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开发者

一篇读懂汪国真诗(汪国真诗集100首)

汪国真说:“诗歌不死,真正有生命,有价值的好诗永远不会死。”正如他写的一句诗:“如果本身发光,何惧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一篇读懂汪国真诗(汪国真诗集100首)

 

第一次知道“汪国真”这个名字,是我上小学五年级时语文老师在黑板上抄下汪国真的一首《旅程》:“意志倒下的时候,生命也就不再屹立……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有一片坚实的土地……”老师讲解的意思,我早已记不清了,但是这首诗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十几年过去,我还能一字不差地背诵。

初二时,原本学习名列前茅的我开始退步,考上重点高中已然无望我读到汪国真的一首诗《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尤其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一句,给我莫大的激励和鼓舞。

我把它抄下来,贴在课桌上,每当我遇到困难, 倦怠、想放弃时,就读一读,给自己打气那时,汪国真诗歌手抄本十分流行初中毕业时,大家相互写纪念册,引用的也大多是他的诗——“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的坚强并不多,只比苦难多一点”。

他的诗积极向上,通俗易记,传递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正能量他慰藉了我们的心灵,给了我们解决生活中难题的信心和力量

(图为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高考倒计时100天时,班长在黑板上方墙壁贴上“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们每天都在高强度地学习,每个人都在跟瞌睡虫和懒惰做斗争汪国真的这句诗,激励我们珍惜青春,挥洒汗水,跟时间赛跑,超越自我极限。

上世纪80年初,北岛、海子、顾城、舒婷等为代表的朦胧诗风行朦胧诗大量使用象征、隐喻、反讽、变形、通感、暗示等艺术手法,营造隐约、朦胧甚至歧义的诗意氛围,表达十年浩劫后,一代年轻人执着的奋起,迷惘中的追求。

习惯了朦胧诗深刻和深刻中的美丽,几乎没有人欣赏汪国真诗歌直白浅露的“格言式”风格直到1984年,《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发表在《青年文摘》,并被一些著名报刊相继转载,汪国真才开始被接受1988年,《热爱生命》被刊登在《读者文摘》卷首。

1990年,汪国真担任《中国青年》、《辽宁青年》等杂志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汪国真热”汪国真的诗集被数次加印,再版,被称为“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诗人”

(图为世界著名的奇观——张家界黄龙洞)汪国真出名后,受到很多人质疑,说他的诗歌“纯真,肤浅,通俗,没有很深刻的思想性,没有肩负起批评和鞭挞社会的责任”,太“小清新”了汪国真接受访谈时说:“诗人不是救世主 ,只要抒发真情实感就好。

”他还说:“有些人一事无成,因为总在冒充深刻为什么总在冒充深刻,因为一事无成”他认为人不要太功利,要踏踏实实地做几件事,实力就是机遇随着诗歌的热潮退却,汪国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跨界书法、绘画、主持、作曲。

今天,诗歌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有人说,诗歌已死但汪国真说:“诗歌不死,真正有生命,有价值的好诗永远不会死”正如他写的一句诗:“如果本身发光,何惧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汪国真已逝,但他那些耳熟能详、激励人心的好诗陪伴我们成长,鼓舞了两代人,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作者简介:李三清,湖北红安人,现居张家界。《睿特写作》公众号主编,文章常见于纸媒和微信公众平台,嗜好阅读,喜欢旅游,愿你我在文字中沉静,找到本真的自己。个人微信号:lisanqing860204。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