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纵目人是什么意思(纵目人冢是什么意思)奔走相告

2021年3月22日,也就是三天前,一则“三星堆纵目人后裔,竟在四川省剑阁县武连镇”的消息在网络上成为一个热点。

纵目人是什么意思(纵目人冢是什么意思)奔走相告

 

2021年3月22日,也就是三天前,一则“三星堆纵目人后裔,竟在四川省剑阁县武连镇”的消息在网络上成为一个热点把本是六年前的一则玩笑事,又拿到网络上跟大家娱乐了一把,把一个莫名其妙的平头百姓,与“纵目人”捆绑成一则笑话,令人为那位叫“王守义”的老先生感到无辜和无奈。

其实,早在六年前,多个部门就已经对此事做过澄清说明。照片中这位老人,不仅不是“纵目人”的后裔,甚至根本就不是四川人,而是湖南人

01“纵目人”的来历自从三星堆出土了各种造型诡异的青铜面具后,“纵目人”就成了三星堆人的代名词这个“纵目人”是怎么得来的呢关于川人,关于蜀人,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在《尚书·牧誓》里记载:古蜀之师参与了灭商的战争。

这事具有真实性,因为近代考古在蜀地发现了来自商朝,刻有铭文的青铜礼器(三星堆青铜器上至今没有发现过铭文),也许就是参与武王克商的战利品,否则,这样级别的中原青铜礼器,不可能出现在蜀地目前我们在三星堆清理的祭祀坑,大概就是属于这一时期,也就是3000年至3500年前的古蜀国文化遗址我们戏称的“纵目人”,就是那些曾经协助国武王克商的古蜀人。

之所以把他们叫“纵目人”,主要来自于下列这条文献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有 蜀 侯 蚕丛 ,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其次还有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沔水》:“故习凿齿与谢安书云:‘每省家舅,。

纵目檀溪,念崔徐之交,未尝不抚膺踌躇,惆怅终日矣”其实,这两条文献记录,非常微不足道,“纵目”到底是个啥,因为并不是有多重要,也就没有说得很清楚,属于文献中一笔带过的事没想到三千年后在三星堆里挖出一大批具有特殊眼镜的青铜面具,在文献中冷冰冰地躺了一辈子的“纵目”二字,居然大火特火,取代了“蜀人”,成为国蜀国人的代名词。

02“纵目”到底指的是什么从“纵目人”被我们拿来命名三星堆的那天起,“纵目”中的这个“纵”,就被人们错误地理解为“横纵”中的那个“纵”,还不知道从哪里生造出一个“竖生之目”来解释这“纵”彻彻底底地把“纵目”说成:。

“纵目就是眼睛竖着长”这世上有竖着长的眼睛吗?好像又说不过去,于是就想尽办法往上靠,最后就靠上了民间所谓“吊眼梢”,也就是“丹凤眼”问题是那位被拿出来当作“纵目人”后代的王守义大叔,根本就不是“吊眼梢”,真可谓无厘头至极,搞得那位大叔一脸懵逼。

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根本原因还是错解了“纵目”中的这个“纵”字纵,除了“竖”的意思外,还有一个“放纵”的意思,如“纵狗咬人”中这个“纵”,就是放纵的意思这个词,在我们讨论孩子教育时会被经常用到当这个“纵”用在“纵目”中的时候,世在形容这个人的眼睛向外突出。

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中那句:“有 蜀 侯 蚕丛 ,其目纵,始称王”,是说蚕丛这个人眼睛特别外突1,眼睛竖着长2,眼睛外突纵目,古人没说清楚,我们现在只能这两个解释,选择“眼睛外突”的说法肯定是一种合理的说法

得出这个结论后,再环顾我们今天的人类,好像并没有那一种人具有集体性的突眼特征,这说明《华阳国志》里所说的“纵目”不是指的蚕丛所代表的蜀国人,而是指的是蚕丛个人面貌特征这种双眼外突的特征,很可能是甲亢的症状,就是我们今天俗称的“甲亢眼”

古人没有甲亢的相关医疗知识,用了“纵目”这个词加以形容

03三星堆中的纵目,是先祖崇拜当我们明白了“纵目”的意思和来历以后,三星堆里那些夸张的眼睛,就不再神秘了三星堆出土中,面具是一个很大的类别,在面具里,“纵目”又是一个很大的类别,就是不属于纵目的面具,那些眼睛也比正常人要突出一些,形成了三星堆面具的一个特点

这种眼睛外突的特点,是三星堆人先祖崇拜的痕迹《华阳国志》记录了蚕丛纵目,很可能来自于蜀人的世代传说蚕丛,在蜀国,就像盘古在中原,是蜀人的开山之祖,是蜀人祭祀中的重要崇拜三星堆祭祀文化属于多元崇拜,虫、鸟、鱼、龙、牛,都可以成为崇拜对象,其中比较重大的崇拜有三种。

1,以黄金火轮为代表的火崇拜

2,以“方向盘”为代表的太阳崇拜

3,以纵目面具为代表的先祖崇拜

在先祖崇拜中,蚕丛就是崇拜对象这在中原为数不多的蜀人文献资料中有所体现;《太平御览》:“蜀之先称王者曰蚕丛、柏灌、鱼易(凫)、蒲郫、开明是时,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至蚕丛,凡四千岁”《太平御览》:“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

此三代各数百岁神化不死其民亦随王化去”《文选·蜀都赋·注》:“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蒲泽(郫)、开明。是时人萌椎、左衽,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尾声“纵目人”,我们可能永远看不到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纵目人,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三星堆人的遗骸这种只见器物不见遗骸的现象也是十分罕见的与三星堆同时期的商末,是盛行牺牲的时代,凡祭祀必大量杀生。

三星堆不光见不着任何牺牲的痕迹,连他们自己的遗骸也没见着三星堆人,走得片骨不留,干干净净这个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就只有一种可能:他们的火崇拜令他们对逝者进行了火化处理《太平御览》:“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

此三代各数百岁神化不死。其民亦随王化去”这句话里,两个的不打眼的“化”字,指的是什么?是不是火化?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