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开发者

深度揭秘大连教师吧(大连教师吧2020绩效工资)

此次提醒的要害在于警示作用,在于施压意义,但能不能实现,离不开刚性问责措施的配套。据教育部网站2月26日消息,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重要

深度揭秘大连教师吧(大连教师吧2020绩效工资)

 

此次提醒的要害在于警示作用,在于施压意义,但能不能实现,离不开刚性问责措施的配套据教育部网站2月26日消息,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重要提醒,各地要切实防止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问题反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学教师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主要载体,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教师工资问题不是新问题,也不是仅仅与教师有关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与整个社会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

尽管从理论上说,“提醒”似乎已无必要,因为2020年全国所有县(市、区)均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目标,但是当提醒指向“不低于”的问题反复时,明眼人一看就知,痼疾并不是已经完全消除。

几则新闻就可以证明,一是大连普兰店区用“财力严重不足、财政形势异常困难、收支矛盾极其突出”来回应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且明确表态“年终绩效奖金暂无财力支付”;二是云南砚山县因财政困难暂缓发放教师每月奖励性绩效补贴;三是贵州大方县拖欠教师工资近5亿,还挪用教育经费……

这仅仅是进入舆论视线的例证,按照舆论规律,肯定还有没有被曝光的案例存在,如此审视之,结合“目前一些地方在考虑给公务员普遍发放奖励性补贴时没考虑义务教育教师”,就可以感知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发布重要提醒的及时性和必要性。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提醒能消除问题反复吗?如果仅仅止步于提醒,其意义和价值恐怕就要大打折扣吧?如果提醒仅仅给教师和社会以理论上的希望乃至安慰,那恐怕就要考虑提醒该如何使用?如提醒之下,是不是应有配套的措施来促动问题的解决?

提醒仅仅是防止问题反弹的必要前提,实际上,必须有配套的政策综合支持体系,才能给教师和社会以真正的温暖与公平1994年1月1日实施的教师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而在“不低于”目标实现的当下,不允许问题反复是政府理性和政策善意的必然要求,决不允许“年轻老师养不起自己,中年老师养不了家庭”嘲弄式现象存在,更是整个社会良性运转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作为社会的“一般价值目标”,必须以不断实现“具体价值目标”作为内容。

如果没有在具体地区、时期、阶段不断实现的“具体目标”作为内容,那么,公平正义的一般目标是不可能落地的就笔者之见,切实保障“不低于”目标的具体实现,就是在为我们社会的一般价值目标作出有力的支撑 客观地说,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方面政府性债务多,另一方面是入不敷出的财务收入,两难之下,就把教师这一群体当作“软柿子”,很多有关教师待遇、福利方面的法律法规难以落实,对有关教师待遇问题的政策进行规避式执行、虚假式落实,甚至造成了种种政策的空转。

此次提醒的要害在于警示作用,在于施压意义,但能不能实现,离不开刚性问责措施的配套否则,提醒终究只是提醒罢了政策要落地,监督很重要,除了提醒,各级人大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监督职能,在提高教师工资水平与福利待遇方面深入开展监督,对落实不到位的部门追究责任。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也应加强监督,强化联动机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并督促其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切实关心教师成长进步,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特别要对农村基层、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教师和青年教师给予更多关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在影响教师地位的诸要素中, 应格外重视工资,”并且在给各国政府建议中强调: “应该承认,改善教师的社会及经济地位,改善他们的生活与工作条件,改善他们的就业条件和职业前途,是解决缺乏有能力、有经验教师的所有问题的最佳途径,是使完全合格的人进入教师职业或回到教师职业中来的最好办法。

”切实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劳务价格的外部竞争力,减少优质师资的流失,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教育工作,这对于民族、社会才是最值得称道的大事惟愿提醒之后,“不低于”问题不再反复,所有教师都能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怀!。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正观特约评论员 朱四倍编辑:梁冰 张梦媛统筹:王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