保护十三陵天寿山陵区的安全,从永乐年间营建十三陵开始,陵区四周山峦缺口处就陆续设置了可派军防守的城垣、敌台和拦马墙等军事防御工事。
1、十三陵十三陵天寿山陵区虽地处京郊,但其西北、东北近临居庸关和古北口两大军事要塞因切近边关,故军事防御成为陵区第一要务为保护十三陵天寿山陵区的安全,从永乐年间营建十三陵开始,陵区四周山峦缺口处就陆续设置了可派军防守的城垣、敌台和拦马墙等军事防御工事。
这些军事防御工事分布在陵区四周的十个山口,即以山口命名,分别为老君堂口、灰岭口、贤庄口、锥石口、雁子口、德胜口、西山口、榨子口、中山口和东山口,共计十口西北部五口,即灰岭口,贤庄口,锥石口,雁子口和德胜口,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是由居庸关的驻军分管,并且在灰岭口设有守备官总管五口防务。
即使这样,崇祯九年,清军还是从灰岭口突破,进入陵区,烧毁了德陵灰岭口在泰陵北面,今名“上口”,那么“下口”就是原贤庄口西山口在十口之中是最宽的,它东起凤凰山,西至云彩洼山,地势平坦空旷,小红门就建在西山口中,供陵区管理人员出入之用。
榨子口位于大红门西面的虎山和凤凰山之间,从康陵园村向西南走可以到山口中山口位于龙山和汉包山之间东山口就是今十三陵水库大坝,东是蟒山,西是汉包山老君堂口南面是景陵的黑山,北面是天寿山东麓,是十三陵东北部的要塞。
2、北大昌平园1960年3月31日,教育部长杨秀峰传达国务院决定,任命陆平为北京大学校长陆平汇报了国家计委批准的北大昌平理科分校的计划任务书十三陵理科分校占地面积约5000亩(330公顷),处在卧虎山、涧头村以西,地跨十三陵乡的西山口、小宫门、悼陵监三个村和属于南口乡的太平庄村,几乎包围长寿山。
北有群山环抱,是天然屏障,风水很好整个区域是块大河滩地,地面充满了砂石,下雨后会很快渗水,地下却是卵石层,是建筑的好地方但供水却是问题,为此,拟在南边的“旧县”和邓庄共打五口深水井,用两级水泵将井水提升到北边小山上,山顶上建成一座合乎卫生、安全标准的高级水池。
1960年5月5日,北大昌平理科分校正式开工;到1961年暑期具备开学条件,因国家经济困难,工程停止当年开工时,实际共征用土地为1692亩,1962年征而未用的土地要一律退还给生产队耕种,当时共退还919亩,剩773亩。
由于以后修筑京新高速公路和农民蚕食等原因,目前所剩已只有577亩了1963年,院系调整后北大新建的化学楼已远不敷应用学校考虑将西门内的物理南、北楼交给化学系使用而当时物理系已迁往东门外的新楼,原物理南北楼已由无线电电子学系使用,该系甚至还占用了外文楼的个别房间及其楼后几间平房。
北大周围,南面受海淀街道的限制,西面都是低洼地,种着水稻,不宜用于建筑;北边又是要保护的圆明园遗址,东边毗邻清华和科学院;唯一可以稍加扩展的是成府村,有1300多户人口,搬迁的难度不小,且总体面积也不大。
何况北大邻近圆明园、颐和园景区,建筑高度严格受限,不允许建高楼而1960年动工的北大昌平十三陵地区200号建筑工程,虽中途暂停,但已基本上完成了数学力学系区块,完全可以使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决定启用昌平校区,当时该地称呼尚未规范,有“十三陵分校”、“昌平分校”、“北大200号”(当时的工程代号)、“北校区”等。
1963年5月24日,化学系搬到原被无线电系占据的物理南北楼,无线电系和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业全部搬迁到昌平分校上课,绝大部分科研工作也在那里开展1965年夏,数学专业也全搬迁到昌平分校,形成了两系共存的局面。
1969年10月20日,无线电电子学系、技术物理系和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业的主体和多数人都迁到陕西省汉中市褒城镇连城山“653分校”当无线电系大部分人去了汉中时,却有两个专业留在了北京,一是水声专业,他们正在承担一个国防急需项目;另一个是计算技术与自动控制专业(一般称为计算机专业),他们是总校另有需要。
留在昌平分校的计算机专业师生,在“教育革命”的口号下,与数学、物理和化学系的部分师生相结合,于1969年12月在昌平分校成立了“北京大学电子仪器厂”,其主要任务是研制电子计算机及相关集成电路1973年8月27日,昌平分校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每秒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于1974年正式交付石油部646厂使用后,完成了我国陆上和海洋部分石油勘探地震数据资料的处理任务,并支持了我国在石油勘探数字处理技术上的发言权,这一历史事件之一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前的甬道上。
无线电系计算技术专业的王选老师和数学力学系陈堃銶老师,从1975年起,成功设计了汉字字形的高倍率压缩和不失真的快速复原方案1976年9月,四机部将“748工程”中的精密照排项目下达给北大所以昌平分校也是汉字激光照排印刷系统的发祥地。
1978年4月28日北大撤销汉中分校;同时,北大废除“厂办专业”做法,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从1979年开始,随着昌平分校的教学单位首先搬回总校,电子仪器厂也逐步拆散撤离昌平,到1982年撤离完毕。
1955年,教育部创办了“教育行政学院”,是培训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也具有教育管理研究和决策咨询性质,院址原在北京市宣武区和平门1960年停办,1980年复办,但院址改到“北大昌平校区”,1982年正式开始办学。
当时北大同意以“借用”名义给教育部筹办该学院1989-1992年,北大一年级新生实行在军事院校军训一年,使1993和1994两年,由于1992级军训生与1993级本科新生同时入校和1994年本科毕业生人数少(1989级招生仅700余人),以及研究生人数的增加,学校净增学生约5000人,校舍凸显紧张。
学校领导就决定将昌平校区从教育部那里要回来教育部要求北大减少招生名额,将学生去昌平上课作为权宜之计,到昌平校区上学的学生以500人为宜这点北大没有同意,因为当时北大招生人数已缩减很多了,1994年本科招生仅为1400多人,北大已决心将昌平校区作为将来北大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风水宝地”,决定当年文科新生600多人先在昌平校区上课。
经过协商,昌平校区的宿舍四号楼归北大学生住宿,一个餐厅由北大使用,教学楼的一半面积(9400平方米、138间)给北大,公共部分暂由教育行政学院管理,北大按比例缴纳费用北大正式定名昌平校区为“昌平园区”(后又改称“昌平校区”),任命副总务长崔殿祥为昌平园区办事处主任,原地球物理系总支书记张荫春为分党委书记。
这里的学生工作是大头,先是黄建刚,后来是朱非等人,工作都做得很有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那里的一个很大缺陷是不像海淀总校,差不多每天都有各种各样课外讲座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昌平园也几乎每周都会邀请一些名师来做课外讲座。
哲学系的张翼星、王守常等老师,以昌平为家,对学生照顾得体贴入微1997年后教育行政学院逐步迁出,搬到大兴,1998年后昌平园完全收回北大了1999级女生柴庆枫在2000年初夏因晚间回校园的路上遭遇不测,昌平校区办学计划从此撤销,昌平园再一次荒芜了!。
截止2020年,原有地跨十三陵镇的西山口、小宫门、悼陵监、南口镇太平庄村约5000亩的规划土地,已被新建的“京新高速”所分隔;现校区南北,则分别有“南涧路”(南口至涧头)和“万西路西支路”(万娘坟至西山口)两条公路所拦阻。
这片土地不仅为不少道路占用,而且还建起了北京警察学院等学校、商业、工业和娱乐设施,西山口村的民居则包围了校区的东北两面尽管如此,该地区仍有向四面扩展的不少余地,向西跨过河沟,即使以现京新高速为界,尚有不少土地可征用,东北方向则更有大批土地可以利用。
一个问题是可能要拆迁西山口的一些民居不过,相较于在海淀拆迁了成府的一千多户民居,其难度显然要低得多了此外,也许要将“南涧路”和“万西路西支路”适当改道,这应该不太困难在北大昌平校区西边的虎峪附近的清华200号核能院已扩张到了约2000亩土地(他们原有校区面积远小于现北大的昌平校区)。
在北大昌平校区正东面约一公里处,国家计量院的第二实验基地目前又在做大规模扩展显然,北大海淀校区已然不能满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现在北大昌平校区的环境与几十年前已大不相同昌平地区(不算沙河高教区,那里已有六所大学进驻)已建设起了规模宏大的教育科研基地,其中有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昌平校区;在涧头村和卧虎山以西,北大昌平校区、北京警察学院、清华核能研究院和北京化工大学等大学并排而立,其规模已堪与学院路边的“八大学院”相比。
交通运输情况也大为改观北大昌平校区门口,就有地铁昌平线的终点----西山口站,其他还有三路公交车线路附近涧头村街道上的生活设施,如宾馆、餐饮、生活超市一应俱全最近,北大已决定在密云科技开发区发展医学部教学科研基地;在距现有昌平校区约8公里处原民办吉利大学的1025亩地,被北大收购,拟将开辟成为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应用型学科和新型工科的教学科研平台。
北大如果能将十三陵镇的昌平校区和马池口镇的吉利大学校区联合起来,在中间地段再建设若干住宅和生活设施,昌平两个校区密切结合,将远比当年“东方莫斯科大学”更为宏伟突发奇想:要是北京警察学院同意,将其校园与面积稍大的吉利大学校园互相交换,就可使北大校区与警察学院校区(该地原属早期北大校区计划之内)连成一片了(尽管中间被“京新高速”分隔)。
这样北大、清华这对在海淀的隔壁邻居又可在昌平成为“比邻”了(1959年两校都在昌平始建分校,工号均为“200号”;“文革”前夕三线建设,两校分别在汉中与绵阳设立分校,代号“653”与“651”,距离较近互有往来),在海淀,清华的发展空间曾远大于北大,而在昌平,北大的发展余地就可大大扩增了。
不过目前两校中间还隔着一个已经废止的“北京缩微景区”,将来若能把这块地方建成为两校共享的教职工生活福利区,不失为一种美妙的想象“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学无水就缺乏灵气当今北大昌平校区的西墙外有一条北沙河的支流流过。
可以设想,在其下游处建造一道水闸,将河床拓宽,并采取一些防渗漏的措施,就有可能建造一个有半个未名湖那么大的人工湖泊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昆仑三国风云(骑马与砍杀三国风云)真没想到
风雨交加的隐晦时日,坐在电影院的人造黑暗中,观看一部漫长电影,不啻于一种享受。外面是雷霆大作、风雨交加,银幕上是战叫怒吼,兵戈铁马…
-
道晖芝整容(健身堪比整容道)难以置信
“某某网红直播了快来看”,在这个网红肆虐的年代,她们已经成功打入美妆界、服饰界和视频界等领域。她们有个共同点,就是不论颜值高低…
- 梦中鼓岭(梦中鼓岭 电影视频)这都可以
- 劲舞团最新舞步(劲舞团8K女生舞步)不要告诉别人
- 常石磊个人资料(常石磊简介个人资料)学到了
- 华山掌门路(武侠开局华山掌门)硬核推荐
- 魔兽争霸4冰封王座(魔兽争霸冰封王座和混乱之治)这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