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幼儿园中班优秀教案(幼儿园中班优秀教案及反思)
中班主题教案《有趣的豆子》8篇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与父母合作的乐趣,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常见和不常见的豆子,了解豆子的名
中班主题教案《有趣的豆子》8篇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与父母合作的乐趣,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常见和不常见的豆子,了解豆子的名称及外型特征,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有趣的豆子》8篇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有趣的豆子》8篇含反思 活动一:豆豆大搜索 活动目标: 1.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常见和不常见的豆子,了解豆子的名称及外型特征 2.感受与父母合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指导: 1.发动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豆子以及豆子的图片或资料 2.将幼儿搜集的有关豆子的资料全部布置在“小豆豆、大世界”的区角里,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或自由活动时间进去观察、探索。
活动二:玩豆豆 活动目标: 1.玩豆豆,了解豆子的基本特征 2.培养观察力,大胆表述观察的结果 活动准备: 幼儿搜集来的各种豆子 活动过程: 1.“今天豆豆家族聚会,我们也去参加吧!”带幼儿走进活动室。
2.引导幼儿说出豆子的名称提问:“这些豆豆,哪个是你带来参加聚会的?你都认识哪些?它叫什么名字?” 3.启发幼儿利用豆子的基本特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玩豆豆 4.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5.引导幼儿说说刚才是怎么玩的,发现了豆子的什么秘密(引导幼儿说出豆子的特征) 活动三:豆豆排队 活动目的: 1.将搜集的豆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好记录,进一步感知豆豆的基本特征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豆豆(蚕豆、黄豆、红豆各10粒) 2.鞋盒盖子人手一个、记录纸2份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为什么不同豆豆用的数量一样多,可排的队伍不一样长呢?” 2.幼儿第一次探索,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样的豆豆,排列的队伍不一样长。
教师交代操作要求,队伍要一个紧挨着一个,排好了数数有几个,并做好记录 3.让幼儿讲述结果:“为什么都是10个,队伍会不一样长呢?”(相同数量的豆豆,颗粒越小,排的队伍越短,颗粒越大,排的队伍越长) 4.第二次探索,感知大小不一样的豆豆,排列的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用其他种类的豆子再进行排队比较 区域活动: 制作标本:采集豆子的叶、花、果实和种子制成标本 豆豆画:利用豆类的不同颜色,不同大小,大胆表现豆贴作品 分豆豆:用各种工具将混合在一起的豆豆分类放在器皿中,比一比,谁分得比较快,用什么方法分会快。
豆豆乐器:用不同种类的豆豆或罐子制作乐器,探索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用大小不同的豆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用不同罐子发出声音又会怎么样? 豆豆乐:以各种方式玩豆豆,体验与豆豆接触的感觉 加工豆浆:在老师协助下,将浸泡过的大豆放入豆浆机中,加工成豆浆,或者用石磨来制作。
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说出大豆变豆浆的整个流程,并将豆浆煮熟后品尝 活动四:豆豆变变变 活动目的: 1.了解大豆的一系列变化及用处,增强对事物变化的兴趣 2.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认识大豆的结构,发展感知事物的能力。
活动准备: 让幼儿事先将大豆放在水中浸泡至涨大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猜测、讨论“豆豆会不会变,怎么变的” 2.观察浸泡过的大豆,验证自己的猜测 3.将浸泡过的大豆和干大豆作比较,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剥去浸泡过的大豆的种皮,观察里面大豆的结构 5.在自然角观察实验,发现新的秘密 活动五:豆豆大宴 活动目的: 1.进一步了解豆豆的主要功能——可以食用 2.知道豆类食品营养丰富,培养常吃豆制品的习惯。
活动准备: 各种豆豆,如煮豆子、卤豆子、炒豆子、爆豆子等等 豆制品,如豆芽、豆浆、豆腐干等等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们知道豆子都有什么用?可以怎么吃呢?” 2.尝一尝幼儿品尝各种各样的豆子。
3.说一说让幼儿说说各种各样方式做出来的豆子味道如何,自己最喜欢哪种 4.请幼儿尝一尝豆浆等豆制品,激发幼儿探索豆制品制作过程的兴趣 活动六:参观豆腐作坊 活动目的: 1.观察了解豆豆经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就产生不同的食物。
2.增长社会实践的经验,学会与人交流 活动准备: 联系好一家豆腐作坊,并与作坊的老板做好一些知识性的准备 活动过程: 1.提出参观要求:安全要求和问题要求 2.参观豆腐作坊,请工人介绍,了解豆子是通过什么样的流程而制作出了不同的食品。
3.幼儿向工人提问 4.幼儿小结自己的发现 5.幼儿观看录像,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活动七:豆豆本领大 活动目的: 1.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豆类制品,进一步了解大豆对人类的贡献 2.激发探索其他豆类植物的兴趣。
3.知道豆类食品营养丰富,培养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活动准备: 发动家长带领幼儿一起寻找大豆制品,并在班内举办展览会 活动过程: 1.故事《小豆丁拜寿》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 2.豆豆家族的成员可多了,你们可以告诉小豆丁豆豆家族里还有哪些成员吗?。
3.现在,我们就去参观一个豆制品展览会,看看我们喜欢的豆宝宝在那里变成了什么 4.幼儿寻找大豆制品,引导幼儿说出相应的名称,并互相交流 5.提问:你们在展览会上看到了什么?是由哪种豆宝宝做成的?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豆制品的名称、特征、用途等。
6.提问:你们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豆豆能变成这么多好吃的食物呢? 活动延伸: 听优美的音乐,幼儿吃豆浆、绿豆糕、豆腐干、卤汁豆腐干,提醒幼儿吃好豆腐干后,将牙签放在盆子里,擦干净嘴巴 活动八:小豆子、大世界。
活动目的: 1.了解生活中的豆类制品,能用多种形式将豆类制品分类 2.培养总结经验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豆制品的图片资料、幼儿参观的录像带、纸张等 活动内容和指导: 1.制作“豆豆棋”,引导幼儿将豆豆的生长过程制作成棋,鼓励幼儿小组讨论、合作。
2.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成豆豆大家族的发展图,把豆豆家族所有的制品用生命树的形式表现出来 3.制作《大豆一家亲》图书请幼儿相互合作将大豆制品绘画下来,装订成册,并且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寻找,发现了新的大豆制品,随时为图书增页。
活动反思: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自然界的植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各样的种子成熟了,孩子们都被这些变化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而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豆子,知道豆子可以制成好多吃的、用的东西。
并通过给豆子排队的探索,使幼儿感知数量、大小不同时,排列的队伍会不一样长,所用的豆子会不一样多最后让幼儿自己制作豆豆乐器并给歌曲伴奏,让幼儿的热情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种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的探究活动符合《纲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小百科:豆主要是指豆科植物的种子或荚果。豆类的正品有大豆、菜豆、绿豆、黄豆、蚕豆、红花菜豆、印度菜豆等。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难以置信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搞笑)
三国歇后语大挑战,笑到停不下来!
-
不看后悔崇拜的人(崇拜的人作文400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敬佩的人,这个人也许是伟大的科学家,也许是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普通人,而我最敬佩的人却是我的爸爸。…
- 真没想到经典散文欣赏(经典散文欣赏50篇)
- 居然可以这样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 满满干货峨眉山月歌教案(峨眉山月歌教案一等奖)
- 干货满满励志的格言(励志的格言短句)
- 这都可以?赞美青春的诗歌(赞美青春的诗歌自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