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开发者

深度揭秘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怎么算)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理论,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的万能理论,原则上经济学的所有问题,都绕不过劳动价值论,也包括国际贸易理论。我们今天就做一个尝试,如果

深度揭秘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怎么算)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理论,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的万能理论,原则上经济学的所有问题,都绕不过劳动价值论,也包括国际贸易理论我们今天就做一个尝试,如果不成功,说明劳动价值论任重而道远,同志仍需努力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要求,就是按照价值进行交换。

然而不同国家之间,劳动力的价值是截然不同的,国内市场商品的价格和国际市场商品的价格完全是不同步的你在国内市场可以进行等价交换,在国际市场不能进行等价交换举例说明,某国有1000名劳动力,总收入1000,有100名农民,生产粮食的数量为100,农民收入也是100,粮食价格就是1。

100的粮食足够满足本国劳动力的需求如果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10倍,生产粮食的数量就是1000,多出来的900相当于国家增加了900的劳动力再看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之后的粮食价格农业收入提高900,总收入就是1900,人均收入就是1.9,农业总产值就是190,190÷1000=0.19,粮食价格就是0.19。

这个价格是粮食的成本价格,高于0.1(当前的劳动时间),低于1(过去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刻开始,价格就不是真实时间了工业文明之前,价格都是基准时间工业文明开始,效率出现,价格开始偏离基准时间这个价格背后的时间,是效率释放出来的新增的劳动时间。

新增的劳动时间,除以原来的基准劳动时间,代表了劳动力的价值增值所有的产品价格都是根据增值后的劳动力价格计算出来的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理,那些效率提高后的国家,应该按照自己的新价格,出口自己的劳动产品这样,多出来的900粮食,就应该以0.19元投放国际市场。

那些没有任何效率提高的国家,完全可以躺赢,享受别人效率提高的红利,用极低的价格获得别人的产品现实中,这个农业效率提高的国家,绝对不甘心用0.19的价格出口自己的粮食;那些粮食进口国,也绝对不会甘心用1的价格进口自己需要的粮食。

大家能接受的,是一个国际上可以流通的价格,比如说0.5这样,就会存在一个价格双轨制,国内和国际两个价格价格双轨制下,商品不能自由流通,不利于国际自由贸易到了上世纪70年代,布林顿森林体系破产,全球正式进入浮动汇率阶段。

浮动汇率制度,就是让大家不断的调整汇率,最终让你把双轨制的价格,调整到单轨制的价格比如说粮食价格是0.19,提高汇率之后,粮食价格就变成了0.5浮动汇率制度以后,你的国内市场的粮食价格大幅度提高,和国际价格接轨,劳动收入比过去提高了2倍还不止。

那个粮食进口国也很开心,毕竟能用这么便宜的价格买到粮食优点是双赢,缺点也很明显你的粮食之外的产业,由于你的货币升值,生产成本更高,变成了你的生产劣势比较优势论,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它都严格不成立这个世界,只有绝对优势,没有比较优势。

在自由贸易体制下,任何产业,只有在绝对的价格优势下,才能保证生存,绝无例外不管你的实际生产能力如何,你总会利用浮动汇率制度,把你的出口产业,调整到价格优势浮动汇率制度,如果存在很多种进出口产品,就很麻烦了。

你的所有产品,都存在国内和国际的价格不统一,你不能同时把它们调整到单轨制自由贸易也好,浮动汇率制度也好,真正想要的,其实是国际分工最终,你只会保留你自己的绝对优势,也就是效率最高的产业既然比较优势论是错的,所有比较优势的解释也必定是错的;既然劳动价值论是对的,所有的经济学现象,也必定可以用劳动价值论解释。

通常来说,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经济原理,并不需要做价格和时间的真实换算,我们可以直接把劳动力的价格当成时间就好了如果我们一定要把价格换算成时间,有以下几条:第一要确定你的基准劳动时间,这个东西是永远不变的;第二要计算你的效率时间,也就是效率提高之后,能释出多少劳动力;第三是自由贸易,能帮助你释出多少劳动力,主要就是要排出汇率调整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