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可以?成的组词(成的组词有哪些)
□ 宣颐斋随笔□ 王乾荣一档电视节目上,记者向主持人提问:有媒体称,未来一个时期,包括某国在内的全球疫情将面临最危险、最黑暗的“寒冷冬天”。您对
□ 宣颐斋随笔□ 王乾荣一档电视节目上,记者向主持人提问:有媒体称,未来一个时期,包括某国在内的全球疫情将面临最危险、最黑暗的“寒冷冬天”您对此有何评论?主持人答:全球疫情触目惊心,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我们对当前某国人民面临的困境感同身受,向他们表示慰问和同情。
主持人“心情沉重”,是当然的;但他说“感同身受”,用词欠妥按,“感同身受”原指“心里感激就像亲身感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见《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又见叶圣陶《感同身受》:“你如果能给我解决三分之一,我真是感同身受。
”显然,主持人的“我们对某国人民面临的困境感同身受”之说,如果正解的话,并无“我们就像亲身感受到某方(或某国人民)的恩惠一样”这个意思又按,如今坊间大多人已抛却“感同身受”原义,而将之理解成“你们的遭遇就像我们亲身感受到的一样”。
但即使从这个意义上讲,主持人用词也欠妥疫情期间,“我们亲身感受到的”,怎能跟某国人民遭遇的境况“一样”呢?实际上,天差地别我们是全民动员,严防死守,人人该戴口罩戴口罩;他们是乱七八糟,毫无章程,甚至为戴不戴口罩争个没完。
我们遵从“生命诚可贵”理念,谨慎敬畏;他们奉行“自由价更高”宏旨,潇潇洒洒我们已基本控制疫情;他们的疫情正由一个高峰向一个更加险峻的高峰迅疾攀爬我们已经享受生活;他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些,都无法同样感受呀。
成语误用之另一大例,是“空穴来风”史载,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今译,楚襄王对宋玉说:“风是天地间的气流,能吹到每个人身上。
你却以为我独享有风,这是什么说头?”宋玉答:“我听老师说,枳树弯曲的枝丫会招来鸟雀做窝,空洞之处会进风风的流向,是因环境差异有所不同的”另白居易《病中诗》云:“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一个艺人犯了错儿,观众批评,艺人说批评是“空穴来风”。
如果他指的是“凡事发,皆有因”,承认自己有“漏洞”,“风”才吹到他,那对;但他的意思是,观众凭空捏造,这说明他既不懂这个成语,又臭硬兼具了……那位说,您别撰文啦,成语就不能变化或新解?答:这就涉及什么是“成语”的问题了。
成语,乃是“具有固定结构形式和固定说法,表示一定意义,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应用的词组或短语”所谓“成”,是“定型”“既定”“原来”的意思你变了用法,则失去原义,就是“新语”而不叫“成语”了那位又说,我们是成语新用,是“创造”,是“发展”,不行吗?
答:古人说“秀色可餐”,你说“颜值解渴”,是创造,也算发展而把古人的“感同身受”“空穴来风”等等成语原词不动搬来,又作另解甚至反用,则属于误解或歪曲如此解释并反用下去,就只有“变语”而无“成语”一说啦……。
来源: 法治日报——法制网
- 标签:
- 编辑:慧乔
- 相关文章
-
学到了吗销售团队队名(销售团队队名和口号简短霸气)
营销会议中经常要按照团队起一个名字以及口号,用此来展示团队风采,事情不大确是很伤脑筋的一件事,今天工作中汇总了一些,供大家参考。…
-
满满干货英语活动(英语活动有哪些)
三、教学理念和方法英语学习活动观本单元教学设计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出发,围绕“喜爱的学科”这一单元主题,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深入学…
- 居然可以这样运动会宣传语(运动会宣传语对偶)
- 墙裂推荐活版文言文翻译(活板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 这都可以?关于父亲的诗(关于父亲的诗歌现代诗)
- 太疯狂了迂回的近义词(迂回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干货分享七夕活动策划(七夕活动策划方案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