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工地轮的站不起来(工地轮站不起来的原因)真没想到

从小小的建筑工地塔吊为何不动了说起,深入剖析,发现是房地产市场出了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清楚了,怎么办呢?

工地轮的站不起来(工地轮站不起来的原因)真没想到

 

老詹小注:四川同学羊慧明发来一篇文章,剖析成都出现旳房地产问题从小小的建筑工地塔吊为何不动了说起,深入剖析,发现是房地产市场出了问题!而房地产问题,又是总量大大过盛问题总供给量远大于总需求量,倘若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

中国房地产很难走出困境。同学这个分析,很有道理。是什么,为什么说清楚了,怎么办呢?到底谁能给出正确答案!成都:建筑工地塔吊为何不动了?这几天穿城办事,发现成都众多建筑工地塔吊不动了!

来到成都最大家具商场,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几位商家老板说,近来很少有人光顾,3月份的市场,比去年疫情时还要惨淡!

这是怎么回事呢?与房地产走势有关在政府拯救楼市一年多,政策手段各种令牌几乎用光后,加上一些舆论摇旗呐喊,2月楼市暂时反弹了两个星期,随即转跌,到了3月,跌势加剧为何政策用尽,市场却不买账?去年,我在回答京城一位基金经理时曾做过分析。

我认为,此轮救市,各种令牌用光仍不见效,不只是救市时机不对的问题,而在于楼市的根本问题!换句话说,是我们过去多年过度依赖房地产经济所致人所共知,近些年来,全世界一大半建筑工地在中国多个年份,中国内地消耗掉世界水泥产量的一半以上,消耗掉世界钢材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在房地产领域,我们已经把未来多少年要建的房子都提前建了约三成城镇居民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统计局公布,内地住房超过6亿栋,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1平米(日本人均27平米)实际情况还不止此!数据中尚未包括上百亿平米的小产权房,农民工回乡建的约两亿栋“衣锦还乡楼”(使用率极低)。

至于中产及以上阶层,已经把子孙的房子都买了一句话,内地房子太多太多了,尤其空置房太多了,存量、总量太大了,这是问题的症结和总根所在!4年前,笔者曾撰文预警,房地产总量早已到天花板了!可是,一些地方政府、开发商包括前100龙头地产商却没人关注存量、总量问题。

地方政府还是要想稳住那个高得离谱的房地产年投资开发量,而且还要有稳定的增长一众宇宙最大的龙头地产公司如恒大、碧桂园、融创、绿地、融信、中粮、中铁建甚至包括稳健的龙湖等等,在房地产已经到了天花板的2019年、2020年甚至2021年上半年,还在疯狂抢地王!。

我当时就预测:此时还去抢地王的开发商,是飞蛾扑火,自跳深渊!你们难道都不考虑总量?只有万科较早看到房地产的问题,但也没有明确提出存量总量问题一些地方政府非但不考虑总量,最糟糕的问题还表现在对商业地产的加码干预。

世界城市商业地产总量有一指标,就是人均商业物业约为0.8到1平米比较合理,超出了,就有过剩问题可是,我国城市人均商业物业有多少呢?我的推算估计,超过4到5平米!以成都为例,今年成都市区人口为1300多万,全市有1300万平米商业物业就足够了。

可是你知道成都商业物业有多少吗?超过5000万平米!其中,各种批发市场物业面积就接近1000万平米据我所知,成都还不是最多的,有的城市,一个国际商贸城就有近300万平米网络时代,货物最优化的路径是从生产商直达消费者,省去许多中间环节与多次转运装卸成本,要那么多批发市场干嘛?。

所谓人均0.8到1平米商业物业就足够,还是电商没有兴起时代的指标,如今电商崛起,还要不了0.8平米王健林的万达,败就败在不考虑总量一个宇宙第一的商业地产公司,居然没人研究商业物业总量,竟然预见不到电商崛起对实体商业的冲击,在2012年后还猛上近200家万达百货,一年多又纷纷关门大吉。

这是导致万达元气大伤的自己给自己挖的第一个坑幸好有人拉一把,爬出坑早,但拉他的人却栽下去了,因为拉他的人也不考虑总量商业物业总量严重过剩问题,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不妨看看全国各大中城市,街头商业过度竞争,走马灯一样倒闭关门,又前赴后继地开。

不可思议的是,开商场开铺子者,也没有考虑总量在商业物业总量如此过剩的情况下,近几年,一些地方政府还在给商业地产加码,大约从六七年前开始,一些政府拍地时就限定条件:你必须给我配套建多少写字楼和商业用房,并且自持要达到多少,这是沉淀套死开发商大量资金压垮骆驼的最重的一根稻草。

既然是存量、总量严重过剩问题,倘若还想维持开发量和增长幅度,要想再保土地财政,就会违背市场规律一些地方政府下令商业银行乃至政策性银行给接近崩盘的开发商放水输血,最终结果,很可能把金融机构拖下水而过去几十年内地经济没发生大的波动,是因为金融没出大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