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设计(图表设计应具有自明性)
点击上方刊名关注我们吧!医学文章写作时,作者怎样设计图表内容能给文章加分?怎样设计又反而会影响文
点击上方刊名关注我们吧!医学文章写作时,作者怎样设计图表内容能给文章加分?怎样设计又反而会影响文章科学性?本文不讲美化格式,美化交给编辑本文经公众号特邀学术顾问,长江学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版教材编委、思政教材
编委,科学出版社研究生教材主编、数字教材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博士生导师孙宇教授指导并审核参考国家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170-2019 学术出版规范 表格》《CY/T 171-2019 学术出版规范 插图》。
图表的基本要求(一)用图?用表?用文字?
选择的唯一依据:方便理解!1.看精确数据→用表!
2.看对比、看趋势、看形貌→用图!
3.结构太简单的图表→改成文字。
(二)图表必须有自明性
1.是什么?自明性是指在不看正文的情况下,也能让读者明白图表在讲什么2.为什么?因为图表有可能被单独引用,所以必须“自明”3.怎么做?得详尽者得自明自明性出问题的原因往往是“略写”【常见错误1】图表的标题太简略
图题、表题都应该写明是“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否则无法“自明”比如:“多少例什么病患者的什么情况”“什么动物的什么细胞的什么情况”等例:图1 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改:图1 112例乳腺癌患者单纯手术组和手术联合放疗组生存率比较。
【常见错误2】图表“配件”不全例:图中常见遗漏图例、遗漏坐标名称,表中常见遗漏数据的计量单位,导致无法“自明”。改:补齐配件。“图例”用来说明各种色块、线条表示什么。(三)图表绝不是越多越好
好的图表,一目了然,大大加分!堆砌的图表,累赘繁琐;错误的图表,降低文章科学性。没有必要用图和表同时表达同一组数据,应选择其一。分图数+表数应≤6个。图的设计图的种类
科技文章中,图的种类挺多,不过别担心!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律可循。下面以医学类文章为例,介绍图的设计及常见问题。医学期刊文章常见图片有照片、示意图、实验图、统计图。地图虽不常见,但应高度重视。
首先讲最重要的统计图。统计图从不同的角度,会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本文仅从图形外观对其进行分类讲述。每种统计图都有其特点和适用情况,请根据研究资料的情况和表达目的来选择统计图。
统计图中最常见的是坐标曲线图和条图。(一)统计图之坐标曲线图
用于看数据的变化和趋势。
【常见错误】标值不等距横纵坐标的标值应该等距,否则曲线的变化率就错了。
(二)统计图之条图/直条图/柱状图
用于各组间的比较。1.单式条图条图直立(纵向)和卧倒(横向)都可以,纵向条图常用。
2.复式条图复式条图是单式条图的扩展。
3.百分条图百分条图用于描述构成比,能直观看出各组间构成比的差别。
【常见错误1】条图纵坐标的起点不是0或断开条图的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否则会改变各直条长短的比例,造成错觉。注意区别:散点图和曲线图的纵坐标可以不从0开始,因为它们省略的下半坐标没有对应数据。
【常见错误2】重复测量数据统计图的误选统计教材建议:重复测量数据最好用曲线但重复测量数据和分组数据常被混淆判断方法主要看数据是否来自同一个研究对象下面以一个例子区分:患者放疗后1、3、7天,外周血中某指标的变化,分别在不同时间抽血检查,属于。
同一试验对象的重复测量数据,用线图小鼠放疗后1、3、7天,肝脏中某指标的变化,需要处死小鼠来取材,横坐标的本质是“1、3、7天处死组”,是分组,用条图【注意】流行病学中常用的观察频数分布的直方图与上述直条图有所区别,可参阅医学统计学相关教材。
(三)统计图之圆图/饼图
表达构成比。每个扇形都要标注名称和百分数。用下图展示的标注方法或者用图例标注都可以。
【思考】百分条图和饼图都可以表达构成比,怎么选呢?答:内部构成的部分较多,用圆图;多个性质相似的构成比的比较,用百分条图。可以粗浅地理解为一个百分条图相当于好几个简单的圆图。(四)其他统计图
1.散点图用点的密集程度和变化趋势表示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2.箱图方便比较各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变异程度,呈现极值和四分位数,用于描述偏态分布的资料3.小提琴图可以更直观地观察频数分布情况,“胖”的地方分布多。
4.热图通过不同的颜色或颜色深浅表示不同区域、数值大小,常用于描述疾病时空分布、聚类分析等。
【有利阅读小贴士】图中各组的描述顺序应与正文一致。复式条图各组内直条的排列顺序应一致。图例色块与图主体中色块的顺序应一致。(五)列线图、森林图
列线图常在预测建模的文章中使用,森林图常在meta分析的文章中使用。编辑会重新制图。
(六)实验图
实验图在医学文章中也很常见,种类非常多,作者不用做特殊设计,编辑会重新制图。【常见错误】电泳图常见遗漏相对分子质量。
(七)照片
照片包括:大体标本、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组织/细胞照相、影像资料(X线、CT、MRI、B超等)、患者照片等示例见上面“图的种类”插图照片的要求:清晰!标尺!隐私!1.病理实物照片涉及尺寸的应给出标尺2.显微照片
注明染色方法和标尺(或放大倍数),推荐使用标尺,因为排版时图片缩放,放大倍数可能被改变。
3.X线片应带有标志性部位(比如附近的大关节),以免误读部位。4.患者隐私(编辑修改,作者关注)面部遮挡眼睛和其他明显特征;影像资料删去患者个人信息等。(八)示意图/框图
示意图包括:流程示意图、原理示意图、结构示意图……示意图要求:逻辑正确,语言简洁。
原理示意图、结构示意图的示例见上面“图的种类”插图。(九)地图
地图涉及国家领土完整,非常重要!应足够重视!做到两个必须:必须从国家测绘官网下载底图进行制作。必须将图片成品报送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刊登审核批件号。
表的设计表的基本结构和表的自明性已在“图表的基本要求”中讲述。统计表不可直接复制统计软件返回的结果,必须甄选项目,科学设计。(一)表头的设计
1.表头的设计需遵循主语、谓语的逻辑,主谓语和数据可以连成一句话,见下图示例。2.为了表的“身材匀称”,主谓语的位置可以互换。
3.表头的内容可以分层,一般分两层。
【常见错误】表头分层的名称写错例:上图是正确示例,表头上层内容(红圈)应该是对表头下层内容(绿圈)的概括统领,而不是对下面4列数据的统领对表中数据的概括,写在表题中,是“临床基线资料”4.表头的项目名称应明确,不能有歧义。
【常见错误】影响因素分析的项目名称常出现歧义,如下图示例 。改:写明研究的具体因素,多分类变量在表注中说明将哪一组作为参照。
(二)表身的设计
1.一张表必须有且仅有一个中心内容。
2.表身应该简洁美观,而不是大段文字。
3.表太长、太宽怎么办?
4.有的单元格确实内容繁多、重复,怎么办?
5.有的单元格没有数据,怎么处理?按照CY/T 170-2019的建议:表身中的“空白”表示无此项或未测量,“—”表示测量过而未发现,“0”表示实测结果为零当“—”可能与代表阴性相混时,可用“…”(三)
表中的数据
1.正确性是首要的!【常见错误】分项之和≠合计各项构成比之和≠100%表中数据≠正文数据≠摘要数据分组的界值丢失(分组的国标写法详见《手把手教你写材料与方法》)正确示例:<20、20~、100~、≥1000。
正确示例:<20、20~<100、100~<1000、≥10002.数据的精确度测量数据的有效位数: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精密度,只保留一位估计数字构成比的小数位数:分母<20,不计算百分比;20~99,精确到整数;100~999,保留一位小数;余类推。
均值±标准差的有效位数:看标准差的1/3第几位出现有效数字,就保留到这一位。同类数据保留的小数位数尽量一致。详见《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和数值修约规则》。
3.表中的统计量报告统计结果的P值时,应同时报告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F=6.79等)。统计量保留2位小数,P值保留3位小数。
(四)表注的设计
表中若有需要注释的内容,在表中标注英文小写字母(a、b、c……,注意中华杂志不用星号)上角标,标注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纵后横图注也是这样标三类表注的顺序:一般性注释、英文缩略语的中文全称、角标注释。
数据与图、表的搭配原则配以图表的段落,先用文字陈述总结性结果,文中要写“见图1”“(表1)”,然后列出图表【注意】段落应该摘述图表中的主要发现,不能累述其全部数据,也不能什么都不说只有“见表×”本刊图表交稿要求。
(一)图的交稿要求
1.交稿Word中的图尽量用“插入”图片2.排版前,编辑要重新制图作者需提交清晰原图,tif、tiff、jpg、png格式文件,文件名为图号分辨率>500 dpi,1~10 M/个分图不合并,图上不要加ABCD等分图标识。
3.将图中的文字,录入Word或Excel提交,因为编辑要统一植入矢量字,以使印刷清晰。4.图片尽量从制图软件导出,不要屏幕截图、不要翻拍。否则印刷不清晰。
(二)表的交稿要求
1.Word中的表,必须用“插入”表格。不能自己画几条线,又用空格对齐,做成“假表”。2.交稿时建议使用全线表,排版时由编辑制作成三线表。
正确示例来自本刊已发表的文章,错误示例为小编修改拼接而成,若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文从本刊日常工作中总结形成,且受小编水平所限,难免偏颇谬误之处,欢迎读者大神们批评指正反馈一经确认,敬赠您最新刊期杂志1册(包邮)。
本刊精心策划了《手把手教你写论文》系列文章,于每月的第2个星期四推送,以飨读者!下期预告:《手把手教你列参考文献》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