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指气使是什么意思是什么_颐指气使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居然可以这样
【出处】《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近义词】目使颐令 趾高气扬 发号施令 目指气使 盛气凌人 神气活现。
【成语】颐指气使【拼音】yí zhǐ qì shǐ
【释义】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出处】《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解释】家里非常有钱,势力也非常强大,总是用眼神和气色指使人。
【近义词】目使颐令 趾高气扬 发号施令 目指气使 盛气凌人 神气活现【反义词】低三下四 奴颜婢膝 谆谆教导 唯唯诺诺
【成语故事】唐朝末期,汴州节度使朱温因为镇压黄巢起义,深受唐僖宗信任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
公元900年,宦官刘季述乘唐昭宗大醉之时发动政变,立太子李裕为帝而废黜了唐昭帝他派人去联络朱温来支持他,以便控制朝局朱温的手下李振建议朱温何不趁机以勤王为名消灭宦官,独揽大权朱温采纳了李振的意见,派他去京城长安联络宰相崔胤[yìn]共谋大事。
崔胤答随后便调兵冲进宫杀了刘季述,恢复了唐昭帝的帝位朱温因功被封为梁王,从此更加信任李振唐朝末年,朱温杀了宰相崔胤和他的亲信,任用裴枢、柳璨等人当宰相接着,又叫裴枢强迫唐昭宗、百官和长安百姓迁往洛阳唐昭宗到了洛阳,左右侍从人员都被杀死。
但朱温还不放心,时常派李振到洛阳去窥察昭宗和一些大臣的动静李振仗着朱温的权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平时他都用动动下巴和盛气凌人的态度来指使别人;每次到洛阳,总要把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罢斥几个为此,人们在背后称他是“鸱枭”。
不久,朱温派人杀死了唐昭宗,另立李祝为帝,史币尔唐哀帝宰相柳璨开出一张名单,说这批人爱成朋结党,制造是非,都该杀死李振对朝官本身就很痛恨,因为他们多是进士及第的,因此他也对朱温说,唐朝所以破败,都是这些人违法乱纪的缘故。
大王要办大事,这些人是不好对付的,不如一起杀掉好结果三十多名出身高门和币斗第的大朝官,都被扣上浮薄的罪名,全部投入黄河淹死公元907年,唐昭宣帝把帝位让给朱温朱温称帝,史称后梁,朱温即是梁太祖中国从此进入到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学不会专辑是什么_学不会专辑有哪几首歌越早知道越好
"4dc48b00b6a04037ba895f7f78c78b19","title":"林俊杰
-
不求甚解造句是什么_不求甚解造句简单干货分享
不求甚解。不求甚解这个成语的在我们今天用来是明显带有贬义的。你想知道它原来的意思吗?成语典故出自于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 一劳永逸造句是什么_一劳永逸造句简短不要告诉别人
- 学上网是什么_学上网作文硬核推荐
- 忘情水歌词是什么_忘情水歌词完整版一篇读懂
- 梅花作文是什么_梅花作文600字托物言志难以置信
- 因循苟且是什么_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居然可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